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关节的弯曲角度与运动量的关系

 昵称44Gi8 2021-07-23

肢体在保持各关节的角度不变时,在外形上不发生位置移动的状态下,这时除固有的应该收缩的工作肌产生一定的单独 收缩运动(第一随意运动)来维持这个姿势外,通过语言、文字或思维活动,即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还能动员本来不需要收缩的休息肌也产生一定的收缩运动,也就是使休息肌与工作肌产生同时收缩运动,从而使代谢机能及脉搏更加增多者,叫做第二随 意运动。第二随意运动是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主动的、自由的、高度的兴奋作用所引起的休息肌的收缩运动。它是通过休息肌训 练中枢神经系统建立新的运动体系,开发人体潜能,增长活体力学知识的体育运动。
1.
支撑点与运动量的关系 站桩练功时,躯干要保持正直,以不前倾后仰为原则;肩关节窝与髋关节窝的连线应与地平面成90°在这个标准下,脚底 部分为三个支撑点。
(1)脚心部支撑点 站桩时脚掌及脚跟同时着地,使全身的重心支撑点放在脚心部,釆取这一姿势时运动量较小而且平稳,开始学习站桩者都 釆用这个部位的支撑点。
(2) 脚掌部支撑点 站桩时脚掌着地,脚跟微微抬起离开地面,使全身的重心 支撑点放在脚掌部。采用这一位置时,由于重心前移,为了防止 身体向前方倾倒,大腿及小腿的肌肉必须加强收缩以保持平 衡,因此,运动量就增大
2. 脚底面与运动量的关系站桩时,两脚接触地面的面积多少,踝关节与地面所形成 的角度大小等等不同因素,都对两腿的运动量有直接影响。
(1) 平地站桩法 平地站桩法是应用最广,而且也是最方便的站桩法。这就 是在平坦的地上,或室内陆板上,两脚站立在地面上进行站桩 练功。有条件者在地毯上进行站桩时,可以减少脚底部僵硬抵 抗的感觉。
(2) 脚跟垫高站桩法 脚跟垫高站桩法是利用高低不平的斜坡地面或小沙袋,使 脚跟踏在高端,脚掌踏在低端,脚跟高于地平面,保持10°~30° 角进行站桩。这样加大了踝关节的角度,对下肢和足部肌肉及 韧带的作用与平地站桩不同,运动量较大。
(3) 脚掌垫高站桩法 脚掌垫高站桩法与脚跟垫高站桩法恰恰相反,利用上述斜 坡地面或沙袋,使脚掌踏在高端,脚跟踏在低端,缩小踝关节的角度,脚跟部及小腿后部的肌肉韧带运动量较大。
站桩练功时,摆好一个姿势,这时工作肌为了维持这个练功 姿势不变,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收缩运动。经过10分钟~ 20分 钟之后,便可用手摸到或用眼看到大腿部肌肉产生波浪式的、频 率极高、速度极快、不停止的此起彼伏的收缩运动。这种现象在 其他运动项目中根本没有;同时膝关节还可发生“咯吱、咯吱”的响声,館骨周围温度可增加4Y ~ 5Y ,脉搏亦可增加至90次/ 分~150次/分。进而全身发热出汗后,有一种轻松舒畅的美妙感觉。这是人人都会的被动性的、强迫性的运动。我把它称之为由于全身关节角度的变化,从而引起自身重力变化,产生强迫作用,工作肌的收缩运动,学名叫做第一随意运动。

3. 脚位与运动量的关系

(1) 外八字形脚位

开始学习站桩者,两脚摆成外八字形的脚位。两脚跟部的 距离要近些,约25厘米~ 35 厘米,两脚尖部的距离要宽些,约40厘米~ 50厘米, 50° ~ 70°角(一般为 60°角左右)(图4-3)。

图片

外八字形脚位对身体的稳定最有力,在实际的应用上也最广泛。例如,立正姿势两脚跟 并拢,两脚尖相互摆成60°角,这是保持支撑面最稳固的角度。站桩时摆成外八字形脚位,就是根据立正姿势的脚位使支撑面 保持在最稳固的角度上。连接活动是由两点连接开始,如小腿与大腿的连接,逐步增 加为三点连接,如小腿、大腿、臀部的连接,再逐步向上增加为四 点连接……每增加一个连接区域,每接通一条t屯筋线路,每延长 一段牵挂距离,都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运动形式和新的运动 感觉,从而引起机体运动“质”的变化

(2) 二字形脚位

二字形脚位是以两脚掌部内侧面与两脚跟部内侧面的距离相等为限度,两脚相距约30 厘米~ 40厘米,保持70° ~ 90。角。这样的脚位与外八字 形脚位相比,虽然只在两脚尖的距离上有一点改变,但它对两腿的运动量却增加了许多 (图4-4)

图片

正位站桩时,两脚掌内侧的距离不要小于脚跟内侧的距 离。这就是说脚掌向内最大限度不要超过90。,两脚掌向外不要小于50°。如果两脚掌的距离小于两脚跟的距离时,就形成内八字形的脚位了。这种脚位的姿势除了使人感到不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促使两膝关节向内侧凹陷,不能向外方支撑,形成X 形腿,这便给两脚蹬地用力发劲的动作造成困难。

(3)斜步脚位

斜步脚位的两脚位置,既不像正八字,又不像正丁字,而是 斜步的稍息姿势,两脚保持50° ~ 70°角。如第六式小步桩的两脚 跟相距约50厘米~ 90厘米。斜步脚位的距离越远运动量就越 大,如第七式大步桩的脚位。这种脚位站桩时,要求全身的 重心偏重于后腿,因此,后腿 的运动量较大(图4-5)。

图片

(4)反步脚位

反步脚位是站桩姿势中 对腿部和腰部肌肉发生作用 较大的练功姿势。如第八式反步桩前脚跟向里,脚掌向外方扭转,约成0 ~ 50°角前脚角度越 小,运动量就越大。后脚脚跟着地不许抬起,约成60°~90°角。后脚角度越大,运动量就越大。两脚相距约60厘米~90厘 米。两脚距离越远,运动量就 越大。上身前伏,全身重量偏 重在前腿,因此,前腿的运动 量较大(图4-6)

图片

4. 膝关节与运动量的关系

人体正常直立时,由膝关节向上至髄关节、肩关节、外耳廓前方;向下至踝关节,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成180°,与地面成90。(图4-7)。

图片

在这个角度上由骨骼 直接支撑身体的作用较强, 不需要较多的肌肉收缩运 动就能维持身体的直立,这 样站立很长时间脉搏也不 会增多。但是站桩练功时, 要求身体上部姿势的角度 不变,而膝关节要保持 170°、160°150° 或更小,最小不得小于90。。在这个范围内,体位下蹲越低,膝关节的角度越小,运动量就越大,脉搏升高就越多(图4-8)。

图片

5. 髓关节与运动量的关系

站桩时,在肩关节窝与髄关节窝的连线与地平面成90。的 前提下,髄关节的角度越小,运动量就越大,但最小不得小于 90%如图4-9中①、②。图4-9中②的姿势虽然做不到,但这是努力的方向,是站桩练功 调整姿势逐步增加运动量的 基本原则。过去叫做“三平 桩”,即肩关节与離关节和膝 关节与踝关节的垂直线要 直,髄关节与膝关节的横线 要平。实际上一般站桩时都形成弯腰前俯的姿势。如图4 - 9中③。这种姿势甑关节的角度 虽然小了,但是肩关节与地平面之间的角度也小了,由于它的重 心位置没有超出脚底支撑面的范围,因此,运动量较小。

图片

6. 踝关节与运动量的关系

站桩时,虽然上肢保持同样姿势,下肢保持同样弯曲角度, 如果膝盖超出脚尖前方,即膝关节至踝关节、踝关节至脚尖之间 所形成的角度较小时,运动量就小,弯曲角度最小不能小于 45。。反之,如果这个角度较大时,即膝盖不超出脚尖,全身的重 心位置向后超出支撑面的范围越远,运动量就越大,最大至 90%

7. 肩关节与运动量的关系

站桩时,两臂抬举高度不同的姿势,上肢的运动量亦不同。如以肩关节为中心,上臂与腋窝下面垂直的肋骨平面所形成的 角度越小,上肢的运动量越小。如站式辅助功第二式,垂肘抬手 式的肘位姿势。反之,其角度较大时运动量亦大,其范围以90° 为限。如站式基本功第四式,拧裹推托式的肘位姿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