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道沟,正在消失的历史(4)

 小鹿的美食美刻 2021-07-26

写在前面的话: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篇文章在我还没有公布时就已在网上流传,我本还想这周再继续做些改动,至此只得作罢,提前发出。系列(5)也尚在修改完善中,希望不会被抢先发表。再次感谢这几天给我留言并提供信息资料的网友,以下为正文。


  重回七道沟,面对这里的一切,我最痛心的,莫过于那条铁矿连接外部的铁路居然被拆掉了。


   这条铁路建成于1939年8月,比沟外梅集铁路(梅河口-集安)通车的时间还早几个月。日据时期,铁路见证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奴役、压迫,见证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反抗,中国劳工的斗争,国共的拉锯。1946年,周恩来在上海思南路“周公馆”向中外记者分析中国革命形势的时候,自豪地介绍说东北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共产党的掌控之下。在东北的战略优势是共产党人敢于同国民党斗争到底的底气之一。这底气,正来自于无数东北军民在像七道沟这样的的矿山、工厂、铁路线上与日伪和国民党的艰苦斗争。


   解放后,这条铁路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见证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对祖国建设的支持,见证了大炼钢铁的冒进、文革中的停产、改革开放的希望、国企改革的动荡......无数车矿石从这里驶出七道沟,奔向鞍山、通钢,无数车煤炭、资源沿这条铁路送进沟里,工人们乘它上班下班,居民们乘它走亲访友。这条铁路,经历了所有的运动、起落、发展、变革,是七道沟历史的一部分。可是,现在,它却被拆掉了。



   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为什么要把这条铁路拆掉。摆在眼前的事实是,它确确实实地消失了,再也不可能回来。小时候,我曾经坐着只有一节车厢的绿皮小火车来七道沟,也曾经见过检修铁路的工人,两个人站在一个小车上,此起彼伏地各自压着一个杠杆,小车就在铁路上飞快地滑动起来。看见孩子们招手,两个人压得更加起劲,一面压,一面朝我们打着招呼,一转瞬便飞快地消失在视线里。我在铁道旁的万人坑玩耍,沿着铁路线去沟里掰苞米,跨过高高的路基去大河里洗衣服、游泳,到对面的山上去采“婆婆头”。很多次,我在油黑的枕木上跨来跳去,在铁轨上东摇西晃地向前走,长长的铁路仿佛没有尽头的天梯,风吹着庄稼哗啦哗啦地响。

   再也回不来了!

   今天,高高的路基正在慢慢垮塌、长满荒草,若不是路基两边的电线杆,几乎看不出这里曾是铁路的模样。跨过曾经的铁轨向大河的方向走去,一户人家用漆黑的枕木、超过碗口粗的落叶松和白桦来加固院墙。这让城里人觉得颇为奢侈的行为,提醒我们七道沟曾经是怎样的繁华、热闹、生机勃勃。


   再次站在当年的这条铁路路基上,回想昔日与这条铁路相关的林林总总,我不禁感慨万千。无论拆掉这条铁路的人是谁,我想,他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段铁路的真正价值。这条铁路与每一个七道沟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它是七道沟兴衰的源头、历史的见证,是七道沟历史、文化乃至精神的象征。它是七道沟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纽带,是无数七道沟人梦中的归乡路。也许有一天,七道沟会像电影《我是传奇》里的纽约城一样,长满巨树、荒草,成为野生动物悠游的乐园,但只要有这一条铁路在,七道沟人就还能够找回这里,只要有这条铁路,七道沟人就还能沿着铁轨、踏着枕木,一步一步走回昔日的家园。



更多七道沟文章请见这里:

七道沟,正在消失的历史(1)

七道沟,正在消失的历史(2)

七道沟,正在消失的历史(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