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导员札记 | 辅导员想树立权威,真的没那么容易

 有人在吗 2021-07-23

01

他们什么都明白

都说做辅导员要先“立威信”,刚工作的第一堂班会,我就“栽了”。
有过一线工作经历的同仁们都知道,新生到校之后,我们有一项常规工作就是动员学生购买医保。医保又分为城镇保和商业保,这两项保险基本可以覆盖大学四年大病的花销,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件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事情。但是十几年前,却要一次性交齐四年的200元钱,很多同学由此打起了“退堂鼓”。在班会时我没有完全遵循“自愿引导”的原则,而是作为一项任务进行了安排,就有同学当堂提出了质疑。
“老师,能不能申请不买?”
“不行,这是给自己提供保障呢!”
“你是有回扣吧……”
全班哄堂大笑,这让急于“立威”的我尴尬异常,恼羞成怒。
“出去”!!!
Duang!(摔门声)……
班会还没有开完,我就接到了家长的电话,对方自然是言辞激动,好在经过解释,终于讲清楚了来龙去脉,也和学生进行了谈话,我坦诚了自己的问题,学生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一事件算是告一段落。可是心里总觉得有点“膈应”,对我的自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看来权威性,真的不是板着脸,发发脾气就能建立的。

那一年恰逢甲流肆虐,我所带的学生有3例确诊,当时312名同学全部要按照关联程度进行分级隔离。那个时候对于这个病症没有太多的认识,手机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只知道美国大流感死了数百万人,一下子引发了很多同学的恐慌。那段日子里我每天都在学生宿舍来回奔波,因为爱出汗,所以同学们见到的我永远是一幅大汗淋漓而焦急的模样,反倒让大家觉得很动容。屋漏偏逢连夜雨,甲流的问题还没有搞定,肺结核疑似的问题又出现了。一名同学身体不适,在校医院一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怀疑是结核,需要带他去大医院复查。可是这个孩子偏偏家里情况特殊,是亲戚抚养长大,家又在遥远的北疆,去医院的任务自然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的身上。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也确实没有意识,起码是应该戴个口罩的,检查下来一场虚惊,已经钙化。这本身是一件小事,但是结合甲流防控和送生就医的几件事情,学生反倒对辅导员产生了认同。
其实,我们要的权威性,往往是在建立这些具体的细微的地方,建立在日常的谈心引导、关怀备至之中,学生其实什么都明白,永远不要指望凭空而起。

02

要靠自己的实力

我有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称呼叫做“萌哥”,这当然和我的名字有关系。因此,我的思政微信号叫做“萌哥有话说”。但这并不代表我认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式的辅导员管理模式,我带学生的时候,只允许他们叫我“李老师”,至于“萌哥有话说”的称呼,最早是为了在网上拉近距离采取的一种“迂回战术”。后来由于平台主要针对的是战线辅导员同仁,“萌哥”的称呼也就成了类似“江湖绰号”的一种符号。

还是带第一届学生军训的时候,我们都是穿着迷彩服工作,那个时候我有一个眼睛大大的河北班长,每一次见我就大声喊“导员好!”我还觉得挺新鲜,也就答应了。直到一次和学院的另外一名辅导员在一起时,他大声喊到“导员,好!”同事很严肃的对他说“要叫老师!”
后来,我写了一些文章,多次提到了称呼这个问题,既讲到了“辅导员”三个字的完整性,不能用简称,也强调了老师身份的重要性。原因很简单,老师是要“传道、授业、解惑”的,“辅”字从车,甫声。本义:车旁横木。辅所以益辐,使之能重载,导是方法,辅是定位,哪个能少?

我也不赞成“哥哥姐姐的称呼”,人生导师、知心朋友,哥哥姐姐最多算个知心朋友,人生导师可就相行见远了。其实学生有这样下意识的表达,一是一种习惯的称呼方式,后两个字显得亲切,二是潜意识中还是没有把我们当成老师,更多的是伙伴,固然有益,但难免有遗。

当初给学生提要求要称呼老师的时候,其实明显可以察觉他们是有一点不同认识的,因为他们刻板印象里的老师,似乎就是从事科研教学的老师,甚至范围包含了教辅人员,但总觉得辅导员似乎管生活多一些,其实心里面是有点小小疑问的。

我研究生的时候是学教育学的,有一次突发奇想,给学生开了一门高等教育史的选修课,把大家关注的几个知名大学的前生今世结合历史背景、时代方位进行了解读,掺杂了很多具体的小故事,学生很喜欢听。后来加上其他的一些工作的深入,“老师”的称呼也就深入人心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权威性的建立是要能解决思想问题,体现理论深度,引导成长方向,让学生感到能解渴、能受益,从其中埋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的政策复读机,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说说就过去了。

关于辅导员的身份权威性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于教师也是一样。其实辅导员在学院的位置是有点“微妙”的。相对于专业老师对学院的“从一而终”,我们似乎更多的时候是“过客”,加上一些专业上的成见,似乎我们也经常会受到一些显性、隐性的“委屈”。我工作的第二年,学院要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要求所有的青年教师要参加,也涵盖了辅导员。记得当时我讲的是自己带的一门社会实践课中的一节——社会实践中的礼仪。教育学的专业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我还拿了个一等奖,只不过我们是“编外人员”,不参与颁奖。不过这个事情却改变了很多专业老师对我的看法,也说明一个道理:要想树立权威、赢得尊重,靠的永远不是外部的施舍,而是自己的硬实力。

03

了解你的学生

讲了很多权威性的道理,似乎对亲和力讲述不多,我们的惯常思维里,亲和力似乎是一切很容易的事情,笑脸谁不会扮呢?其实这是我们把亲和力理解单一了。

权威性和亲和力是相辅相成的一对,但是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契合点,那就是“针对性”。
也就是说,针对性的体现亲和力,就能树立起权威性,将辅导员的权威性针对性的施加到具体的人和事上,让学生从中受益,这就是亲和力。
分层分类、精准聚焦、因材施教,这些都是针对性的教育原则,但是真要做到,里面的学问可不少。

你要全面的了解学生,还要动态的掌握变化。
这又要具体区分,全面了解学生,是要靠“脚底板”和“嘴皮子”的,“脚底板”是要踏遍学生身边,“嘴皮子”是能谈心引领问题。动态掌握变化则是靠“内外众”三个层面,内靠个人勤勉主动找,外靠学生认可主动说,众靠学生骨干主动帮,这些做好、做到位,都是学问。

前几天和一位很优秀的辅导员探讨,他困惑自己是不是走了点弯路,比如如果一工作就做理论的探究是不是会走的更快。其实我倒认为,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困而求知的工作,也就是说要在一线、在基层、在基础中发现问题,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去探究,然后再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个第一步是任何人都不能少的。少了这一步,就找不到具体的真问题,就容易走上了教条,也就何谈针对性?没有了针对性,何来亲和力就是空洞的,权威性就是僵化的。

这让我想起有个同行长期在做的一项工作,她是学院的副书记,但是坚持每天与学生谈心谈话、并留下了详实的纪录分析,这就是针对性,找到了这个,就找到了根本。









陕西科技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全国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骨干,运营“萌哥有话说”思政平台,辅导员战线关注人数3.5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