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呓语自励

 源寶 2021-07-26

有句话特别有感触:做,有可能到;但不做,你永远也到不了。

学中医自然也是如此。

学,就可能能入门,能深入,能治病,能为家人保驾护航,能为朋友解决健康问题;不学,除非生而知之者,否则永远对中医一无所知!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这种心态固然不可取,但妄自菲薄,认为中医绝难窥测,同样是低估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内经有云:上工十全九。中工十全七。下工十全六。

你看看,最好的中医也不是啥病都能治得好的嘛。所以在学中医的路上一定不要自暴自弃。

挺实用的一招就是投石问路法。

什么意思呢,药若中病一碗汤,药不对症用船装。如果想用某一方剂治某病,可以先喝一剂试试嘛(峻猛方剂除外,一定要先保证不出问题),如果对路子了,没出大问题,那就可以继续服用;如果病更严重了,那就考虑是不是该换方剂。

这是初学阶段。

如果学得越深,这个虽然也可以用,但就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了,是不是病变得更严重是暂时性的呀,是不是病重药轻呀,是不是病轻药重呀,是不是…………好多原因。

看了挺多有德大医们的医案,他们不忌讳自己的失误,往往会不但写出成功的医案,也有很多辩证用药失误的医案,并且,还是在成名之后。

这些大医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啊!应该是他们觉得这样做不但丢人,反而可能会给其他人以借鉴吧。

心怀若谷。

既然这些高德大医们都有辩证错误的时候,都不怕丢人,我等小白又有啥可怕的呢?

学呗,用呗,进步呗。

先从最安全的方剂开始投石问路,最好先从自身用药开始投石问路。

举个例子:

民国大医张锡纯初用生石膏,是给他七岁儿子感风寒身大热时,因为是第一次大剂量用(相对来说),不敢用太多,只用了一两,合现在35克左右,用了一两后其子“病稍愈”,看来病重药轻啊,于是继续加,用了二两,70克了,病更见轻,继续加,直接三两,好家伙,一百多克了啊,但是,结果是“病遂痊愈”。

其实这不就是投石问路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