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lack Coffee Club|No24.中国神话传说

 新用户3451G7HJ 2021-07-23

第二十四期:中国神话传说:2017年5月29日—7月30日

(向上滑动,查看共读大纲)

共读目标+延伸书目:

共读书目: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

参考书目:

 1、《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史》《山海经全注》等(袁珂著)

2、《列仙传》《镜花缘》等神话传说

 3、自行选择比照他国神话及其它体裁文学作品

本期主持人:空桐

拾贝撷英(均为节选):

把袁珂的《中国神话传说》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时间紧,没有从头到尾细读,把重点放在了”女神“身上。说是”女神“,却不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女神“,而是有神,有仙,还有人间女子。

去掉前边40多页导论,从开天辟地到秦始皇,差不多450也左右的篇幅里,涉及到女神的篇幅只占很少一部分。从头数到尾,出场人物众多,各种纷争不断,“女神”只在其中起到微弱的作用。相比希腊罗马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特……等等的重要地位,不论是事迹还是声音都少得可怜。

……

从创世开始,在整个《中国神话传说》中,共有约70位“女神”出场。

其中无名无姓的23位;有名无姓的有23位,有姓无名的9位,有名有姓有14位(统计可能不够严谨,因为炎帝的四位没有名字的女儿只按照一位来统计的)。

“女神”的身份,独立存在的,有17位。大约四分之一;以妻子或者类似妻子(比如宠妃)身份出现的,34位,差不多是一半;单纯以母亲身份出现的,5位;以女儿(或孙女、外孙女)(或妹妹)身份出现的,14位,差不多是5分之一。

母亲和妻子们的故事,基本上就是生了谁谁谁。颇有点儿母凭子贵的意味。因为有个“好儿子”或者“好老公”,所以得以在神话传说或者历史上留下一个痕迹。

女儿们(包括妹妹、孙女)的命运,相对比较悲惨。

……

“独立”存在的,有几位还是比较有光彩的:

鲁班之妹鲁姜,估计是最早的女性土木工程师了吧?

南林处女,长于深山,工于击刺。后来成为老师,向军队的小头头们教授剑法,再由他们传授给士兵。这套剑法也就是传说中的“越女剑”。这个故事还是蛮励志的。只是这样的故事太少太少。


——阿北《八一八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

《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读到后来,越读越觉得有趣、有料。特别是它的引文注释,清晰而细致,每一条都是练出来的真功夫;对古籍文献中枝节横生的各种故事版本进行辨别、梳理,然后连缀成篇,所费心力也可以想见。而更难得在于,袁珂先生用白话文所做的重述,文笔自然流畅,有时对原文稍作点缀便令故事光彩焕发,颇有点石成金的味道。在故事讲述的部分,实在可以看到一个文学家的袁珂,一个对神话充满喜爱和激情的袁珂。

但书开头的长篇“导论”,却读得很辛苦。因为一边读,脑子里时不时就有个声音要跳出来表示异议。从立论到推导,从论据到论证,从文字表述到逻辑关系,都有不能接受的部分。于是读完一遍,书上画了许多问号,以及自以为是的批注。其中比较长的一段,可以抄在这里:“鲁迅的神话论,今日看尚属正常、公允。但到了袁珂这里,虽然引以为据,却已变形扭曲,远离其本义。究其因,无非要让神话穿上唯物主义及阶级斗争的鞋子。”那一页留的空白比较多,接着又写了一段:“陈旧、落后、牵强的神话观,来源于机械的文学观和唯物史观。在层层的枷锁之下,难有创造和真知。……”

也许,这就是那几代的学者很难避开的所谓“时代局限”吧。

——深圳小刀《袁珂、中国神话的界定及其它》

有一种说法:这些年,人类的历史观已从朝廷兴旺式转向全民生态式。也就是说,判别一个朝代是否兴旺或衰败标准,从以前统治阶级地位是否牢靠,时间是否长久,转而过渡为这个朝代的人民是否安居乐业,百业兴隆。比如宋代,以汉族人眼光来看糟糕不过,皇帝被掳,都城迫迁,强匪四出……但在《清明上河图》里、各种评书故事中,我们却看到一个充满故事与活力的时代。从这个角度看,宋代魅力无穷。历史是谁的历史?成为王的胜者还是活在其中的人民?大部分人答案会选择前者,只有胜者统治阶级才有著书立说名传千古的能力与权利。君不见赵匡胤秦始皇多少皇帝上任头等大事就是统一口径,改写史书,甚至焚烧别人的“历史”。统治阶级的事儿咱们也管不着,群众们喜闻乐见的是情绪的表达和猎奇心理,所以老百姓才有了口头流传的神话与传说。不过在袁珂著作中这些神话与传说,大部分是来源于“被招安”的流传下来的纸本记载。那些民间散佚的部分多为口头流传,尤其是少数民族的神话与传说,何等瑰丽与神奇,却未见著述。能力邪?观念邪?无从评判。既想要人家的资源与服务,又不愿放弃民族优越感,恐怕所谓“中华民族”只是“大汉民族”的另一种称谓罢了。这里说的神话,到底是谁的神话呢?

——三三妈妈《谁,在说谁的神话?》

一、  蛇之恐惧与崇拜

在中国神话故事的神怪当中,以蛇作为神怪或以蛇的形状作为神怪一部分的,出现频率比较高。人类对蛇的恐惧,被写在了人类基因里,中外皆然,比如伊甸园苹果树上的蛇。猜想,可能是因为,在远古时代,随着人类离开树木直立行走之后,对于视力的依赖越来越多,听力、感官越来越弱,且蛇的种类较多,游走时悄无声息,因此人类踩到或触碰到蛇的几率越来越大。而被毒蛇咬过之后,死亡几率也很大。因此,人类的记忆里,深藏着对蛇的恐惧,再由恐惧延伸为崇拜。崇拜表现在以蛇为重要形象的图腾上,也表现在龙的形象最终确定为以蛇为蓝图的形成上面。龙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国家出现的需要,这一重要形象,几经演变,最终确定了以蛇这个多部族图腾为创作基础。

另一个现象是,夏商之后的神话故事里,较少出现蛇了。也许是随着农业社会的进展,人类与蛇的接触也减少了,或者随着工具的进步,人类对于蛇的防御能力增强了。再往后发展,有专门的捕蛇人(《捕蛇者说》)

——米菲《关于中国神话的碎片式读书笔记》

读袁珂的《中国神话传说》、《中国神话史》,有一种宏大叙事的感觉。纵横上下五千年,逐一梳理中国神话,在历史的长轴上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

如果把史前文明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有文字记载的部落文明可以看做少年期,农业文明相当于青春期,500年来的工业文明只是青年期的起始阶段。毕竟,50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能算作几秒钟而已。从这个角度看,尽管当下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预测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后的人类科技水平,现在的人类远未达到壮年期。

绝大部分的神话故事,被认为是人类早期集体意识的一种表现。在人类的童年期,因为对天地万物有限的认知和对生存困境的疑惑,原始人类就在自己能够达到的认知水平上进行合理化的解释。从千百年后再回眸当下的故事,期间必定充满了当下的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一定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呈现正相关的。有怎样的社会、怎样的认知,就会对应产生怎样的神话故事。

——田鼠阿佛《从神话中观察人类社会的发展》

(书疯子们的假合影)

我拉拉杂杂记了一些笔记,我自己希望这些东西能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些提示,或许其中的内容会成为一些有意思的选题。

一/我先说一下我对作者袁柯先生的感受:

1/这本书中这位四川籍的作者,或多或少有些对四川的地域偏好或者是情感,他在讲述天梯建木那段中(第四章),“建木中西南的都广之野,这地方据说是天地的中心。这真是一个好地方,百谷自然生长,不管是夏天冬天都能播种,生长出的米/黍/豆/麦,又白又滑,好像脂膏……可以说,这里就是地上的乐园。有人说就是如今四川成都,照地理方位和所描写的情景看,大约有此可能。”他不惜美词予以赞扬,不难体会到他对自己故乡的爱慕之情。

2/我在读这本书的前面“导论”的时候,其实已经把我轰退了,我想放弃就是因为前面那十章导论。那些烂熟于袁柯先生脑中的信息和线索,在我看来就是乱麻一坨,越看越晕,无法理清,不是刀会长及时提醒,我或许已经没有读下去的勇气了。

然而,在跳过前面导论之后,我觉得是柳暗花明。接下来所读的“开辟篇十章”,我是兴趣满满,因为有好多神话故事让我兴奋不已,袁柯先生的文字讲述能力,让我觉得我就是在看一本神话故事书。且故事的气势和结构,可以说十分高级——不是简单的故事本身,还有研究性的线索/分析/归纳和总结。

——颜小鹂《逼一逼自己完成的读书笔记》

《辞海》、《辞源》、《康熙字典》中说:“'神’为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精神;姓。” 还有个说法也很有趣,《说文》云:“'示’,从一,三垂,日月星也”。《风俗通》说:“神者申也。”申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用以代表方位。从天体上看,北斗星的斗构在申方,斗柄恰指寅方,斗柄回寅,天下皆春。《淮南子·天文训》曰:“帝张四维,运之于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为节,终而复始。”说明天体的运行皆以此为始点,四时气候皆随北斗的斗柄转移而变化,所以,北斗就成为天体运行的指挥棒了。又有一说:神里面的“示”为启示智慧之意。古代巫师认为图腾是最为智慧与万能的存在,可以从图腾先祖得到启示。古籍《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因此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希腊神话里的宙斯也是掌管雷电的。

——朵妈《造神》

本期共读两个月,其中一个半月我每天要接送孩子去一个离家和公司都不近的托管班,完全没有时间读书。到现在只读了第一章。发扬“丰俭由人”的精神,交一篇“丰俭自知”的作业。(早已没了“耻感”,能继续读,继续买,继续记录就好)

我读的感觉就是:众神都是亲戚,神都爱乱性,神的孩子都很奇怪;好的坏的神或怪都有特别特异的功能。最有感触的是天和地的通道被切断了,地上的人有的可以爬得高一点成为统治者,有的爬不高就只能被奴役了。

都说神话是有“原型”的,把这些“原型”总结出来,与西方神话,与现世生活连接,都挺有意思的。

在知乎上找到一篇给中国神话做体系梳理的文章,粘贴在此,给大家一起学习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23943

——竹竹丢《丰俭自知的读书笔记》

相比于希腊神话,中国的神格局特别大,既要治理天地,又要安顺人民,很难得见到爱情的痕迹。好在从袁珂先生所著的《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记载一些好玩的夫妻或情侣。岁月如苦难的长河无穷无尽,渺小如蝼蚁的民众们只能借由一些神话传说,聊以自慰。

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女娲伏義,为了创世而结为夫妻。而是一些有人性有弱点不完美的情侣。

第一对这样的情侣活在开天辟地之时。P48

当时洪水泛滥,上天派巨人朴父和他的妻子同去治理洪水。这一对夫妻简直是长相萌蠢,懒得可爱,憨态可掬。比如,腰围和身子同为千丈,可想而知,想要这两位高高方方的家伙,弯下腰来治理水路有多困难。所以他们做事情浮皮潦草,工艺不精,到处惹祸。终于被天帝罚为光了屁股赤条条地站在田野之中,想来头脑简单的巨人,也不至于有羞耻之心。倒是夫妻二人同心同懒,行径一致,福祸同当,应该是恩爱的一对。

……

还有个盖世英雄,禹,治水治到大龄青年了,还没有结婚。P245

他略微爱慕女娇,又要赶去治水。女娇完全因为其名声(也可能还因为他的外貌)而嫁了他。新婚燕尔之际,禹沉迷于工作,娇独守空房,心情如何不得而知。一次无意中发现丈夫化为熊身,慌忙出逃,宁愿变成一块石头也不愿意回头。中国神话史上最决绝的外貌党从此诞生了。

说到底,两人还是没有感情基础嘛。

——巢野《中国神话中有爱情吗?》

我们大多听说天帝即为玉皇大帝,其实在玉帝之前,还有古天帝。帝俊和东皇太一。

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帝俊为日月之父,奇怪的是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南2公里处的天台山上有帝俊的石像,当地人称为石祖像,是远古时期山石崇拜的遗痕。帝俊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古帝。在炎黄世系排列中,炎帝属于五行之火,位列第二;黄帝属于五行之土,位列第三。那么,位列第一的古帝就是东方木帝伏羲。《大荒东经》:“帝俊生帝鸿”。东方殷商民族所奉祀的上帝帝俊。

有关帝俊的神话在《山海经·大荒经》有五篇。帝俊有三个妻子,一个名叫羲和,住在东方海外的甘渊,生了十个太阳。

另一个名叫常羲(常仪),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十二个月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帝俊为日月之父。

——我绝对不吃番茄《天帝到底是谁?》

黑咖啡读书会 第二十四期 中国神话 小结

第一次作业

番茄:整理了神话中关于天帝脉络。

巢野:列举了神话中的爱情故事。

竹竹丢:一句话概括中国神话,你看到的是希腊神话?

damda:从“神”的造字出发,连接到电与生命的科学史,引申出人造神的发问。

颜老师:一些记录片段,虽散而发人深省。

空桐:上古神话人物关系整理。

阿佛:以中国和美洲两个类似的神话故事,来对比两方人类社会发展在神话中的异同。

米菲:中国神话中的蛇;轴神;女性故事的缺乏(农业社会中女性是比较缺位,可参照对比罗马原生神话和希腊神话);及怪异风俗。

三妈:吐槽中国各民族文化的被招安

三爸:考察了袁珂先生生平;所选的素材;对神话的定义。

DOS622:整理了上古神话、道教、佛教及民间传说中大部分常见的神。

阿北:整理中国神话中自上古自周秦的女神。

第二次作业

番茄:颛顼个人与儿女,并造成天地分离的传说。

damda:布鲁岛和米的问题确实引人入胜。

阿北:整理了中国神话中自杀的女神。

卢芳:列举《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奇禽怪兽。

超哥妈:从“鼎”来的源流来解读中国神话。

空桐:中国帝王在神话中在身体、技能、生死、身份等方面的转变。

阿佛:从来源、目的和社会映射几方面对比《蚕神》、《龙蚕》两篇故事。

三妈:梳理各方对神话的定义,再次呼吁对少数民族神话的整理。

作业数量统计:番茄(2),巢野(1),竹竹丢(1),damda(2),颜老师(1),空桐(2),阿佛(2)、三妈(2)、三爸(1)、米菲(1)、阿北(2)、DOS622(1)、超哥妈(1)、卢芳(1)。共十四位黑友交作业。

小结:本期客观上主持人大部分时间处于旅途,主观上松懈惫懒,未对各位黑友的阅读状况多加关注,导致本期结束时大家对作业状况叫苦。故将两次作业改为一次。在此向大家致歉!

——主持人空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