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聪明的投资者》第十二章:对每股利润对思考

 rwm1110 2021-07-24

本章开头,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

  1. 不要过于看中某一年的利润

  2. 如果你确实关注短期利润,请当心每股利润数据中存在的陷阱

在股票估值中:市盈率这个指标应用广泛且很多人比较熟悉,市盈率=市值/净利润。市值按照股价算出,不需要考虑。但是净利润却可以通过一些会计方法来做修饰。

作者以1970年美国铝业公司的利润来说明净利润是如何经过加工修饰,在其中主要有4种方式来影响净利润

  1. 使用特殊扣除-这不会在每股利润中反应(这个是企业考虑未来经营可能出现的亏损提前计提部分)

  2. 由于以往的亏损导致的正常所得税扣除的下降(这个是针对之前亏损计提,之后的利润不会进行所得税扣除,这种税收优惠而导致利润的增加)

  3. 大量可转换债券或权证带来的稀释(这个很好理解,债券转换为股票导致股票数量增加,每股收益变少)

  4. 折旧的方法(使用折旧的方式不同能很好的润色每年的利润)

以上是格雷厄姆给出的一些因素,在实际的财务报告中还会有很多润色“净利润”的方法,常见的如已收账款等。

为了解决某一年净利润的合法润色这一问题,很多人开始使用平均利润,以过去10年或者7年的平均利润来代替某一年的利润状况,这样可以解决某一年的利润润色,同时解决上面说到的1、2方式导致的净利润的变动。但是这种方法对增长型的企业不够准确,所以需要结合同期的增长率及稳定性一起来使用。

增长率如何计算?作者建议可以用近三年的平均利润和10年前的相应数据做对比,比如最近三年2016-2019年的平均利润和2006-2009的平均利润做比较,这样可以计算出大致的增长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