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当侦探, 税局当警察, 钱存国内还是国外, 都不再有避税天堂!

 丽莎律师行 2021-07-25

丽莎知道,

不知道莎粉们还记不记得,《丽莎知道》曾在今年5月写过一篇《个人金融资产9月起彻底裸奔!穷人富人个人信息全在税局!》的文章。

这篇文章中我们大致讲述了《通用报告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实际上也就是指“自动交换金融账户信息(Automatic Exchange of Information,简称AEoI)”的实施。

简单来说,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人在海外,但在自己家乡仍有金融账户;或者人在国内,但在海外持有金融账户的许多人来说都有影响。

这么一来,就可以说是将许多华人群体都囊括在内。

近日来,很多莎粉已经陆续收到自己银行所寄来的“Tax Residency self-certification form”,翻译成中文就是纳税居民自我认证表格

看来金融税务信息互通真的是说来就来了!

丽莎律师行丽莎会计行因此接到了许多莎粉们关于这方面的提问,今天就藉这个机会来更详细地说明。


什么是《通用报告准则》?

我们讲得白话一点,《通用报告准则》(也就是CRS),基本上就是用来规范所有签署CRS的国家,彼此间互通有无,自动向对方提供自己手上所持有的金融账户信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它”称之为“自动交换金融账户信息(AEoI)”。

那或许你会说,交换金融账户信息有什么吗?

实际上这还真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个CRS的目的,就是通过参与的国家之间,互相交换该国的金融机构(如:银行)所持有的账户信息,以及相关账户持有人的个人资料,藉此来提升税收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跨境逃税的行为。


目前来说,全世界已经有55个国家和地区加入CRS体系。

除了莎粉们比较关注的英国,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其中还不乏百慕大,维尔京和泽西等避税天堂。

所以说白了,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交换所握有的金融账户信息,实际上就等于是“把你的金融账户信息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

但当然,前面我们就已经稍微提到过,这个CRS不是对着谁都开枪的(也就是不会毫无来由地乱公布你的账户信息)。

基本上,会被交换的账户信息,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存款机构:日常的银行业务或类似业务中接受存款(简单说就是存款账户)。

2.托管机构:持有其他人的财务资产,作为其在该国(如:英国)业务的重要部分(托管账户)。

3.保险机构:提供现金价值保险或年金合同产品(现金值保险合约、年金合约)。

4.投资实体:包括债权和股权投资,例如由专业管理而获得资质的信托公司(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债权权益)。

看到这里,我们知道许多人的脑子已经乱了。所以,再让我们为你统整一下:

1.账户信息是如何交换的?

举例来说,由于中国和英国都是CRS的参与国,所以彼此间会实施信息交换。

那么假设:王先生人在中国,但他在英国有个存款账户(我们就假设他的账户是Lloyds Bank的)。

那么,Lloyds Bank就有义务把王先生的账户信息,上报给英国税局(HMRC);接着,英国税局再把这个信息,转交给中国税务总局。

这么一来,若是王先生原本想通过这个英国账户来避税就变得不可行。

因为中国税务总局就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信息,判定王先生的账户收益是否有在中国如实报税。

假设王先生没有如实报税,那么就会被要求补缴税,严重的情况甚至会面临法律责任。

2.哪些人会受到冲击?

从上面的第一点举例,想必许多莎粉已经看出会受冲击的人群是哪些。

下面我们再举个例,帮助莎粉们更加清晰:

同样假设是王先生,他人在中国(指的是他住在中国,所以他的税务国就是中国,因为他需要在中国报税)。

第一种情况:王先生所有的钱都在中国,在国外也没有金融账户。

那么这项政策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上面提到过的第一个例子那样,王先生有部份的钱在英国的金融账户上。

那么他的账户信息就会被银行上报给英国税局,再由英国税局交换给中国税务总局。

第三种情况:王先生决定搬来英国(例如:他拿到工作签证来英国工作;或者是他移民英国,之后更加入英国籍)。

那么,由于王先生变成英国居民,现在他的税务国变成了英国。也就是说他得在英国申报税务。

但是移居英国的王先生在中国仍有金融类资产(例如说仍有在国内的银行账户,而且账户内也有钱)。

这时候就变成,中国的银行就会把王先生在国内的账户信息交给中国税务总局,然后中国税务总局再把这项信息转交到英国税局手上。

万一这时候王先生有任何故意避税的行为,就为遭到英国税局的追究。

所以,银行的通报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以英国的银行来说,基本上他们的上报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首先,他们会先侦测哪些账户可能会涉及需要通报给税局的情况(也就是刚刚我们所举过的例子)。

比如说:

他们发现某个账户的持有人,不属于英国的纳税居民(也就是中国人持有海外账户的例子),那么银行就会把该账户信息上交给英国税局。

2.在许多情况下,银行会寄给该账户持有人一封“纳税居民自我认证表格(Tax Residency self-certification form)”。

收到这份表格的人,应该如实填写后寄还给银行。

这份表格可以说是个很好的解释机会,如果你认为银行冤枉你了(例如你明明是居住在英国,却被当成持有海外账户而逃税的人),你可以藉此来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以避免被银行上报。

此外,在这个阶段,银行也可能会主动联络你,向你索要相关信息来做更新,例如你的纳税人识别号(TIN)和生日等个人资料。

银行也可能会要求你提出解释,或者提交其他文件来证明你是属于英国的纳税居民而不需要被上报。

另外,丽莎要提醒莎粉们的是:如果银行要求你提交“纳税居民自我认证表格”,你千万不要随意忽视而不提交。

我们刚刚说过,这份表格事实上是个很好的证明机会(如果你是被冤枉的话)。

莎粉们不要抱着想说,反正自己没啥问题就不理会的心态。

因为若是银行让你填这个表格,你却选择不回复的话,银行就会把他们现有的信息给上交给税局。

也就是说,在没有你的任何补充解释的情况下,你就直接被上报了。这听起来似乎不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为什么会被银行要求填写“纳税居民自我认证表格”?

1.账户持有人不是属于英国纳税居民,而是属于参与CRS中的其中一个国家的纳税居民。

2.你提供给银行的地址不是英国地址(例如你给的是中国地址)。那么银行就有理由怀疑你其实不住在英国。

3.你提供给银行的联络电话不是英国的号码,而是其他国家的(如:中国)。

4.你经常把英国账户里的钱转往其他国家(例如:你的这个英国账户的钱看起来不像是让你存放钱的,你经常把这里的钱转回中国)。

5.你的委托人的联系地址不在英国,而是在其他国家(如:中国)。

注:以上第2点到第5点都是银行“合理”怀疑你其实不是英国纳税居民。

另外,这边我们提到的其他国家,指的都是有参与CRS的国家。

哪些信息会被银行上报给税局?

1.账户持有人的姓名,地址和生日,以及出生地

2.账户持有人的实际纳税国为何

3.纳税人识别号(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4.个人账户信息以及资金所在银行

5.在该税务年你的(该)账户余额

6.账户利息以及其他收入等信息

如果在银行向税局通报前,我就主动关闭该账户,我还会被通报吗?

如果你在这之前就主动关闭了账户,那么银行还是可能会寄信给你,跟你确认你的实际纳税国在哪(例如:在中国还是英国)。

在确认之后,如果你符合需要被上报的标准,银行还是会把你的账户信息上报给税局。

只是说,银行会只上报到你关闭账户那年的信息(之后他们不会再上报)。

如果你不觉得你是该被通报的对象?

如果你觉得你明明是英国纳税居民,银行是要错误上报。那么你应该要“主动”与银行联系,告知他们。

银行接到你的联络后,通常会再发给你一份“纳税居民自我认证表格(Tax Residency self-certification form)”。

你需要填写好该表格,并且附上相关的解释信和证明文件(像是你的护照,驾照等),尽可能地证明你是属于英国纳税居民(所以你应该把所有能够证明的文件都附上)。

最后,我们知道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莎粉们可能还有很多。所以请别担心,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在丽莎知道(UK-LISA)上留言。

当然,如果你是想要直接与我们沟通,也欢迎通过文章下方的联系方式,直接与丽莎律师行丽莎会计行取得联系。我们很乐意为莎粉们答疑解惑。

扫一扫,丽莎都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