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大观】八十垱:静态的遗址 活态的村庄

 城头山视窗 2021-07-23

澧阳平原之美,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在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美在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澧阳平原之古,古在不经意间,一处凹凸不平的山岗,一座年深久远的城池,一片阡陌纵横的稻田,一颗橙黄饱满的稻粒,都是史前文化的编年标尺,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澧县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尤以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城头山遗址最具影响力,可谓发祥三宝,震惊寰宇。

静态遗址 聚落从这里悄悄发轫

八十垱遗址的文化内涵很有代表性,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翻开《新华字典》,“垱”:为便于灌溉而在低洼的田地或河中修建的用来存水的小土堤。

或许,“八十垱”这个名字生来就是因稻田而命名的,与稻作、与稻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跨越古今,“垱”也许可溯及远古八千年。

八十垱,位于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

八十垱遗址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遗迹,距今约85007500年。19931997年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其考古发掘成果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已有记载。1997年该遗址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首位提名。

该遗址文化堆积主要属彭头山文化时期。遗址内发现有环绕聚落的围墙和围壕,整体呈南北向,南北长210米。遗址东北部发现海星状土台遗迹一处,遗迹四角外伸,立有中心柱,并发现有牛下颌骨,推测应为宗教祭祀遗迹。还发现有大量的居住房址,建筑形式以干栏式为主。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以及百余种植物秆茎与果核、数万粒炭化稻谷和稻米。这些形态完整的稻谷、稻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可用实物证明的稻作农业遗存。这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远古水稻的原始形态,而且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区。八十垱遗址是黄河以南整个南中国最早的环壕遗址。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极大地丰富了彭头山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聚落形态的起源、发展及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风姿摇曳 呈现万年前的农家乐

八十垱遗址具有洞庭湖区独特的水乡特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参与或主持过澧县八十垱遗址发掘的尹检顺曾勾画出先祖的“农家乐”景象:
    

在海拔约25~30米的高岗上,生长着柳树、杉树、樟树、白杨树、小竹、柘茨;鸟儿正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塘边及浅水处生长着芦苇、水菖蒲;水塘或沟渠里生长着野生菱角,间有慈姑、荷花等。    

男人们在高岗边缘挖了一条壕沟,将高岗三面较低的地方围了起来,抵挡洪水。女人们在采集水中的茨实、菱角,采摘高地上的梅子等野果。

八十垱有数万平方米,初具规模的定居性农业聚落,人口众多。高岗上分布着成排的高台式、地面式的房屋,屋里地上铺着一层防潮的红烧土、黄沙土,这就是老祖先们安居乐业之所。村子西边建起了干栏式的仓库,人们在这里储藏了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人们还经常荡起双桨、或划着木盆、或踩水去捕捞鱼虾。

这里的人们有了木锥、木耒等工具,水稻种得更多,收成也更好。人们忙碌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女人们学会了用木杵将稻谷去壳。还有手艺不错的篾匠,有空就用削得薄薄的竹片编席子,编藤索。一位很聪明的木匠,用一截圆形的小树枝做出了一条像蛇的长木棍,它有三角状的扁平头,身上还有鳞片状的装饰。

高岗临水的一面是陡岸,女人们提了穿着绳索的陶罐,嬉笑着沿着鹅卵石的小台阶走下陡坡去打水。

人们还懂得了一些植物的药物功能,运用草药给人治病,用石器给人针灸。

他们还晾晒、制作各种菜蔬,对食物进行深加工。

他们甚至还在作坊里酿酒……

活态村庄  古今文化在此巧妙链接

 澧阳平原的古文化遗址所在地,大多与现代村庄融汇在一起。正因为是村庄而不是大都市,上千年甚至上万年后,我们还能看到其完整的布局与丰富的文化堆积。随着现代化建设时代的到来,这些经历了岁月淘洗的古遗址,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湖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熊建华曾做了一次调查:八十垱遗址保护范围内有居民9户,人口52人,均为汉族;其经济收入以耕种水田、旱地为主。遗址保护范围内有水田约15亩、旱地约5亩、水面面积约18亩,多种植水稻、棉花、油菜。村民大多养鱼、鸡鸭、猪等,多是自产自销,偶尔做点小生意,年轻人一般在外打工。

为了保护好遗址,必须考虑生活在遗址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为当地群众纾难解困。为解决这里的交通问题,文物部门与交通部门联系,为八十垱遗址区居民规划了新的道路,并主动与水电部门联系,规划并建设了八十垱遗址与外联系的四座桥梁。由于解决了遗址区群众的难题,八十垱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真诚欢迎。

当地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文物部门便将遗址上的一幢保存较好的废弃建筑改造成看护用房,再利用一部分空间布置了一个介绍八十垱历史和文化的小型遗址博物馆和一间小小的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建成后,除了村民经常到那里查阅技术资料、寻找致富门路外,也是孩子们放学后的好去处。这里俨然已成为周边学生的第二课堂。

除了上述贴心的服务外,文物部门对遗址实施保护工程时还注意结合为村里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他们对遗址区部分遗迹采取回填绿化;采用树桩、小山竹、芦席等传统方法为水体驳岸护坡;加固堰塘,整治了2000米防洪灌溉渠道;对出入遗址区的小道进行了可逆硬化处理,按原状整治了部分稻田。虽然所做的工程规模不大,但每一个工程里都融进了对村民的关爱。

同时,还将在不增加任何设施的前提下,扩大展览内容的外延,用博物馆学的展览手段,将遗址区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各种动植物也列为展示对象,将静态的遗址与活态的现代生活、环境巧妙地进行文化链接。

编辑/黄静 策划/熊莲珍 文案/易宗明 庹登泉 视觉/陈克发王菲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