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向小小孩儿讲“大道理”?

 新用户3451G7HJ 2021-07-23

如何向小小孩儿讲大道理

——少图喜阅365读书会小记

29

May,2016

受朋友之托,有幸承载这堂梧桐树下第一次纯科普主题图画书故事会,早在几个月前就新建了种树微信群,跟这本书的出版社编辑王薇和喜阅365负责人芝麻团长开始讨论如何进行。

之所以这么紧张,是因为这是一本信息量相当大的科普图画书,自称“鸡血编”的王薇同学先行尝试了几次,分别是单独、群体读书会的形式,但感觉效果不够理想。


大家讨论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理解这么多的信息(事实上,除了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外,“擅于挖掘”的成人们还从这本书里读出了万物循环的哲学意味)。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担心,有点小小“精神洁癖”的团长还没在梧桐树下开启科普图画书模式。

……

“临危受命”,我开始了长长的思考,怎么把这样一本好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筹备过程当中,发生了一件事,让“鸡血编”亲身体验了人们对于环境的漠视和残忍。而这件事让我做出决定——书本阅读必须和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


事实上,“架空阅读”在生活中常常发生,司空见惯。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我们会嘲笑他为书呆子,而回到孩子身上,却妄图把书本当成代替生活体验、甚至高于生活体验、指导生活体验的灵丹妙药!何其怪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以下省略3000字。

如果让一本从真实生活故事而来的图画书,深入到孩子们心里,那就必须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孩子。

具体到这本《上山种下一棵树》,受时间和场地限制,我不可能把孩子们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讲述这样的故事,但是枯燥讲述的话,书中的内容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只是干巴巴d知识。于是我设计了“情景模拟”和“情感代入”这样两个环节,具体如下:


首先让孩子们闭眼冥想,想象一颗种子从播种到萌芽长大的过程。不要小看这颗种子,因为它是孩子们在想象中亲自播种在心里的,还按照自然生长的规律看它发芽、破土而出,开枝散叶……这就成为了孩子的种子。

接下来的环节是“情感代入”,我设定的情节是忽然有一群人来了,开着推土机,拿着锯子,想要锯倒你的这颗大树,推平这里的土地!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环节受当天参加读书会孩子年龄的限制,并没有进行,我担心低龄孩子们太投入,会沉浸在里面出不来。

好,开头就到这里,接下来请孩子们跟我一起——上山种下一棵树。这个标题如果是大孩子,应该一起朗诵出来,这样就能够完全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本书上。

书中的细节很多,我做了取舍,因为细小的字在读书会上孩子们看不清,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回去之后自己找这本书,再带孩子读一读。讲述的重点,我放在环环相扣的自然循环上。


一开始,书的封面其实暗示了整本书的内容,提醒孩子们发现图画里的秘密很关键,大部分孩子都注意到了,封面上半部分画的是树叶,而下半部分画的是鱼,鱼跟树叶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阅读之旅。


读书会留给我的时间是大约50分钟,整本书的讲述我用了一半多一点的时间,讲述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让孩子们观察图画,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积极思考。略带功利心的我还尽量让孩子们理解了“食物链”以及“黄腐酸”和“铁”这两种重要的营养元素。


故事当中,我们还讨论了北京的雾霾天和深圳的蓝天白云形成的原因,讨论了如果按照现在的环境破坏速度,在孩子们长大之后可能再也吃不到鱼这样可怕的未来。文章的最后,我请孩子们观察四周,看看树木除了对自然做出净化和滋养水资源的贡献之外,还有什么帮助?大家又给出了“净化空气”“做家具”“造房子”等等答案。


这本书正文讲述完,我又讲了关于这本书本身的故事——森林是大海的恋人。顺便把开头的问题提出来,鱼跟树叶有什么关系呢?这时绝大部分孩子都领悟到了其中的关联,并且知道,这些关联跟我们每一个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是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再接下来,我播放了一段热带雨林的纪录片片段(感谢三三同学帮我下载资源),这是我精心挑选的从发育特点来看,孩子们是感性多于理性的,假如缺少感性的补充,剩余的理性部分就只是说教而已。在有限的8分钟里,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森林为多种多样神奇的生物提供庇护,见证了森林中植物生长的不易,见证了参天大树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态。


看完,我请家长们在读书会后,可以带孩子们去旁边的荔枝公园走走,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自然的神奇,看看草丛里以前从未留意的小生物。

剩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用来给孩子们讲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王薇遇到的真实故事。首先,我先向孩子们科普了什么是编辑,编辑对于这本书的贡献在哪里。接下来,在大家对编辑产生亲切感和好感之后,再来讲述着这个真实的故事,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共鸣。这是发生在京郊的真实事件,一位农业学教授在京郊租种了一片试验田,实行生态种植,开发商为了土地效益最大化,强行拆除了老奶奶的实验基地。从王薇当时发给我们的信息中,我能感受到她的心疼和无奈。现场的孩子们虽然年龄很小(大部分是幼儿园小中班),却听得很认真,从他们专注的眼神里,我能读到他们专注的内心。


故事讲述过程中,有个有趣的细节:我问在座的爸爸:土地用来种田赚不到很多钱,用来做什么最赚钱?有个小姑娘抢答说:盖房子!


读书会结束之后,我们感慨:希望在孩子身上。愿这些故事滋养大的孩子们,能自己亲手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本文图片提供:少图喜阅365)

创造的神秘,有如夜间的黑暗--是伟大的。而知识的幻影却不过如晨间之雾。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is like the darkness of night--it is great.delusions of knowledge are like the fog of the morning.                       ——泰戈尔《飞鸟集》


与知识相比,孩子更需要的是感受,是生活——长按关注“我们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