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政特刊】温情殡葬 唤来新风除旧俗——澧县殡葬事务中心近年工作纪实

 城头山视窗 2021-07-23


温情殡葬   唤来新风除旧俗

——澧县殡葬事务中心近年工作纪实

◎文/图   易宗明   刘超   宋毅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一个追梦的时代,这是一个奋斗的春天。

生老病死皆民生。殡葬是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寄予厚望。澧县县委、县政府把殡葬工作当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高度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合力推进。澧县殡葬事务中心努力推行温馨服务、生态安葬,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摈弃陋习的大潮,让厚养薄葬的观念深入人心。

典雅肃穆   德政工程慰民心
人人都会对死亡充满恐惧。殡葬业作为社会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必然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人们的殡葬活动创造一个典雅肃穆的环境,为逝去的生命在殡仪馆这座“长亭”最后送别。
据县民政局局长谭斌介绍,澧县殡仪馆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原馆位于襄阳路多安桥头,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发展,这里已逐渐不适合从事治丧活动。2015年,县政府决定在澧南镇双荷村境内开建新馆,并于2017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馆占地面积90亩,总投资约1.1亿元,按照国家环保型、现代化、园林式的殡仪馆标准设计和建筑,执行殡葬法规,推进殡葬改革,承担遗体守灵、接运、整容、冷藏、火化、骨灰寄存、丧葬用品销售、鲜花布置和个性化殡仪服务,是一所集吊唁、火化、骨灰存放、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现代化殡仪馆。
殡仪馆依山傍岭,三大功能区错落有致,仿古建筑主礼楼气势恢宏,综合服务区大气端庄,火化区凝重幽雅。馆内环境幽雅,绿树成荫,古今结合的建筑风格,花草树木点缀院落,水榭假山、长廊亭阁、曲径小路,使整个环境园林化。宽敞的道路、大容量的停车场,让车辆来去自如;舒适的休息大厅,高、中、低档悼念厅,倍显宽敞明亮。
新殡仪馆使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主礼楼区设有大、中、小10个吊唁厅。吊唁厅装潢温馨典雅,布局合理,室内配备高级音响设备,电子挽联、香蜡、鞭炮,固定绢花花圈,中央空调,家属休息室。综合服务区用于客户接待、业务咨询、小商品购买、挽联打印、鲜花展示及凭吊的花篮、客户用餐、住宿等综合性服务,其中客房部有40个房间,餐饮部上下两层可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火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火化区设有国内先进的火化机3台,其中2台平板炉、1台捡灰炉;设有风冷式遗体冷藏柜及骨灰寄存室一间。殡仪馆内外设有高标准的生态停车场,可同时停靠大小车辆800台次以上。
便民、利民、惠民的条件,幽雅、舒适、明亮的环境,缓解了丧属失去亲人的悲伤,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2018年,殡仪馆接待办理丧事530场,火化遗体550具;2019年接待办理丧事581场,火化遗体575具,两年来骨灰寄存130个。

阳光殡葬   中国民政谱温馨
“为民、惠民、用心、真心”,这是县殡仪馆精心打造的服务品牌,日益生辉。
“尊重逝者,慰藉生者。”据县殡葬事务中心主任周明辉介绍,县殡仪馆共出台了10个岗位职责、8项服务流程、5项服务承诺和20条文明用语。通过实行殡仪馆各项管理制度,促使全体员工以文明服务、诚信服务、规范服务为标准,在满足治丧群众现代殡葬需求的过程中,展现殡葬职工的精神面貌,树立了殡葬行业的良好风气。
殡仪馆以“致力公益、帮困于民”为主题,以“惠民、便民、利民”为目标,严格执行县政府殡葬惠民政策,实现对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的费用减免和政策优惠。2019年,殡仪馆经营收入1038万元,减免惠民殡葬费23万元,大大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经济负担,提升了殡葬行业的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公信力。
周到细致礼仪服务是衡量殡仪服务重要标准。殡仪馆从人员素质、礼仪姿势、服务内容上严格要求,强化训练,精心打造一支全市第一、全省一流金牌礼仪服务队伍。同时,重点引进遗体整容、消毒服务,引进殡葬礼炮服务等新的服务项目。整容可分为高档次整容和一般性整容供丧户自主选择,进火化炉前或出殡时,燃放殡仪礼炮,达到尊重逝者、慰藉生者的目的。
县殡葬事务中心多次被市殡葬管理处评为“殡葬管理先进单位”。为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又投资150万元加大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在吊唁大厅与火化车间增修标准男女卫生间,解决4个吊唁厅冬天保暖,补栽未存活的花草树木。

落英送行   讳莫如深写艰辛
他们,不能对人笑。他们,不能说再见。他们,是我们陌生的、甚至是刻意疏远的一群人,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
他们其实很孤独,他们的世界几乎就“定”在一个两三百平方米的车间里,这里炽热高温,烟雾缭绕,火光跳跃。
他们送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世人叫他们火化工。可他们的工作不是机械的劳力活,而是需要技术,也需要道德,我们尊称他们“火化师”一点也不为过。
火化师的生活,讳莫如深,却写着艰辛。
谈起宋叔波的名字,可能大家并不太熟悉,但说起澧县火葬场最美火化师,大家就会记忆犹新。作为一名火化师,宋叔波每天面临的除寿终正寝的对象外,更有许多不同原因死亡的遗体,像溺水的、车祸的、塌方的、爆炸的、暴病的等等。有些遗体往往异味难忍,有的甚至惨不忍睹,情形让人毛骨悚然,加上丧属与逝者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的哭喊,更令人无所适从……面对一具具冰冷的遗体,他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火化师”的重任,用自己的技艺和道德送亡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面对社会歧视和冷嘲热讽,他暗自勉励自己:“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去做,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不管这份职业的环境有多艰难,工作难度有多大,我都要无怨无悔地用心去做!”正因为如此,他2016年被评为县劳模,2017年又被评为“感动澧州人物”!
宋叔波、游锡达、李倩……他们都只是万千殡葬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他们用平凡的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殡葬服务,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火化车间的隔壁是骨灰寄存室,共三千个格子。骨灰寄存费用很低,每个每年100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根据县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第7号指令的要求,殡仪馆自2020年元月25日起,停止吊唁、遗体告别、开餐住宿等相关办丧业务,但遗体火化及骨灰寄存两项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照常进行,截止2020年4月7日,共火化遗体141具,骨灰寄存达76个。
4月15日恢复殡仪馆正常办丧秩序后,为防止人员聚集,形成交叉感染,他们每天开放4个厅堂供居民群众开展吊唁活动,每个厅堂吊唁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尽力从源头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殡葬事务中心副主任胡波介绍,2019年7月新殡仪馆同公墓合并,原殡葬管理所更名为澧县殡葬事务中心。

生态安葬   打造人生后花园
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澧县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从民情民生入手,投资1200万元建成占地211亩的大地岭陵园,让厚养薄葬的观念深入人心。
殡葬事务中心副主任赵军平告诉我们,陵园堪称一个丰富优雅的人生后花园。第一期建设占地71亩,已建成不同类型墓穴3500余座,集普惠性墓穴葬、树葬、草坪葬及个性化的艺术墓穴葬于一体,普惠性墓穴占比达到了60%。从2017年至今,已迁移了一千六百多座坟。为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公墓区早在2014年就开始着手禁止燃放鞭炮,2018年禁止使用塑料祭扫物品,这都在走在常德市的前列。
每天第一缕晨光,就是刘松林、彭炎林、王文和荣杰四位从军营转业大地岭陵园者的“集结号”,特别是清明祭扫时节,他们与老同志一道全天值守在陵园,杜绝一切隐患。登山远眺大地岭陵园,但见南有潺潺道水缓缓自西向东而来,北有叠嶂彭峰环绕,恰似蟒带缠腰,顿显祥和与灵秀。
漫步陵园,二十四孝传统文化渐收眼底,让人的心灵深受启迪和净化。高耸的澧县烈士纪念碑,与命名寓意不同的各个墓区墓碑遥相呼应,在苍松翠柏、绿茵奇花的陪衬下,无不令人心生敬仰。放生池、静心湖、半山塘与垂柳交相辉映,更平添了人们对逝者的无限追思和缅怀。
唤来新风除旧俗。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明、生态殡葬渐成新风尚,澧县殡葬事业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至此,本期《民政特刊》全部编发完毕)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