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等到秋风起,全面着色开始了

 一起葡萄 2021-07-23

"利奇马"携风带雨的来,又匆匆忙忙的走,立秋后的一场透雨扫荡了夏日的浊气和高温,空气清爽了许多,晚上也不再燥热,很明显温差大了。温差拉大意味着夜间的消耗变得小了好多,白天的温度没有大的变化,光照却比晚夏更有效率。这就让光合作用变得更强烈,光合产物更足。充足的光合产物加上夜间消耗变少,果粒上存储的养分就不断增多,这时很多朋友觉得怎么一天顶两天了,葡萄蹦着高的长大和着色。

对于早熟的巨峰,玫瑰香来说,着色的号角已经吹响,最后的冲刺到了

说到着色,现在不仅仅不同生长期的品种管理方式不一样,就算是同一个品种也一家一个样,甚至一块地一个样,种植习惯和管理水平的差异让葡萄着色很难有格式化的流程和规范的标准,所以我们只能大致做分类,具体执行上要看个人的技术和经验。

中早熟品种的最后冲刺要分如下的情况:

树势偏弱或者产量偏高的园子应该略晚些时候着色,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解决营养的吸收,转化和储备问题才能让葡萄安然着色。

1.冲施筑基组合养好根系增加吸收能力;

2.趁着还有温度留出尽量偏上的一根新梢并集中发育好,长到3--4片有效叶的时候摘心并促进老化,通过补充叶面积来增强光合作用;

3.同时冲施弱碱性硫酸钾强化枝条的营养储备。

这个过程尽量7--10天完成。

树势强壮的葡萄也不能急于着色,要注意裂果风险,台风裹挟着大雨,土壤含水量骤然增加,强大的根系不断地吸收水分,果粒的内压就不断的加大,裂果风险也在增加,最怕的是雨后阴天没有光照,缺少光合作用疏导和消耗水分裂果风险更大。

1.我们需要做的是留出新梢帮助疏导和消耗养分,和上面不同的是这里可以多留新梢,能长出来就行,目的性不同留梢的方式也不一样。

2.如果雨前喂了复合肥或者冲施了平行型水溶肥,这时需要冲施微生物菌剂混合水溶性有机质来辅助分解土壤种的氮,降低裂果风险。微生物在有机质含量高的环境下更容易生长和繁殖,这样的生命过程会消耗部分养分,特别是氮,这种围魏救赵的管理方式行之有效。

树势中庸,长势和产量协调的园子也不能急于着色,原因还是裂果风险。观察3个太阳(不是3天,阴天不算的)后,等新梢恢复生长,树体适应了环境后,我们再安排着色管理,这样更稳妥。


着色剂的喷施也有讲究,乙烯利类着色剂可以让所到之处全面老熟,果穗,枝条,叶片都要有充足的营养储备,同时还要有强大的根系来保证营养供应,毕竟三个儿子同时结婚是需要殷实的家境和强大的赚钱能力。

所以如果想通过乙烯利着色,现有的温度和温差着色会非常快,但如果牢固的基础和营养储备的话后劲也会不足,所以经常出现刚刚喷施时效果非常好,但后期再喷颜色就没有什么变化了,甚至有的朋友会盲目的加大喷施浓度和频率,随之而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可控。

比如前期营养储备不均匀的葡萄,果粒会出现颜色深浅不一;

叶片营养储备不足的会引起叶片黄化,严重影响叶部功能,营养转化自然越来越差,拖了着色的后腿;

喷施后枝条老化新梢不爱长,一旦遇到阴天裂果风险会加大;

树势弱的喷施乙烯利后葡萄感受到着色的信号,但根据自身的营养条件判断无法满足这么多果粒成熟的需求,就会选择放弃部分果粒,掉粒就是这样来的。

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副作用和混合副作用更为奇葩也更难解决。


“中秋红”等营养型着色剂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新宠,这类产品通过抑制新梢生长诱导养分向果穗移动,达到着色的目的。这类产品往往具备边生长边着色的功能,抑制喷施部位的生长,没喷施的部位照常生长,着色速度没有乙烯利快,副作用少,着色均匀,色泽自然是他们的招牌。

下图是乙烯利着色的露天玫瑰香,市场上这样的货色很多,颜色深浅不一。

下图是“中秋红”套餐着色的玫瑰香,没有深浅色差,装箱时的的颜值会很拉风。

下图是2018年度红宝石着色对比,红宝石的着色期温度没法和早熟的玫瑰香比,8.29下午喷施,9月4号观察已经有明显的效果,这时能看到果粒颜色花花搭搭,不够均匀整齐。这是果粒营养储备不一致造成的。

到9月7号再次观察的时候,花花搭搭的的果粒已经色泽基本一致了。这就是营养着色的优势,养分持续供应,边着色边发育。

具体使用中我们先让葡萄发出新梢,再向新梢部位喷施“中秋红”,喷施后新梢中的部分养分和葡萄自身分泌的生长素在“中秋红”的刺激下流向果穗。因为着色期持续不断的的营养供应,葡萄边生长边着色,边储备营养变着色,所以颜色均匀一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