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字率与知识分子革命

 苏三客厅 2021-07-26

摘自拙著草稿《发现文明》第十四章 4、识字率与知识分子革命比例

······················ 

伴随着工业文明或现代化的出现,还有其他一些现象值得注意,比如识字率。识字率与文明程度以及现代化当然有密切关联。
识字率通常指15岁以上成年人读写能力在一个国家中的人口比例。一般传统社会的识字率非常低,当然,最原始的时期就没有文字,所以,可以从文字很直观地看出文明水平。东亚在王朝时代一般识字率不会高于5%,多数可能在2%左右,集中在精英与贵胄之家。但是随着工业化或现代化,生产力提高之后,从田地上松绑的人越来越多,读书人也就会越来越多,识字率势必提高。识字率的提高,转化为有体系知识的知识分子,还可以促进科学,成为生产力的发动机。但初期的知识分子科学与理性修养都不充分,所谓“半瓶子晃荡”,所以,知识分子的比例假如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说明整体教育水平乃至文明水平都不会高,那么落后国家的知识分子就会形成“落后魔咒”引发社会动荡。所以,识字率的高低与知识分子的成熟度都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在近代全球化开启之后,全球的知识分子反应不一。落后地区的知识分子突然睁眼看世界之后的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愤怒、焦虑是其主要特征。比如中国知识分子看到西方发达社会的文明状态,他们会带着不现实的激进思想理想化地在自己国家推行制度革命,意图毕其功于一役,比如“五四运动”的“德先生”论即为其中一例。现在看这是行不通的,因为文明发展是有其复杂的自身规律。先进的知识精英必须耐心等待“人民”共同前进,否则只会以“落后魔咒”给落后社会带来一场场社会崩溃灾难。
亨廷顿就一个国家的识字率与社会动荡(即激进革命)有一个统计,它说明在最落后的农业时代,知识分子很少时动荡率是50%,但是识字率一旦提高一倍,动荡风险就加倍增加,说明知识分子是社会动荡的明显作用,实际上就是“落后魔咒”在起作用。当识字率到人口一半时是一个国家最危险的阶段,这对应了中国的文革期间。90%的识字率之下动荡率依旧非常高,反而是识字率大于90%时国家就开始稳定。中国在200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识字率刚刚超过90%,当时在全球181个国家地区中排名86位,到2018年已达96%。发达国家以及原先的苏联盟国以及古巴等识字率一般在99%至100%。
 

识字率

国家数

不稳定国家数

不稳定国占%

中国数据

低于10%

6

3

50%

清朝

10-25%

12

10

83.3%

民国初期

25-60%

23

22

95.6%

民国-文革

60-90%

15

12

80

改开-2007年

大于90%

23

5

21.7

2018年(96%)

表:总体识字率与社会动荡表现出一个倒U型,很好地解释了“半瓶子咣当”的非理性效应。部分数据来自亨廷顿总结的识字率与政治文明,自陈德军2002年《南京政府初期的“青年问题”》。最右一栏为本书作者所加,对应于最左的识字率,数据参考周育民《中国大陆的识字率问题》与陈如平讲话。苏三制表。

识字率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识字率达到90%以上时一般会接近现代化社会,当然就发生非理性激进革命的几率就低了。另外,也说明此时的科学理性水平很高,所以社会就稳定了。按照这个统计,中国在国共激战与20世纪下半叶,都应属于非常动荡时期。中国可望在经济水平继续提升、贫困被彻底消除之后,识字率大幅提升与现代化以及社会稳定会同时到来。

这个识字率统计作为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欧洲自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至二战之间的动荡崩溃是个规律性表现。如法国人的成人识字率(从结婚证书上的签名判断)从1680年的40%上升到1780年的70%。英国情况比法国要好一些。[1]但也有人认为,17世纪的欧洲民众总体的识字率仅 20%~60%,法国甚至未满 10%,这个数据与前者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它是包括所有人的,而不是仅只成年人,所以,18世纪前后的欧洲革命频发,应该与此是相关的。而中国的20世纪实际上就相当于欧洲的工业化过程中的革命运动。

 图:2007年识字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