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遗症肢体难动,不可一味平肝潜阳,疏散风邪肢体或可复动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1-07-25

郭宗明 原创

中风起病急骤、证出多端、变化迅速,治不得法,缠绵难愈,甚则瘫痪终身。是以历代医家,论之甚详,将其列人“风、痨、臌、膈四大病证之首。中风记载,肇起《内经》,有仆击、大厥、偏枯等称。

后世医家,以《内经》为旨,将中风各有发挥,如唐宋以前主外风、内虚邪中立说;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不各言其是,但不能不说是对中风认识的发展。

佘在临证中,最推崇《金匮要略》将中风分为中经络、中驻腑,及李中梓的闭、脱二证之辨,寓意证的深浅与转机,详而不繁,则可尽握中风枢要。

中经络有絡脉空虚,邪风兼虚而人,致气血痹阻,:有肝舞阴虚,风阴内动,夹痰夹瘀,痹阻络脉之别。

治疗大法,外邪者,当祛风解表,次养血和血,痰瘀痹阻者,宜化痰祛痰,活血化瘀,次养肝肾。中脏腑分闭、脱二证,闭以邪实内闭,其证属实,急宜祛邪;脱以阳气欲脱,其证属虚,急宜扶正,两者迥然有别,须加详辨

有时闭脱互见,则视孰轻敦重,标本兼顾。中风始得,有奥者十之七八,常治痰为先,次活血化瘀,切忌早施滋补,以免气血更加壅滞。杀自拟赊痰牝瘀汤,以化湿祛痰为主,活血化瘀为次,血浩购痰易化。用此方治中风有痰疵者二百余例,十有六七得效。

药用半夏、陈皮、石菖蒲、天竺黄、竹茹、积壳、丹参、赤芍、桃仁、鸡血族。肝阳上亢加夏秸草、钩藤、石决明,以平肝潜阳,肢体麻木加僵蚕、.全蝎、川芎以搜风活络。

内风之气,多从热化,致痰热腑实,故中风急性期,十有四五并腑气不通,常恶心眍哇,大便秘结,苔黄腻而干。

佘常用通腑法下其燥结,热即孤立;治其邪热,凤乃自消,对中风有转杭,作用。药用大黄克,芒硝, 枳实,甘草,煎汁200毫升,分二次服(或鼻祠),每2小时服一次。神识昏迷或时明时昧者,送服安官平黄丸1~2粒,以清心开窍,泻下热结。形气不足者,配黄芪或泡参补气。一般服1~2次腑气可通,不通再服,一俟大便得下,则停止服用,但需说明,脱证不宜。

中风小便闭塞或失约自遗,殊为棘手。灵枢.本书第二篇有“实则闭耱、虛则遗溺,遗溺补之,闭癃泻之”,可谓要言不繁。

余常用《兰室秘藏》滋肾通关丸加牛膝、术通,以坚肾阴、清湿热、助气化,再掺入一味桔粳,开肺以启上闸;若苔腻而润,乃下焦痰湿偏盛,将桂枝易肉桂,加白术以通阳化气。遗溺者,肾气衰弱,膀胱开、阖失职,用仙茅、 仙灵脾、黄芪补肾益气,以助封藏,司膀胱之阖。曾治孙某,年逾花甲,中风小便失约,置保留导尿管两月,痛苦不堪,投上方三剂而愈,是以小便遗溺以治肾为上。但小便闭塞也有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茯苓、木通助气化、升清气、降浊阴,如此一升- 降,相反相成,小便自通。语育蹇涩,甚不能言,用石菖蒲、竹茹、天竺黄宣窍裕痰。

若因肾虚精不上承者,加巴戟、仙茅补肾填精。尤石菖蒲最需重用, 鲜者更妙。《本经》谓石菖蒲有“开心孔、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之功。足见用之治失语。恰当不过。对顽固的半身不遂,经年不愈,痼疾难除者,余拟加味二仙汤。药用仙茅、仙灵脾、巴戟、川芎、当归,知母、黄柏、牛膝组成。此类病员虚者居多,证见肢体颓废不用,发凉不温,拘痉不柔。取二仙、巴戟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伍当归养血补血,配血中气药川苛,上行头目,下到血海;牛膝补肝肾,引血下行,与川驾一升- -降,调和气血;佐知母、黄柏,一可润燥而滋阴,二又防上药过温,补中有泻,泻寓于补中,配方严密,疗效颇佳。

另有一-种顽固半身不遂,属风痰久羁络脉,迭进中西药图治,收效不显,: 此不宜急于求成,应缓缓图功。余自拟搜风散,药用蕲蛇,金钱白花蛇,僵虫,全蝎, 研成细末,装胶囊吞服,每次3~5粒,日3次,2.个月为一疗程。服2~3疗程,始可望其痊愈。是故取虫类搜风活络化痰之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