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尹海良:与学校共命运是一名教师的承诺

 有人在吗 2021-07-23
一、我与学校共命运

2007716日,拖着沉重的行囊,乘坐咯噔咯噔的绿皮火车,我来到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一天,学校就给了我一份惊喜,因为半年前求职面试时文心湖北侧的校门已经移步到今天这个位置并凤凰涅槃、重塑新生。

在这不长不短的11年里,我见证了威海校区的巨大发展,她犹如威海市斑驳的绿皮车换上了靓丽的和谐号,还是在那条轨道上,但其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我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都有这种感受。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离不开我们一线教师,当然也离不开同学们这一道道活水。

与学校共命运,是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我们有幸能执教于蓝天白云下的这一片土地,没有理由只满足于坐着板凳看一天的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随着一校三地“大山东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提速,我们的平台更加宽阔,我期望我们全体教师都有一种“我已经准备好了”的勇气为更加宏大的目标去翻动犁铧,挥洒汗水。

二、平衡担当助发展

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肉体凡胎,平衡好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教学与科研、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有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但平衡绝不是平均,特别是在今天的评价体系整体相对偏重于科研的大背景下,这种平衡艺术就显得尤其珍贵。

担当是高级知识分子所应有的一个优良品质,但不得不说,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还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是两个问题,前者更多的是教学的组织问题,后者重点是科学研究问题。现行评价体系中,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投放在了个人的科研工作上,也就是说,教学专业建设担当相对不够理想,当然,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部分。我个人认为,无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还是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时,应该有“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的勇气。唯有如此,一个专业便能好,一个学科便能好,一个学院便能好。

我想说的第二个方面是师生关系中的平衡,体现为彼此的对等尊重,重点是情理因素。在处理一切事务中,追求事理、真理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些情理,特别是中华文化浸润中的我们。语言是导致误会、误解等交际失败的根源,在平衡师生关系谋求对等尊重时,语言交际艺术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语言要让自己舒服的同时,还要做到让他人舒服,如此,方能实现尊重的平衡。

三、勇接地气育人才

教学立校、科研兴校,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本科生是直接步入社会的最大群体,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保持专业学术底气的同时,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勇接地气。

接地气的一个方面是朴实。面对学生,我们需要给他们海阔天空地谈论宏大目标,但更需要我们用质朴的语言解决一些知识点、专业发展、就业方向等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问题,而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接地气的第二个方面是倾听。作为老师,在了解把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时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包括评教系统中的主观评价,认真虚心而不是心虚地倾听他们的感受、需求,如此,教学相长才能落到实处。

接地气的第三个方面是奉献。奉献的高端形态是爱心,底线是良心。我常常不无开玩笑地说,干活时我们要时不时地摸摸心脏,一来要保持健康,二来要坚守善良。


最后,我想跟同学们说几句话。能够在静谧的校园去丰满羽翼,一定要懂得珍惜,与他人交往,一定不能抛弃尊重。如果说能考上大学仅仅是你的目标,那么你等于没有目标,如果说你能考上研究生是你的目标,那你依然没有目标,至少目标不够明确,考上只是你的手段和途径。所以,请每一位同学都去思考并量身定制自己的小目标,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

占用时间,以上我谈了三句话,我与学校共命运、平衡担当助发展、勇接地气育人才,实际上每一句话都是一份承诺,每一份承诺都是上善若水的厚重。

尹海良

尹海良,1979年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教授。2012至2014年赴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汉语中心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主持省部级课题五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两部。荣获校区“优秀教师”、“优秀本科生导师”、“毕业生我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陌上花开

点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