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登本《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2《黄帝内经》成书的西汉文化背景

 木丹园 2021-07-24

西汉文化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讲述其对《内经》的影响。

一、黄老之学对《内经》的影响

“黄老之学”起于战国后期,盛于西汉前期,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观,为“文景之治”奠定了意识形态基础。

为什么西汉重视黄老之学”?

刘邦取得天下后,在政治上不自信,不得不打起黄老之学的主意。把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搬用出来。五德终始说是用五行来解释社会的根基,当时推测秦属水,一定有一个五行属土的王朝取代它,故刘邦借助五行为土,而五行为土是黄老之学的中土思想。所以他认为他的权力是皇权神授的,因此他一开始就重用黄老之学作为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一直到文景之治。这种黄老之学延续了100多年,到汉武帝时期才独尊儒术。

在这个过程中,之所以这本书取名为黄帝,就是受了黄老之学的影响,所以,影响的痕迹还表现在《黄帝内经》的成书,所以这本书的取名就托名黄帝的理由就源于此。

《内经》之所以成书于这个时期,与昌盛的黄老之学关系十分密切。不仅托名黄帝的意识形态作为他的文化背景,倡导的道论,气论的观念直接影响着《内经》理论的发生,其构建的生命科学的每一个层面都浸润着道论、气论的文化氛围之中。

二、西汉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促进了《黄帝内经》理论的构建和成书。

西汉建立后,大约在百年之后(公元前110年前后),由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写了一篇《论六家之旨要》,只有1000多字,影响却很大,总结了先秦诸子百家之学,对如今谈到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直接的影响。《论六家之旨要》并没有独立成册,只是附在《史记》的序文之后,梳理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按其学术体系概括为阴阳五行家,儒家,墨家,名家,道家,法家这六家,第一次分析出了春秋战国以来一些重要的学术流派,这些学术流派的梳理对《黄帝内经》的影响是极大的。

三、西汉时期的民本思想对《黄帝内经》形成有重要影响。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是《尚书大义》中表述的观点,并提出了为政之本,务在于安民。明确指出了任何一个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要想国家安宁务必要使民众得到安宁。这是自汉朝开国到汉武帝年间所确立的民本国策这个思想基础。而医学是民本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与民本的思想国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受到朝野的重视,也是能够突显出文景时期文化和思想特质的一个重要文献《淮南子》,汉武帝时期《春秋繁露》中大量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养生知识表达了这一时期医药成就的理由就反映了民本思想。

在《黄帝内经》中,第一篇,尤其是《灵枢经》的第一篇叫做《九针十二原》,第一段,黄帝就谈到他是受老百姓的赋税,但老百姓除了吃饭穿衣外,剩下影响老百姓民生问题的就是有疾病,黄帝说,我写的真经就是为了解决民生的疾苦,从此可以看出民本思想在《内经》中有重要意义

四、西汉时期重生理念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影响。

《吕氏春秋》是西汉末年重要论著,其开卷有一篇叫《重生》,《春秋繁露》是百年以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所著的著作,其中《循天之道》中专门论述养生,就是重生。《内经》就是在人类共同理念的文化背景之下构建其理论及其成书的,所传载的全部医学和语言文字学的内容都和重生的理念密切相关,其全部内容的主旨就是在重生理念之下形成的。《内经》中宝命全形的观点不仅道出了其成书的目的和构建其体系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反映了《黄帝内经》成书是重生文化背景下的。

五、西汉时期的天论观点对《内经》也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天?《淮南子》指出“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给天以明确的唯我的内涵界定。

真正对天的内涵的表达是北宋时期陕西大学者张载,在其论述中明确提出自然之外别无天,北宋时期邵雍也做这样的解释。在《康熙字典》天这一条下也做了明确的界定,就是说自然界就是天。

《黄帝内经》理论中,但凡涉及到天的相关论述,无一例外的秉承了这一质疑,在他五百八十八次论天的内容中,除了延伸到生命科学领域而被赋予特定的医学内涵外,别的天在《内经》中没有天神,天地这样唯心的论述,秉承了西汉时期天论的观点。

六、重土思想是西汉时期重要的观点,也是黄老之学的重要观点。

重土思想在《内经》中有集中体现。董仲舒将这一思维得到极力提倡,在他的论著中,立足以土为重的理念不足为奇。因为重土思想是黄老思想当中的核心,在董仲舒的八十二篇当中明确指出“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五行对》)。《黄帝内经》充分接受这一思想,并且用它来解决医学当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诊断当中脉以胃气为本理念的建立,讲五脏的时候提出胃者,五脏之本,这是从脉学角度上讲。很显然,脾胃属土这句话是重土思想的具体应用,而脾胃和五脏六腑与全身密切相关的理论无不与重土思想有关。

再拿《黄帝内经》中162篇篇名而言,其他脏腑心、肝、肺、肾等这些脏腑没有以独立篇章来命名,唯独论脾胃有两篇,一篇是《素问·太阴阳明论》第二明确指出太阴阳明,脾胃脉也,就论述这一篇专论脾胃就体现了重土思想。另一篇《素问·阳明脉解》,阳明经就是胃的经络,也是重土思想从内经当中的篇名运用也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秉承了西汉重土思想。

七、重阳思想是西汉当中另一个重要立场。

重阳思想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重阳思想充斥于《春秋繁露》。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集中论述了阳为主,阴为从。这样的重阳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建构它的学术体系中充分加以运用,刚才讨论的内经中养生理论中阳气盛衰寿夭观就体现了人身阳气盛衰的变化,直接决定着生命活动的发展,也决定着人寿命的长短,从这里可以看出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受西汉时期尤其是董仲舒,尤其是刘安的《淮南子》重阳思想的影响

八、天人合一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主要观点。

就天人合一这一中国古代理念而言,它发展于庄周,充实于西汉,在西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正名于北宋的张载。北宋时期的张载在《正蒙》这一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

《黄帝内经》在董仲舒的“人与天地相参”的立场下,从“天人同源,同道,同构,同化”四个维度,用生命科学知识诠释其内涵,通过整体观念予以体现。

九、西汉时期的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成就在《内经》中也有充分体现。

比如汉武帝时期所制定的太初历,就是汉武帝指使他的秘书司马迁和当时的天文学家唐都共同修订了太初历。太初历又称四分历,把一年所余的四分之一融合其条例作为历法开始运用的正月建寅的方法。《黄帝内经》中就是正月建寅的思想。

关于二十四节气

尽管西汉之前有不同解析的论述真正的二十四节气,咱们所说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有时与此不相符,相差不过一两天

但是二十四节气是什么时间完全提出而且排序的呢?西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当中已经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而且排序到今天仍然沿用。《黄帝内经》中运用了这个观点。

关于天地的结构,古人对于宇宙的三种模式,一种是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第二种浑天说,天像一个圆球,人生活在天球的中间,天球之外是无限的,即天球观。第三种是宣夜观,宇宙是无限的。《内经》中明确指出天之广不可读,地之大不可量,就反映了《黄帝内经》中宇宙无限的观点。西汉时期这些观点在内经中都有表达

关于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内容形成于黄帝时期,也就是相当于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根据现代的天文学家推论,当时二十八宿均匀分布在天球的黄道上,只有在公元前5000年前后这个时期,那个时期已经发生了偏移。但这些研究内容在《黄帝内经》中都有体现。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提出了恒星月,就是在恒星上观察月亮,其运行周期不是二十九天半,而是27.32天。《黄帝内经》运用这个观点来预测太阳的运行和月亮的运行。《素问》第九中明确提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指出了西汉时期这些天文学的成就。

十、最后一个方面,西汉主要文献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西汉时期主要文献,一个是杂家代表著作《淮南子》和《黄帝内经》。《淮南子》全面影响了《黄帝内经》理论的构建,其中论述的养生和五十九种病证,涉及到五十多种药物的内容,既反映了西汉早期的医学成就,也说明了这些内容对《黄帝内经》医学理论构建的影响。

第二本是《春秋繁露》。《春秋繁露》一共八十二篇,应用当时人们对人类自身形体的大致结构,某些生理功能,脏腑形体关系,形神关系的医学认识来讨论思想,讨论文化,讨论治国,讨论治世,讨论治人。这些内容无形中在另一方面影响了黄帝内经的理论构建。

第三本是《史记》。《史记》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它的形成,尤其是有一篇是为医学立传,为医学人立传,即《扁鹊仓公列传》,虽然只有一万一千多字,但是介绍了二十九个医案,有三个是扁鹊的医案,二十六个是属于仓公的医案,仓公即淳于意。这1.1万字所论述的二十一个医案,从十二个方面论述的内容与《黄帝内经》有高度一致性,无论是诊存库,无论是把人按十岁一个年龄段来划分,无论用杂合一致的方法,无论其语言修辞,问对的内容几乎和《内经》中接近。因此,看到这些内容后,几乎能看到《黄帝内经》的影子隐隐约约像我们走来。

这就是汉代这三本书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最后简要说一下西汉及此前的医学成就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黄帝内经》一共引用文献大概50种,其中有全篇来论述的几乎都保留在黄帝内经当中,有十六种。第二部分仅保留了零星一些文字,有八种,比如刺法,本病,上经,下经,脉要等。还有一部分仅仅只有书名而没有内容,比如揆度,奇恒之,千言册等,二十九种。可以看出《黄帝内经》的成就是对我国上古医学的一次总结,是仅存的西汉以前医学成就的集大成。

上述,从西汉的文化背景对《黄帝内经》的成书,西汉及此前医学成就对《黄帝内经》的成就两方面对《黄帝内经》理论的构建做了一个非常简要的陈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