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源欢迎您 | 作者:卢广韶

 大河文学 2021-07-25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题记: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原发地。夏朝时曾作为都城称“原”,秦置轵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济源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2017年3月被确定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务院文物保护单位9处。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济源欢迎您,
在“愚公移山”城标前欢迎您。 
让我们一起重温毛泽东《愚公移山》的宏篇力作,
把畏惧困难、裹足不前的懦夫思想彻底荡涤。
目睹这块古老神奇而生机勃发的土地上,
济源人民怎样踏准时代节拍、践行光辉思想,
用“愚公移山、敢为人先”①的精神砥砺奋进,
靓丽的城市名片向您展示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
 
济源欢迎您,
在隋开皇二年(582年)敕建的“济渎庙”②欢迎您。
掬一抔“济水之源”“横贯黄河自不浑”的北海湖水,
为您洗去一路奔波、车船劳顿的征尘。
敬重济水“三隐三现”独自入海的执著坚毅,
“大明诏旨碑”揭开“济水”古称“四渎”的谜底。
“古汉柏”逾千年洗礼、老树新枝苍劲挺拔,
“中原古建艺术博物馆”的典藏定让您惊讶痴迷。
 
济源欢迎您,
在大唐垂拱元年(685年)修建的“奉仙观”③欢迎您。
古往今来“荆、柿、桑、枣”木为修房忌讳,
缘其谐音“惊、死、丧、糟”让人不寒而栗。
然“荆、柿”木为梁,“桑、枣”木为柱的“三清大殿”,
“手法豪放、运思奇特”,创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离奇。
尚有历史悠久、风雨洗礼的斑驳石人、残碑,
穿越时空隧道、向世人还原历史的珍贵记忆。
 
济源欢迎您,
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修建的“阳台宫”④欢迎您。
跨过“天下第一洞天”的雄伟山门拾阶递进,
探索“道镜广场”“王屋老街”的沧桑古韵。
“王屋三宫”为您诠释什么是“丹凤朝阳”,
风霜侵蚀的“石柱浮雕”读出尘封的轶事奇闻。
如若您还想洞悉她深藏有什么物华天宝,
不妨拜读诗仙李白《上阳台帖》⑤的不朽诗文。
 
济源欢迎您,
在“天下砥柱”的“天坛极顶”⑥欢迎您。
请稍息千年银杏树下,喝几口延年益寿的“不老泉”水,
聆听它把古今的往事回忆。
再乘索道载您环顾峰峦叠翠的苍茫林海,
到“北国风光最胜处”欣赏轩辕黄帝祭天的隆重礼仪。
历代高道名仕曾云集于此修炼以求长生不老,
杜广庭挥毫泼墨《天坛山王屋圣迹记》记下他们云游的踪迹。
 
济源欢迎您,
在巍峨的“小浪底”大坝上欢迎您。
它向世界展现人定胜天的现代文明,
您会禁不住为苍龙锁山的雄伟大坝高呼振臂。
极目眺望“高峡出平湖”的壮观秀美,
“百柯争流、浪遏飞舟”定让您心旷神怡。
观赏浊浪腾空、奔腾咆哮的调水排沙,
惊艳放荡不羁的黄河被驯服的旷世手笔。
 
济源欢迎您,
在“万里黄河第一峡”的“黄河三峡”欢迎您。
带您走进酷似漓江的青山碧水,
汽笛中感悟“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怡。
缆车送您去“桃花岛”造访“玄天洞”的西天王母,
沿路观赏深山峡谷中绽放的十里桃林。
不胜枚举的风景名胜、传世神话让您流连忘返,
感叹当代愚公用智慧巧夺天工、命黄河世代献瑞。
 
济源欢迎您,
在“中国女娲神话之乡”的“小沟背”欢迎您。
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五彩石点缀高山峡谷,
“女娲造人补天”的创世神话传递大爱温馨。
“银河峡”流淌的清澈溪流滋润玉川大地,
“王屋山下的传说”⑦展示愚公精神薪火不息。
“世界地质公园”沉积的地质奇观乃亘古精华,
考古的专家学者在此勘察留下风餐露宿的足迹。
 
济源欢迎您,
在流绿滴翠的“九里沟”欢迎您。
“遥看瀑布挂前川”在阳光下溢出绚丽彩虹,
聆听卢仝《七碗茶歌》⑧历久弥新的千年绝吟。
攀登绝壁悬崖的“玻璃栈道”体验魄散魂飞,
仰视禅堂龛顶的悬空泌泉萌生无限遐想好奇。
驻足“金炉顶”浏览“北武当”⑨的石屋建筑,
留宿“中国森林氧吧”⑩,享受大自然恩赐的无限清新。
 
济源欢迎您,
在北魏太和三年(479年)修建的“盘古寺”⑪欢迎您。
诵读“文学巨匠”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
感慨此诗对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影响魅力。
仰望摩崖石刻的乾隆御书《济源盘古考证》,
景仰封建帝王舍弃“金口玉言”、展示有错必纠的勇气。
闻名遐迩的“中国天坛砚”曾溢出多少稀世墨宝,
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题刻在山中藏匿。
 
济源欢迎您,
在闻名遐迩的“中国猴山——五龙口”欢迎您。
秦皇26年开凿的“秦渠枋口”形成“五龙分水”,
古人的睿智胆略让后人折服、惊叹不已。
欣赏“北方山水画鼻祖”荆浩的“匡庐图”巨幅,
寻觅白居易笔下“济源山水好”的古扑遗迹。
再用您的“火眼金睛”在嬉戏的猴群中辨认,
哪一只曾是当年叱咤风云、大闹天宫的无畏猢狲。
 
济源欢迎您,
在人工天河的“愚公渠”⑫畔欢迎您。
目送沁河水穿山越岭一路欢歌流淌绝壁,
想象当年十万“泥腿子”战太行的困难艰辛。
投鞭断流新建的“河口水库”⑬呈现峡谷平湖,
荒滩野岭浓墨重彩披上华丽的城市外衣。
彻底根治沁河水患完成世代庶民夙愿,
奔流沁水弹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强音。
……
 
济源欢迎您,
命黄河、济水展开高亢的歌喉,
令太行、王屋张开粗狂的双臂,
热烈欢迎您——尊贵的远道客人。
当您登过济源的山、饮过济源的水,
了解了济源的事、亲近过济源的人。
您必定会发至肺腑的感叹:
啊!济源,真的很美!


  
注释:
①、“愚公移山,敢为人先”为济源城市精神。
②、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是古四渎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原古代建筑博物馆。“大明诏旨碑刻”立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碑文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了统一名山大川,各地城隍及历代忠臣烈士的神号而颁布的圣旨。济渎庙内的北海池为“济水之源”,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
③、奉仙观,又称荆梁观,为济源市现存重要古建群之一,因主体建筑三清大殿用荆木、柿木为梁,桑木、枣木为柱,分别采自济源市的荆王、枣林、柿槟、桑榆河四个村。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评价三清大殿—“手法豪放,运思奇特”。其楹联为:“返璞归真荆桑枣柿殿称奇,点石成金期颐贺兰道非常。”
④、阳台宫位于道教第一大洞天王屋山华盖峰的南麓,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为王屋三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之一,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面对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阳台宫正好处于凤背之上,被视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见其《上清天宫地府经》载:天下名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为各路神仙所居住的仙境。”“十大洞天处十大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唐末五代著名道学家杜光庭在所著的《天坛圣迹记》中,进一步发挥了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将王屋山命为“天下第一洞天”。
⑤、《上阳台帖》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自咏四言诗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共25字。《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上面有乾隆题“青莲逸翰”四字和徽宗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价值连城。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⑥、天坛山,又名阳洛山,海拔1715.3米,为王屋山主峰。绝顶有坛,传为轩辕帝祈天之所,故名天坛。又因与东岳泰山鼎峙,谓之西顶,俗称老爷顶。天坛山高耸入云,独柱凌空。人们登上山顶,翘首太空,云霞眩目。远望黄河,细流如练;俯视群山,宛如阜丘。被誉为“北国风光最胜处”。
⑦、《王屋山下的传说》电视剧讲述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小沟背建有该剧拍摄地。
⑧、唐代茶仙卢仝写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亦称《七碗茶歌》。
⑨、金炉顶海拔1152米,因山的形状酷似香炉而得名,又因与湖北武当山南北相对,又被称为北武当山。金炉顶古迹繁多,其下的东王母洞,与天坛山王母洞遥相呼应,石墙、石瓦、石窗、石门,堪称石材建筑之精华。
、水洪池村海拔1470米,山顶奇岭遮掩,宛若城墙,使这里成为一洼平地,俗称"天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山顶小气候,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8°C,誉为“世外桃源”、“中国森林氧吧”。逸仙洞、仙果洞、天仙桥、大溶洞等景点众多。《日出日落》电视剧曾在此拍摄。
、盘谷寺位于济源市北的太行山南麓。唐贞元年(公元801年)李愿归隐盘谷,因韩愈作序送之而负盛名。清乾隆作《济源盘谷考证》,并亲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钦定盘谷寺为"名山胜迹"。
、“愚公渠”,原名“引沁济蟒渠”,1965年动工修建,历时10年,穿太行南麓高山峡谷,环王屋东峰,贯北邙岭脊,首起山西,终止孟州,总长200余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它是济源人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与林州市《红旗渠》齐肩的治水丰碑。
、近建的河口水库位于济源市境内沁河下游的河口村,控制流域面积9223平方公里,占沁河流域面积的68.2%,成为济源市新的旅游景区。

作者简介: 卢广韶,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河南济源思礼村人。济源市卢仝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济源市作协会员,河南省民协会员。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0多家国内教育学术核心期刋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15项。编著《卢仝文化研究》《文脉思礼》两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