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好“统筹”牌,才能激活后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人口生育

 育邻人 2021-07-23

育邻梦

网友提问: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你会生三胎吗?

回复:打好“统筹”牌,才能激活后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人口生育

城镇化是最好的避孕药——本杰明·富兰克林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生育先后经历了以“人多力量大的鼓励生育+“只生一个好”的限制性计划生育。而今,以废止"社会抚养费"、鼓励完善社会综合托育服务为标志,昭示着我国已从限制性计划生育过渡到鼓励型计划生育的新时期。那么,我国人口生育从躲着生+藏着养自觉晚婚节育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一、社会生产劳动与生活环境变化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反观1949年,全国人口约5.4亿,城镇化率为10.64%。

自人类走出原始森林,开始制作生产劳动工具、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起,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文明发展时期——生产劳动资源与成果产出私有化。然而,在人类进入工业信息文明、城镇化之前,人类生产劳动资源与成果产出私有化程度相对较低,绝大多数人在从事生产劳动的同时都能够兼顾生儿育女。但是,自从蒸汽+电力机械开始进入辅助人类生产劳动序列开始,带着孩子干活儿就逐步开始退出社会舞台。

孩子3岁之前父母背着不误干活儿、孩子3-5岁父母可带着他们干活儿、5-10岁可作为父母干活儿的帮手、10-15岁即可算作家中的半个劳动力、15岁以上则全权成为家中的得力劳动者......因此,农业社会人口就是劳动力、人多就力量大;企事业主不能雇佣童工、未成年的孩子必须在父母的全程监护下学习人类社会文明知识,城镇+工业信息化之后的人类社会,孩子从人口成长为劳动人力资源家庭必须付出漫长的陪伴时间、投入大量的成长辅助资源。也即是说,农业社会孩子就直接等于劳动生产力,而城镇+工业信息化社会的孩子家庭则必须先投入巨额资源培养之后才能成为劳动生产力。

婚检、孕检、分娩护理......现代人类社会有了优生优育的医疗基础,怀孕至将孩子养大成年的比例几乎达到了100%。因此,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不必在意多生确保孩子们的综合成活率。然而就在50年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都只能自然分娩,而且受限于综合医疗条件孩子在童年时期因病夭折的比例非常高。所以,家庭通常采取多生多养的方式确保儿孙满堂。


二、综合生存成本变高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存在的第一要义就是维持基本生存。同样,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且唯一直立胎生的高等级哺乳动物,人类的一切生产劳动行为都只为一个目标——生存

农耕社会,人们通过体力劳动向自然索要生存资源,劳动能力强生活的滋润一些、劳动能力弱生活拮据一些,但劳动的自由自主性非常高。然而,人类社会进入工业信息化时代之后,生产劳动资源、生产劳动时间、生产劳动任务、生产劳动剩余价值分配权等均被极少数企事业主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现代城镇社会,如果没有人雇佣他、他基本上没有独自存活下去的可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在效率优先的人类分工协作体制驱使下,父母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分工与陪伴监护孩子学习成长在时间管理上已成“零和博弈”之势。因此,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职业成就至上的青年男女主动选择了节育,原因就是生儿育女的综合成本着实已经很高了。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且唯一直立胎生的高等级哺乳动物,人类孩子在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可塑性最强、长大成年需要被陪护的时间最长+营养补给需求最多。所以,影响社会人口生育的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社会生产劳动与生活环境、综合生存成本变化,激活后工业信息化时代的人口生育必须打好“统筹”牌,必须统筹好生育政策、就业政策、城乡建设规划、综合教陪服务等诸多方面。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