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尔多散文《俄罗斯的酒8》大结局

 手绘风俗风情 2021-07-26

俄罗斯的酒(八)

       各国的酒文化不同,长期的民族习惯逐渐养成了自己的风格。
      和俄罗斯人喝酒一定不要用大杯。中国人讲究满杯酒半杯茶,斟满的酒,喝第一口叫作"龙饮",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在俄罗斯,不管酒杯里倒多少酒都是一口闷掉,腮帮子还没啥感觉呢,酒已经进入肠子里了。这种喝法是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酒量小的中国人很容易被俄罗斯人闷倒。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出现的一款白酒叫"闷倒驴",其含意不知道是不是这么来的?
        在俄罗斯的酒局上不能谈正经事,谈了也白搭。等醒了酒,啥事也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所以,喝酒就是喝酒,追求的就是那种忘掉一切,晕晕乎乎,神仙般的感觉。

        俄罗斯有悠久的酿酒史,1503年,俄罗斯建造了第一个皇家酿酒厂,距今有五百多年了。在这五百多年里,俄罗斯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喝酒文化,这种酒文化与中国的酒文化不同,她有着俄罗斯的性格特征,有自己的酒场规矩,有自己喝酒的风俗习惯。

        中国人喝酒,在心态上,希望对方多喝,喝好、喝透。在形态上,酒局的动静比较大,划拳行令,喝五吆六。有人为了表白自已,说话的嗓音比平时高出八度。好像声音大了,才能充分展现自已存在的意义。中国人的下酒菜很讲究;大杯倒酒,小口慢呷,喝的较慢,。

        俄罗斯人喝酒,在心态上,希望自己多喝,别人随意。在形态上,相对比较安静,说话的声音不大,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就是一口闷,高兴了就唱歌跳舞。下酒菜比较简单,使用的酒杯不大,一口一杯往嘴里灌。有的时候连酒杯也不用,直接对瓶吹了。俄罗斯人比较真实,不太拘泥形式,要的就是酒精对身体产生的美好的化学反映。

        只有身处在俄罗斯这个酒圈里,才能切身体会到俄罗斯的“酒"。
        酒,喝进自己肚子里是"个体行为",但在酒局上的情感互动却是"群体行为"。无论在怡情悦性或黯然神伤的心态里,或是在阖第光临或离合悲欢的环境下,人们更容易追求感情交流和精神互动,通过酒来凝心聚力,来消愁解忧。所以戒酒是个挺难的事!

       2018年我故地重游,再去俄罗斯,这时的超市里有专门的酒类商铺,各种白酒、色酒、啤酒琳琅满目,各类下酒菜即诱人又便宜。问了问朋友,他说,虽然现在酒的种类和数量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也有一定的限酒政策,不许未成年人买酒,晚上在规定的时间以后停止卖酒。并且现在的俄罗斯老百姓也不像过去那么喝酒了,马路上的酒鬼少多了。

        国家经济滑坡,人们的收入减少,大家都很理性的珍惜自己那点可怜的卢布,除了节假日亲友团聚和招待客人,平时也不怎么喝,习惯也就自然了。尤其现在的年青人,大学毕业找到的工作也才二千元人民币,窘迫感限制了欲望,喝酒抽烟的人比过去少多了。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都有自己喝酒的习惯和规矩。
        老百姓比不了文人骚客,他们不会吟诗作赋,但绝对会聊天、会唠嗑,酒桌上都会以诚相待,通过酒场,增进友谊加深感情。

        普通老百姓只要喜欢唠嗑和聊天,喜欢倾听和倾述,喜欢交流和交往,喝酒的历史就会薪火相传,承前启后,延绵不绝。
         所以,饮酒的历史和酒文化,是各个国家的各族人民和酒仙们共同谱写的。(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