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lack Coffee Club|No1.《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新用户3451G7HJ 2021-07-23
本俱乐部为邀请制,每期共读开始之前,由俱乐部会员邀请加入。共读书目由会员推荐,主持人轮流坐庄。目前黑咖啡俱乐部成员包括:资深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童书翻译、爱好者、老师及心理学者等,旨在通过脑力激荡及交流,深读童书,是为真爱,感恩同行。

第一期:2013年3月19日

本期共读作品为德国当代儿童文学大师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1995)的名作《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向上滑动,查看共读大纲)

关于米切尔·恩德,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犟龟》、《吃噩梦的小精灵》、《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等多部童话作品曾以图画书的形式出现,广受国内读者欢迎。他最为人熟知的长篇作品则包括《毛毛》以及本期我们要深度阅读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前者令恩德一举成名,而后者则让他成为德国最成功的小说家和儿童文学第一人。彭懿在《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论》中,将《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与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和J.R.R·托尔金的《魔戒》并列为20世纪世界幻想文学的三座高峰。

关于这本书,关于作者和他的思想,关于幻想文学,我们一旦深入地读下去,需要探究的内容将越来越多。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只是一个开始。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好吧,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本书,走近恩德。

共读书目:已引进中译的米切尔·恩德作品,主要包括:

1、文字书。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李士勋译,21世纪出版社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李士勋译,21世纪出版社

《永完讲不完的童话》,何珊译,21世纪出版社

《十三海盗》,曹乃云译,21世纪出版社

《火车头大旅行》,裴胜利译,21世纪出版社

(上述五种“幻想大师文学书系”)

《兰心的秘密》,陈俊译,21世纪出版社(彩乌鸦系列,收入童话2篇:《兰心的秘密》即《小蕾的秘密》、《月圆之夜的故事》。)

《愿望潘趣酒》,王佩莉译,少年儿童出版社(双桅船系列)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下册,海燕出版社(收入恩德作品7篇,作者名译为“米夏埃尔·恩德” ,中译篇名陌生,未核对。)

2、图画书:

21世纪出版社“恩德作品绘本系列”(共七册):《犟龟》、《苍蝇和大象的足球赛》、《月圆夜的传说》、《吃噩梦的小精灵》、《光屁股的大犀牛》、《奥菲莉娅的蚊子剧院》、《出走的绒布熊》。(多数已绝版!)

贵州人民出版社《小纽扣的故事系列》(全3册)(蒲公英童书馆出品)

3、其它资料。(请大家补充,并及时分享资源)

彭懿《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绝版,找不到,请高手出招。)

彭懿《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

恩德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12.htm

恩德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1173531919?pn=4

豆瓣《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2325/

拾贝撷英:

rainbow 3月26日 22:59

今天阴雨绵绵风声四起,配合着神秘莫测变化无穷的幻想国世界层层展开,故事曲折跌宕,很让人回忆起泡在学校图书馆昏天黑地浑然忘我的当年。

杨欢 3月22日 18:25

好书就如一杯好咖啡在手,有此书在手,从此坐公车不瞌睡了,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让我们把我们的故事永远地讲下去。

三三妈妈 3月23日 19:42

好书比兴奋JI的效率持久,且无副作用。

三三妈妈:

几经犹豫迟疑,终于接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约请,重译了德国当代儿童文学大师米歇尔·恩德的传世经典《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以下简称《故事》)。原只望给自己翻译生涯的“返老还童”阶段加一点儿分量,添几许色彩,不想真译起来却惊喜连连,为书中奇诡的想象、绚丽的色彩、宏大的场景,以及曲折、紧张、精彩的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内涵,一次次忍不住拍案叫好:这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实在是太好看,实在是太有意思!年过七旬的笔者在翻译这部童话杰作时感到的惊诧、兴奋、愉悦和心驰神往,一如年少时阅读咱们的《西游记》!

——摘自译余漫笔:《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杨武能)

读着读着,这个故事不仅仅把主人公巴斯蒂安一步步吸进了幻想王国,更把阅读者也一并吸了进去。甚至早在主人公“上钩”以前,在阿特莱尤踏上寻找救治天真女皇和幻想王国的方法之时,读者已经心急火燎地恨不得即刻到场。米切尔.恩德偏偏“坏心眼”的让巴斯蒂安犹豫不已,使天真女皇亲自出马,并且揭开如果没有人来拯救,幻想王国将永坠无望循环噩梦的真相。

……

从真实世界到幻想王国的路径,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从善人到恶人的距离,是欲望。

从孩子到成人的距离,是信与不信……

丢丢爸

关键词:

一,穿越。

原谅我用了这么眼下这么流行的词汇。但是不得不承认,时空穿梭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幻想的角度都是童心未泯的孩子们永恒的兴趣点。本书却又不是简单的时空穿越,更饱含了现实与幻想辩证、读者与角色互动,使得情节紧张曲折引人入胜。对于我这样严重缺乏想象力的人来说,每一章节情节都出人意料,回头看却又有内在逻辑井然。

二,愿望。

三,记忆。

四,虚无。

五,“智慧”。

六,群体与个体。

深圳小刀

3月29日 19:59

再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我仍然会悲伤地想到:如果我小时候读到这本书,一定也会像巴斯蒂安那样,深深地走进幻想王国里去,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有些体验不能勉强,有些感受不能假装。读着读着就不由自主地跳出来,或者说被扔出来、踢出来,实在是无可奈何。很多时候,只能徒劳地追忆:那个传说中的幻想王国,儿时的我或许也曾经去过?

与其装模作样地旁观,做所谓的分析,写所谓的读后感,我宁愿做个尽情投入的读者,单纯的读者。而这,是多么巨大的奢望。仿佛自己是个可怜的流浪汉,死死地抓住幻想王国的门框,死皮赖脸,就是不放手。是什么时候,我变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残缺的那一部分,是什么时候被虚无和黑暗吞掉。

超哥妈

3月30日

这是我第二次读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这本书了。第一次是半给孩子读,半自己按耐不住好奇心读完的,当时只觉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故事和人物层迭出现,完全是故事吸引着。第二次读它,才有机会细细读来,看到一些第一次不曾注意或体会的地方,不由得有了第三次阅读它的渴望。

……

在这本书中出现了众多的人物,每个人物虽然笔墨着重不一,但个个都很形象,各具特色。最喜欢的是几个人物的变化,是脱胎换骨的欣喜。

rainbow

3月31日

故事中的两条线索——幻想王国和人类世界——穿插交错,主人公的两个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在各自的远征寻求中不断得到、失去、成就、挫败、沦陷和新生,让读者也深陷其中不断对照、思索、挣脱和探求,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也获得一次梳理和清洁。

愿望是永动力,它能驱动的世界是无穷尽的。但愿望的路径是条两分的路,一边向虚妄毁灭,一边向丰满滋长,选择在自己。——这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提出的永远不会停止的话题。

果妈

4月1日

幻想是什么?问下自己—我还有幻想吗?

我们已经忘却了“通往幻想王国之路”,我们已经不再相信幻想。听着乌于拉拉的那段歌,我在想人们到底需不需要幻想?到底要不要相信幻想?

就像圣诞老人,很多孩子已经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了。而相信的孩子总是抱着一份期待,想去圣诞老人的王国看看,想告诉圣诞老人他的新年愿望。我相信心中存着一份美好的幻想的孩子,比那些直接知道礼物是父母买的孩子多了很多的感性。

……

至于译名,我昨天看了电影,巴斯蒂安竟然译成“贝丝汀”,最晕的是快结束时,小男孩大喊一声天真女皇的新名字,猜猜喊的是什么?——“梦翠儿!”我差点儿想钻桌子底下去了。人家是“月亮仙子”啊!

嫩鬼

4月2日

而关于我的“永远”之旅,我想说(其实是KKK说的):每一段真实的人生都可以成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每一个讲不完的故事都不一样。通往幻想王国的门不止一扇,你将来会发现的。见到女神的机会也不止一次,如果你想过,你将会懂得这是为什么。

所以,让“我们互相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吧,因为“能够这样互相谈谈的人不多”,而且,这是“一件好事”。

朱萸

4月2日 2:24

整本书分为26章,正好是26个英文字母从A写到Z,这当然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更巧妙的地方在于巴斯蒂安进入幻想王国时恰是第13个字母M,意味着故事进行到了一半,前半段叙述阿特莱尤的远征,后半段是描写巴斯蒂安寻找归途,幻想与现实的临界点就在这里。从时间的设置来看,作者也是有意为之的,巴斯蒂安从早晨9点开始阅读,而在半夜12点打开了幻想王国的大门,再到次日早上9点回到阁楼,一天24小时代表了一个轮回,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结构上的毫不含糊。

米菲

4月2日 21:05

读《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在万籁俱寂的午夜,在冗长沉闷的hui场,沉浸在幻想王国里,久久不愿出来。

疑心自己很多年前曾经读过,读来总觉得似曾相识。就当故人重逢吧。

每个人都有一个幻想王国,在写着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在那里,任意驰骋,天马行空,当人们渐渐不再愿意幻想,也就失去了幻想王国。

幻想王国是一面镜子,照出自己的内心。

我绝对不吃番茄

4月3日 11:08

我们每个人可以在书里找到一部分的自己,一部分的现实,幻想无论多么天马行空,都会有现实的影子存在,隐约让你发现。这才水乳交融地让你有更深的感受,加入自己的元素,更容易感同身受,深陷其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恩德在《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的两条叙述线索,分别用红色和绿色字来印刷,红色是巴斯蒂安现实世界的故事,绿色的,是幻想国的故事,当巴斯蒂安进入幻想国了以后,所有的故事都是绿色的的了。水乳交融,现实和幻想本没有边界,午夜12点也许就是互相打开大门的时候,让我们也一起去找寻我们自己的幻想世界吧,但是,记得,次日早上9点之前,一定要回来哦,因为所有的朋友亲人都在等待。

空桐

4月3日 11:25

与结构严谨,情节紧凑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的故事变成了散漫的史诗,简直是童话版的《圣经》、《伊利亚特》、《奥德赛》、《罗摩衍那》、《天方夜谈》、《魔戒》、《绿野仙踪》……额,我知道童话版的《绿野仙踪》这个说法有点怪。十二点钟声敲过,巴斯蒂安时而如上帝“要有光”那般创世纪、时而如山鲁佐德那样讲出无穷无尽的故事、时而如俄底修斯般在塞壬的歌声中迷失、时而如咕噜般被魔戒蛊惑、时而如哈奴曼般神通广大威力无匹、时而与阿特莱尤进行如阿克琉斯与赫克托耳般令人痛心的决斗;他既是多萝西、也是没有头脑的稻草人、没有心脏的铁皮人和毫无勇气的狮子,同时,也还是西方女巫;他化身为一个小小的湿婆,他既创造,同时又毁灭着自己的想象世界,但也许正是这样,故事才能永远都讲不完。恩德恣肆汪洋的想象和时隐时现的主题让我再三患得患失,是的,我既希望赶紧知道结果,又是如此希望这真的是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

最后再回到封面:这是一个魔镜,这是一个入口,只有不想着进去的人,才能进得去,它通向象牙塔,也就是巴别塔,无论是德文、英文还是中文,在幻想王国里,互相都能听懂。

恰恰妈

4月3日 12:14

恩德在表达这些深刻哲理的时候,并没有教科书的呆板,也没有哲学著作的枯燥乏味,而是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变成了书中近百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故事中套故事的内容和俯首皆是的象征:代表真善美的天真女皇、象征妒忌的魔女萨义德、善良的白福龙伏虎、历史的记录者漫游山老人、母亲般温和的变化楼楼主……这本1979年出版的幻想文学巅峰之作,在我看来,俨然是阿凡达、魔戒的前辈。

damda

4月3日 18:04

我猜,写出这部作品的老人,必定曾生出过很多疑问,很多探寻。

就像阿特莱尤和巴斯蒂安的远征一样,恩德也曾经是出入幻想王国经验丰富的旅行者,他也曾经在自己所创造出的幻想世界中起伏跌宕,尽享欲望被满足的甘冽和紧随其后的萎靡与颓唐,他也曾到达过愿望的顶峰和失望的幽谷,他也曾看过魔镜门对面的自己,也曾被潜藏于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萨义德诱惑……就和巴斯蒂安创造了新的幻想王国一样,当恩德创造了这样一本书,我相信他一定也曾经有过因可以左右一切而无所适从的一刻。

接下来该怎么做?

……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只有一个人。

他自己。

同时,也是读了这本书的我们自己。

也许,认识自己,永远都是我们历经荣辱得失,最难抵达的征程。

当我们合上书籍或者睁开眼睛,扑面而来的现实世界里。

我们同样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冒险。

4月4日 0:39

初遇:惊鸿一瞥

遇上一生的真爱也不过如此吧,把书从装着它的牛皮信封内抽出的那一刻,就被封面深深震撼了,虽然封面的图案已经在网上揣摩良久,但还是被捧在手中时的那种质感、那份色泽触动,这样的书,居然会绝版?这世上爱书的人,都在做些什么?

杨欢

4月4日 8:06

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以后,巴斯蒂安终于成为了一个勇敢,有担待的孩子。

故事内容很简单,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读完故事的人都能进入到幻想王国里,真正拯救整个幻想王国。

科莱安德尔说:每一个真实的故事都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去幻想王国的门有许多,不过,许多人对此都毫不在意,所以,很关键的是,这样一本书落到谁的手里。

陈湘(橙子妈)

4月8日 19:08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幻想,是成长,是行你所愿。

我们可以透过书中发现,真善美的幻想,是“永远讲不完”的,而那些假丑恶的幻想就成了可怕的谎言!当你许下了可怕的谎言,那么你终将会被那种“虚无”所吞没。

超哥妈

4月19日 18:38

不知不觉中,第一期读书会就到了小结部分。很长时间没有压力去读什么书了,至少没有作业等着要去完成,尤其是跟着众多博览群书的同学们一起做同一件事情,感觉自己就像阿特莱尤一样站在“无钥门”前,期盼着这扇门里的风景,哪怕是跟着大部队步伐,终也会学习、体验风景的美丽。

……

大同小艺(芝麻团长)

4月22日 19:15

这本《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里有太多的“金句”值得我们去回味。这些“金句”的象征意义,令整个故事处处体现出其深刻的内涵,闪耀出米切尔·恩德非同凡响的智慧。令我无法忘怀的金句比比皆是,例如:

“事情往往如此,满足了就不再去想它了。”

“这是我的宫殿----也是我的坟墓……”

“我的死亡里有生命,我的生命里也有死亡,两者都很好。”

“究竟是当我有了这个愿望时,它才产生的呢,还是它本来就在这儿,只是我想到了它呢?”

“它给你指明了道路,同时拿走了你的目标。”

“为什么要强迫我为了救你而战胜你呢?”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形式的快乐,但从根本上说,只有一种,就是:能够爱就是快乐。”

……

关于这本书的种种,黑咖啡读书会的书友们已经从方方面面进行了剖析,读大家的笔记令我获益良多,也不再在此赘述。作为一名图书馆员,把一本好书带给大家,让一个人阅读的美好瞬间,成为更多人的美好瞬间,恐怕是我最大的愿望,也是与大家共读这本书最深的体会。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在线讨论:

1、童话与通常说的幻想小说界限在哪里?

小刀:事先我已做了功课在群邮里,但是也还不算特别明白,比如“二次元性”,这个“二次元”中的“二”,是数值还是序号?幻想小说的“二次元”,或者说的是它表现的主要内容,是那第二个次元中发生的故事?

王秋:我的理解是数值而不是序号,有两个次元的,才算幻想小说,是在另一个时空发生的,

小刀:我理解,是一个自洽的时空,有自己的人、物、秩序,是有清楚的两个次元。

团长:有两个次元的应该是幻想小说中的一种类型,是老托和老米这一派,都有个二世界。

朵米:同意彭懿的说法——“小说二字才是童话与幻想小说真正的分水岭”。

小刀:两个次元的结合点,就是那本书。“小说”的概念,也是模糊的,长篇童话,也可以有小说的形式。基本赞同朱自强的观点——“幻想小说与童话的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与童话的故事性质不同,幻想小说采用的是写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二是与一次元性的童话不同,幻想小说具有二次元性,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

果妈:我觉得幻想小说是超现实的。

小刀:童话也超现实呀。

朵米:这个问题 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读者问题了 , 这是专业阅读者提出的问题 。 而这个问题从三爸之前做的功课来看 , 即使是所谓的专家学者 似乎都各有主张 。 那么我们来讨论这个问题是否有意义?或者是否应在本群适当引入学术权威来对专业问题及技术问题做解读?

小刀:幻想文学的三个特点,童话与幻想小说的第一个特点是相同的。我希望,通过讨论,大家都两者之间的区别,有个大致的概念,而不是要结论。

米菲:“幻想小说”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完全不同 ;“童话”的世界,还是有相同之处。

果妈:同意米菲。

朵米:我觉得讲不完和毛毛 ,讲的就是现实啊,就是此时此刻都正发生在我们身上的现实。有时候,这种真实比现实还真。

团长:幻想小说是作者对现实 的投射,所以,显得有时候更真。我个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童话一般都止于非人类会用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去构建,而幻想小说则成为一个体系,有一套他们自身的运行规则。

小刀:幻想小说,有一类是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并存的。

丢爸:童话是假的,幻想可能是真的,至少在别的时间空间可能是真的也未可知。

米菲:讲的是现实 ,但幻想世界的规则秩序 和现实的规则秩序不同。

朵米:现实世界中规则秩序不尽相同都是常有的事,这种差别也不一定是与幻想世界的区别,有时的现实比幻想还离谱。

果妈:幻想小说是用虚幻来描述现实,而童话是从现实去虚幻。两者有不同,但是明显的界限在哪里,好难描述

小刀:朱自强说认为“童话是将人们心中共通存在的非现实部分,原封不动地昭示于外部,以此为背景进行叙述”,而幻想文学“则是采取向作者一个人的内部世界进入的叙述方式”。也许这个也是巨大的区别所在。就文体而论,我觉得朱自强总结的两点,基本上说到了要害。

丢爸:或者说幻想的东西有一天或变成现实。我们小时候看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电影《未来世界》,很多都成了现实。

小刀:幻想世界,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超自然的世界,有时完全与现实无关,也是可能的吧。

团长:我个人基本能搞清楚什么是童话,什么是幻想小说,但是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可言。

空桐:幻想小说需要建立完整的幻想世界?

团长:这是其中的一类型

嫩鬼:绿野仙踪、爱丽斯漫游仙境,都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为啥只有《永远》算幻想小说?

小刀:爱丽丝应该算幻想小说吧?地洞是联接点。

嫩鬼:绿野为啥不算呢?哪个地方不同?

空桐:绿野的世界建设略弱 。

小刀:如果把绿野,按朱自强的说法来判断呢?绿野,有小说的形式,是否有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情节为主还是以塑造性格为主?

团长:我觉得幻想小说的出现,是因为之前的文学形式无法再表达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复杂性。所以,童话这种古老的形式,肯定与幻想小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类似永远和魔戒这类幻想小说达到了最高境界。以后可能还会出现更高级形态的幻想小说。

嫩鬼:如果谈到人物性格的发展,爱丽丝也弱,就是个兔子洞内见闻。

团长:要去严格分限,肯定是很困难的,因为大家彼此都是相关联,互为影响的。

小刀:有一些,还是可以清楚地分别出来的。

王秋: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不能有太严格的界限吧。

朵米: “(一)关于写实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我觉得这是关键。

空桐:绿野应该是成长小说 ,问一下这两种书给读者的心理感受方面有区别没?其实我最想弄清这个 。

朵米:以往的童话,读者可以很清晰的有一个预设的情境 ,在这个情境中 ,读者是没有参与的,只是隔岸观火看热闹。幻想小说无论有多奇幻,都是以写实的方式来写的,你会发现所有的奇幻都有现实的投射 ,亦真亦幻很难分明 ,内心戏份也着力较多,读者的带入感很强,至于是否二元,我觉得倒也未必。童话就像看戏,他们在台上我在台下,幻想小说就像演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小刀: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就与经典的幻想小说有明显区别。

果妈:可以分哪些偏于童话哪些更偏于幻想小说。

嫩鬼:从井里进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再回来。《丢饭团的笑婆子》这本也可以参加类比。

王秋:郑渊洁的一些作品也是二次元的,那应该是童话还是幻想小说呢?

小刀:朱自强:区别有两点,一,小说写实笔法,二,二次元性。饭团,是有二次元,但没有小说……

嫩鬼:郑渊洁的有魔方大厦,纳尼亚传奇,应该算幻想了吧?有小说,二次元,人物性格,也有情节发展。

小刀:纳尼亚,当然算幻想小说。讨论的目的,是让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大家有问题,目的算达到了。

王秋:好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可以从“幻想”二字上做文章。

团长 :彭老师的导论里关于幻想小说,二世界是标配!

空桐:二世界倒不一定在小说结构里体现,在阅读体验中来体现也可以 。

小刀 :魔戒,就不能你中有我。

王秋:幻想小说是附属于一个人的,而童话,是脱离人独立存在的。

小刀:秋这个说法,有道理。讨论透是不可能了,还有没表达完的在群邮里详细说吧。下面接着讨论第二个问题。

……

三三妈妈  4月23日 11:48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阅读小结

第一个交了阅读笔记的作业,然后就施施然逐个看大家的笔记,越看越肃然起敬啊!各种深度感受、分析纷至沓来,从一个个笔记背后看出一个个性格各异的阅读者。

从来不喜欢作业,但这次除外,因为它逼出了我繁忙时间安排之外的超能量。永远有多远?只在一瞬间。就在我们分享笔记、QQ群交流的一个个瞬间,黑咖啡即成为了永远,而我们自己也成为了永远的风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更加期待下一本的书目,因为那是一个大家都觉得难啃的砖头。但它的意义与价值又是每个人都认可的。所以也只有在这样既松散又紧密的读书小团体中才能够完成对这样的理论书籍的阅读吧?!感谢团长百忙之中还帮大家找到了书,感谢每一位分享的人。至于那些没有重视的已经加入又即将退出的人,我只能替他们惋惜了。“曾经有一份纯真的感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后面台词请自行脑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