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拼尽全力,才会看起来毫不费力

 子喻y11d7glbwg 2021-07-23


01

很多年我去乡下支教,从家里去到学校,我需要骑摩托车走过坎坷不平的山路,花费40分钟才能到达。

其实那个学校的基础设施还算不错,当时的教育资源已经不算太贫乏,该有的也都有,只是确实地处偏僻,外面的老师不愿意来,年轻的老师也想办法往外走,这么偏僻的地方,留下来的老师都是比较年老的。

我和县城的几位老师一起到那所学校去支教一年,因为特殊原因,我报到晚了一天。当我去到学校的时候,校长告诉我,我的工作任务是六年级的班主任、语文科任教师兼学校少先队辅导员。

这样的工作任务对于我来说其实还是信手拈来,因为这所有的工作任务都是我多年来一直在从事的。可是我却没有预想到孩子们的状况。

第一天摸排测试,孩子的成绩就给了我当头一棒,那叫一个惨不忍睹啊!65个孩子,优秀率是0,及格率是百分之四十几。

校长说,你尽力就行了,上学期倒数,你往前进2名就是很大进步。

我的头炸开了,这可怎么搞。我的教学成绩还从来没有从后面排过来的,年年拿头奖的人,接了个倒数的班,这简直就是个大炸弹!

可是能怎么办呢,我就是来支教的,如果不需要提升成绩,我来支教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我用最快的速度摸排了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爱好以及基础状况,再根据孩子们的个人需求、长短处相互结合,进行了分组,并利用午休时间到孩子们的家里进行家访,内外结合,双管齐下,第一个月就开始看到成效:从开始的懒散不听课到专注有目标,孩子们一天天地改变。

因为之前的5年孩子们的基础没打牢,需要补充的知识点非常的多。在一个一个地和孩子们反复讨论商量之后,定出了补习方案:每天下午利用一节课时间补充知识点。

抄题,读书,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孩子很拼,一直在努力学。孩子们都很拼我怎么敢不拼呢?

最终,我们第一个学期就拿到了四十几个班里的前十,虽说我没有能像以往那样拿到榜首,但孩子们已经拼尽全力了。

用了力气,就不算辜负。

02

一个朋友的儿子,从大学毕业之后,换了好多份工作,最近直接失业了。他很不明白,为什么世界这么大,怎么也找不到容身之处。

前几天一起吃饭,他一直沉默不语。后来我想帮帮他,就加了他的微信。

后续聊的时候,他跟我吐槽说他不是没有去尝试,是每次尝试遇到的都是因为特别大的困难,所以不得已才放弃。他感觉自己的运气真的太差了。

于是我们一起梳理了所有尝试过的事情。最后梳理出来的结果,最大的困难居然是没有办法早起。

其实睡懒觉真的是一件特别爽的事情,我也是一个爱睡觉的人,特别是如果夜里忙完已经是凌晨两三点,早上我是无论如何都起不来的。可是如果真有讲座,夜里备课到三点,早上我也要七点起呀!睡懒觉只是因为没有紧迫感,压力还不够大。

我问他,要不要参加一个早起的训练营,干掉懒怂拖。他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拒绝了我,他说,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如果连尝试都不去尝试,怎么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03

今天我和搭档在磨课空档,聊到之前带团队的问题,聊着聊着,居然都是烦恼。

因为之前我们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总是希望别人像自己一样好学,一样强大,却不知道人家只想做个安静的女子,不需要像你这么拼命。

于是,你拼命在前面跑,人家在后面稀稀拉拉,你使劲拽绳子,却根本拉不动。

那是因为你没选对人啊!

我们本来就地处五线城市,大家都过得很安逸,何必那么折腾自己去做一些看起来有些飘渺的事呢?

不是每个人都想拼尽全力,因为追求不一样呀!

04

今天晚上和几个老铁一起商量尖子班的结营仪式,头脑风暴的时候,正好遇上孩子闹觉,我只好关上话筒,只听,不说话。

但是这个是尖子班,很多点子,我也想发言,我希望能出一份力。因为做策划已经很多次了,我希望能在策划案里有自己的想法。

我默默地听,看着女儿在怀里不是很安稳地睡,心里有些着急。

后来等了好一阵,孩子还是没睡沉,我决定打字。一边听,一边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发出来,大家看到我的文字之后都惊叹是好点子,积极回应我的想法,然后再一起完善成一个策划案。

两个小时的头脑风暴,策划案就出来了。很快就会是物料,连接,彩排,正式开展,每次从策划到落地实施,都不会超过三天,我喜欢这么高效的工作方式。

有很多事,并不是用更多的时间就可以做得更好的,比如老师给你布置作业,一周后交,大家可能会在周日那天才匆匆忙忙地把作业赶出来,但是如果老师说,下课之后留下来,把作业完成了再回去,你可能不单写得快,还写得好。

我能拼进尖子班,凭的就是积极参与呀!我可能写作能力不够好,拿的最佳勋章不够多,但我可以拼运营,写作是专家,运营不也是专家吗?

时间长短不是关键,关键是你有没有积极参与的意愿。

拼尽全力,有目标感,积极参与,如果你能一起去落实,努力才有可能不被辜负。

看完点个“在看”再走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