分享

治疗肛肠疾病的药膳

 谷山居士 2021-07-23

小编导读

根据病证以及食物治疗学的理论,恰当地选择相应的食物来防治疾病是从古沿用至今的法宝。宋光瑞老师从事肛肠疾病的研究多年,他将肛肠疾病总结为十二种证型,从而归纳出治疗十二法,每一种方法都有相应的药膳,以利于疾病的防治。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美味的药膳吧。

图片

1.清热凉血法

适用于便血,血下如溅,色鲜红,或发热口渴,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者。常用药膳:一杯鲜、牡丹鸡蛋汤、鸡冠藕汁汤等。

一杯鲜:鲜藕200g,鲜荸荠、鲜菱各250g,鲜荠菜300g,鲜葡萄、鲜猕猴桃各100g,冰糖适量。制法:各味洗净,菱去壳,均切细捣烂如泥,绞取鲜汁,装瓶备用。用法:饭后浓米汤,溶化冰糖后送服鲜汁,每次500mL。一日2~3次,连服2~3天,夏季随服随制,秋季放不超过2天。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内痔便血、滴血、射血,血红、量多。

图片

2.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症见肛门肿痛坠胀,大便壅滞不畅;或腹痛泻痢,脓血混下,里急后重,口苦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厚腻,脉濡滑而数者。常用药膳:黄柏饮、鲜马齿苋粥、桃仁秦皮炖大肠等。

黄柏饮:黄柏10g,苦参6g,饴糖30g。制法:上二味药入砂锅添清水500mL,文火煎至约300mL时离火,加入饴糖调味即成。用法:每日晨起空腹,一次饮之。用于治疗内痔、外痔、肛门肿痛。

图片

3.清热解毒法

适用于症见肛门焮红灼热,肿胀高突,疼痛剧烈,恶寒发热,口渴喜饮,尿赤便结,舌红苔黄燥,脉洪数者。常用药膳:金银花粥、马齿苋丸、银黄通便茶等。

金银花粥:金银花10g,绿豆20g,糯米50g。制法:上三味入砂锅添清水800mL,先用武火煮沸,改文火,再至小火,煮至500mL,成粥状;或先将金银花入锅,添清水800mL煎至约500mL时,弃去金银花渣,再入绿豆,糯米,熬成粥状即可。用法:早、晚各一次,佐餐食用。用于治疗痔疮下血。

图片

4.清热通腑法

适用于症见腑实热结便秘,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洪数者。常用药膳:番泻鸡蛋汤、决明炖茄子、鲜笋拌芹菜等。

番泻鸡蛋汤:番泻叶10g,鸡蛋1个,菠菜少许,食盐、味精适量。制法:番泻叶,水煎去渣取汁,倒入搅散的鸡蛋,加菠菜食盐味精,煮沸即成。用法:煎汤每日2~3次。

图片

5.养阴润燥法

适用于症见津液亏损,血虚肠燥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常用药膳:当归柏仁粥、生地炖香蕉、柏子仁汤等。

当归柏仁粥:当归20g,柏子仁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制法:将当归、柏子仁洗净,锅内放入水1碗,微火煎至半碗,去渣留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和药汁同入锅内煮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熬至粥香熟时,加冰糖适量继续熬至汁稠黏为度。用法:佐餐服用。功效:养血、润燥、通便。用于血虚便秘者。

图片

6.滋阴清热法

适用于症见久病伤阴,疮口脓水清稀,体瘦纳差,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者。常用药膳:桑椹地黄膏、太子参银耳汤、凉拌双耳等。

桑椹地黄膏:桑椹500g,生地黄200g,蜂蜜适量。制法:将桑椹、生地黄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两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黏稠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用法:每日1汤匙,以水冲化,日服三次。功效:养阴清热,润肠通便。适宜阴虚肠燥者用之。

图片

图片

7.活血祛瘀法

适用于症见气滞血瘀,肛痈初起,或内痔嵌顿,外痔血栓,舌质紫暗,苔黄,脉弦滑者。常用药膳:红七酒、鸡蛋汤、金银花粥等。

红七酒:红花100g,三七200g,白酒2000mL。制法:将三七碎为粗粒状与红花一同用细纱布包之,入酒内,浸泡30天,并隔天晃动一次。用法:早、晚各一次,每次20mL。功效:化瘀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用于治疗湿热、久坐而成痔,及咳血,便血。

图片

8.温阳健脾法

适用于症见脾肾阳虚,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肠鸣腹痛,四肢冷,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腻,脉沉迟者。常用药膳:四神腰花、黄芪山药莲子粥、羊肉山药粥等。

四神腰花:猪腰子(羊腰子亦可)1对,补骨脂10g,豆蔻10g,花椒10g,大茴香10g,食盐少许。制法:将猪腰子筋膜臊腺去掉,切划细花与其余四味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放食盐少许煮10分钟即可。用法:吃腰花不喝汤。功效:温肾壮阳,补脾止泻。

图片

9.补益气血法

适用于症见久痔下血,或痔瘘术后创口愈合迟缓,面色无华,神疲气短,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脉细数无力者。常用药膳:参芪粥、菠菜猪血汤、人参猪肉汤等。

参芪粥:生黄芪200g,党参50g,甘草5g,粳米100g,大枣10枚。制法:将黄芪、党参、甘草浓煎取汁。粳米、大枣同煮,待粥成后兑入药汁调匀即可。用法:早晚服用。连服10~15天。功效:补气养血。

图片

10.补中益气法

适用于症见老人气血衰弱,或直肠脱垂,肛门下坠,时有黏液溢出,面色白,便溏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者。常用药膳:健脾糕、参芪粥、黄芪山茱萸汤等。

健脾糕:党参150g,山药150g,莲子肉60g,茯苓80g,芡实60g,炼蜜500g,薏苡仁60g,白糖1250g,糯米(炒)1500g,粳米(炒)3500g。制法:将各药与米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入蜜、白糖,加水和匀,蒸熟切成条糕。用法:每日清晨空腹食数条。功效: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渗湿止泻。

图片

11.驱蛲虫法

适用于症见肛门瘙痒疣蛲虫者。常用药膳:地肤粥、赤小豆马齿苋粥、赤豆苦参粥等。

地肤粥:地肤嫩苗200g,面粉100g,葱花10g,精盐、味精、香油适量。制法:将地肤苗洗净切成小段,炒锅上火,放入麻油烧热,先下葱花煸香,再放入地肤苗煸炒,加精盐味精炒至入味出锅,将面粉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放入沸水锅中,边下边搅成糊状,放入炒好的地肤苗,烧沸5分钟即成。用法:早晚分服。功效:清热利湿,疏风止痒。适用于湿热浸淫型肛门湿疹。

图片

12.抗癌防癌法

适用于症见大肠癌初起,大便无规律,脓血夹杂,或晚期不能手术根治者,或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常用药膳:青木香橘皮粉、佛手萝卜汤、桃花薏米粥等。

青木香橘皮粉:青木香100g,鲜橘皮100g。制法:将青木香、鲜橘皮分别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青木香切成极薄片并剁碎,鲜橘皮切碎,共研成细末,瓶装,防潮,备用。用法:每日3次,每次15g,温开水送服。功效:行气止痛,抗癌解毒。适用于大肠癌患者腹部胀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