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铁血老枪 2021-07-23

众所周知,发生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一次非常关键的战役,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取得了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使整个华东的战局就此扭转过来。

鲜为人知的是,起初我军设定的歼敌目标并非张灵甫的整编第七十四师,而是国民党另一支“王牌部队”——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

当时,华野大军的实际指挥者粟裕考虑到进占山东新泰的整十一师立足未稳,派出手下的四个纵队,打算将该敌包围并寻机歼灭。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没想到我军的包围圈还未形成,却发现王敬久兵团的主力兵分三路赶来增援整十一师,意在对我军实施反包围。

形势对我军极其不利,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粟裕当即命令包围新泰的各纵队迅速撤出,另寻歼敌之机。

六纵司令员王必成接到这个撤军的命令时,却傻眼了。

这时因为六纵推进得太猛太快,已呈孤军深入之势,一口气插到了新泰南面的羊流店附近。当敌人援军扑过来时,六纵已经陷入了三面受敌的困境,根本没办法往回撤了。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作为六纵指挥员,王必成必须快速做出决断,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刻,王必成当机立断,决定冒着被上级处分的风险擅自行动,带着部队折向鲁南地区。

他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基于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鲁南是老解放区,部队在那里如鱼得水;

其二,六纵到了鲁南,可以牵制和迷惑敌军;

其三,一旦情况有新的变化,六纵可以从鲁南杀出来,随时配合主力作战。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就这样,王必成自作主张地率领全纵队二万多人马,在两昼夜之内甩掉了尾追之敌,穿插至铜石以西、平邑以南地区。

这还没完,他又指挥部队在鲁南频频攻城略地,搅扰得国民党后方鸡犬不宁。

到了5月12日,陈毅、粟裕考虑到张灵甫的整七十四师已推进至蒙阴的坦埠一带,决定我军在13日开始大举出击。

为此,陈、粟急电六纵抄近路快速穿插到青驼、垛庄以西地区,配合华野正面的几个纵队,共同围歼敌第七十四师、二十五师。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虽然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在48小时内赶到垛庄参加决战,但王必成接到这个命令却异常兴奋:机会终于来了!

随着他一声令下,六纵指战员便向预定战场飞奔而去。

5月14日凌晨,跑在全纵最前面的五十三团二营四连率先赶到垛庄以南的彭家岚子,在那里与敌第二十五师的一个连狭路相逢。

四连抢先发起攻击,仅仅经过十分钟的激战,便将敌人打得仓皇北遁。四连不跟敌人纠缠,继续向前推进,在拂晓前抢占了垛庄西南的一个无名高地。

当天下午,王必成率领六纵主力部队抵达孟良崮西南的白埠、观上地区。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根据陈、粟首长的指示,再结合对敌我形势的分析,王必成果断命令全纵不留预备队,分作三路向垛庄之敌大举出击。

当晚10点左右,六纵第十八师的3个营逼近了垛庄。三营七连一排最先摸了进去,结果发现张灵甫部署在垛庄的兵力,居然只有一个辎重连。

可以说,六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垛庄,这样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六纵攻占垛庄虽然只是一次规模极小的战斗,让全纵指战员都感觉打得不过瘾,但正是这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行动,把敌整编第七十四师从孟良崮战场出逃的唯一通道给堵住了。

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名将只能擅自行动,却阴差阳错成了一支奇兵

张灵甫万万没想到,他在垛庄只派出一个辎重连驻守的决策会成为切断自己退路的最大败笔。

最终,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八十四师的一个团都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全部歼灭,张灵甫这位国军名将也落得个身死名灭的下场。

在此役结束后,粟裕对名将王必成及六纵的表现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个王必成啊,因为一开始冲得太猛撤不回来,居然在没有提前请示的情况下,擅自跑到鲁南去了。但就是这一步棋,竟阴差阳错地使得六纵成为歼灭张灵甫部的一支奇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