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诸葛亮治蜀:六次北伐均失败,真的是军事能力不够出色吗?

 炫叶楓雪 2021-07-26

公元219年,关羽丢失荆州,本人也被东吴杀害。公元222年,刘备攻打东吴失败,东吴都督陆逊在夷陵大败蜀军。

从此,蜀汉本来大好的局面,瞬间看不到前途了。在夷陵之战结束九个月之后,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将蜀国的烂摊子留给了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主政时期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内政外交以及兴复大业,都由诸葛亮一个人主持。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一生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而且诸葛亮主政之后,他可以放开手脚,按照他自己制定的“隆中路线”来实现统一大业了。“东联孙吴,北抗曹操”,这些都曾是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但可惜,蜀汉后期丢失了荆州,而且名将、谋臣大半都离世了,诸葛亮接手的局面实在不算好。

而且,此时蜀汉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究竟要打东吴还是跟东吴和好。虽然朝堂之上有攻打东吴,为刘备报仇的呼声。但是诸葛亮却十分清醒,他知道夷陵一战,吴国和蜀国两败俱伤,如果再打,只能让曹魏捡了便宜。

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结束后,想派一位能干的使臣通吴,和东吴再次结盟。但蜀汉后期,人才凋零,诸葛亮也没有找到适合的人选。这时,邓芝请见,他对诸葛亮说:“如今主上幼弱,又刚登大位,应派遣大使到吴,重申盟好。”

并且,邓芝还毛遂自荐,请求出使东吴。邓芝这时候担任尚书,一生为官清廉,十分正直。

邓芝使吴

邓芝到了吴国后,孙权徘徊不定,不知道应该结盟蜀汉,还是讨好曹魏。邓芝对孙权上书  说:“臣今天来到吴国,也是为吴国考虑,并不只是为了蜀国。”

听到这话,孙权终于答应见他,他召见邓芝,诚恳地说:“我实在愿意和蜀国和好,但是担心蜀国君主幼弱,国家又小,被魏国趁虚而入,不能保全,所以犹豫再三。”

邓芝说:“吴蜀两国联合有四州之地,大王一世之英雄,诸葛亮为当今豪杰。蜀国有崇山险要的坚固,吴国有三江环绕的险阻,一旦结盟,进可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而如果和魏国结盟,魏国一定要大王送人质去魏国,接着就会得寸进尺要大王入朝,退一步也要求吴国太子上殿侍奉。如果不听从号令,魏国就有了讨伐的借口,蜀国也一定顺流而下。”

邓芝的一番见解着实让孙权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他没有想到这一层。如果向曹魏称臣,自己将再也没有主动性,曹魏随时都有理由攻打自己。

于是,孙权对邓芝说:“你说得很好。”于是派辅义中郎将张温使蜀,并断绝了与曹魏的联系。

邓芝之所以能说服孙权,就是因为他陈说利害时,是站在吴国的立场,设身处地为孙权剖析,吴国无蜀,将陷入称臣曹魏的困境,这唤起了孙权的忧患意识。赤壁之战,诸葛亮使吴,也是激发了孙权的自尊心和忧患意识。

邓芝的说辞与当年诸葛亮的说辞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可以学习这种说话方式,如果你想  说服别人,要先想想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你要时刻想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上。

而且,邓芝再使坦诚、诚恳,使孙权看到了蜀国结盟的诚意,所以非常高兴。送别时,孙权依依难舍,动情地对邓芝说:“你是国家栋梁,将受大用,恐怕没时间来吴国了。”孙权又致书诸葛亮说:“和好二国,功在邓芝。”

诸葛亮北伐

吴蜀两国和好之后,遣使往来不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派遣陈震使吴,吴蜀两国订立中分天下的盟约,双方一起进攻魏国。

诸葛亮一生一共六次北伐,五次进攻,一次防守。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从汉中大举出祁山,志欲一举平陇右,结果由于马谡违背命令,导致  蜀军兵败街亭退回。228年冬天,蜀军出散关,围陈仓,结果因为粮尽退兵。公元229年,蜀军第三次出兵蚕食魏境武都、阴平二郡。230年,魏国分兵进攻汉中,诸葛亮防守,魏军退回。

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又是因为粮尽退军。两次退兵都是因为粮草供应不足,于是诸葛亮在汉中实行大规模军屯,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于公元234年再度大举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出兵斜谷,屯田武功,欲与魏军做持久战,结果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蜀军罢兵。

虽然诸葛亮北伐以失败告终,但这并非诸葛亮能力不足。因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军力的综合较量,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蜀汉都是劣势。曹魏据有整个黄河流域,兵强马壮,兵马四五十万,比吴国和蜀国加起来都强大。

而蜀汉仅仅占据一州,诸葛亮惨淡经营,才养成一支不到二十万人的军队。就这二十万人,既要留守后方,又要提防孙吴,每次用兵不过十余万人。

但即使这样,诸葛亮的每一次北伐都让曹魏竭力防守,这也足以看出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陨落于五丈原。这真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