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郑州到泉州有多远?一碗胡辣汤到面线糊的距离

 草草啖盐说蜜 2021-07-26


原创文章/草草啖盐说蜜·草草阿姨


一、郑州雨灾

郑州千年难遇的雨灾牵动着所有人的心,我票圈里一直保存着那张互助文档,截至发稿的时候,依然有很多人未得到救助。


那位从上海到郑州寻找丈夫的女士,在地铁口往里望,隧道的水很深很深,望眼欲穿也望不到丈夫的身影......


而从7月21日到26日,已经过去了整整6天的时间......


我在千里之外的泉州,从屏幕里关注这场灾难,心绪难平。

二、泉州申遗成功

泉州这两天是喜事连连,我国奥运第五金花落泉州,泉州南安人李发彬摘得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冠军,举城欢庆。


而让整座城市沸腾的,还有泉州申遗成功!

泉州——宋元中国的海洋贸易中心,这是我国第56个珍贵的世界遗产地。


宋元时期的泉州能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源于泉州人向海而生的拼搏精神;七百年以后,能让世界再次看到非凡的泉州,依然还是泉州人的拼搏,GDP常年领航福建,有经济就有话语权。

郑州和泉州,这两个看似不搭界的地方,这两天的时间里,都得到了空前关注。

三、鸿星尔克

让人们把泉州和郑州联系起来的是一家濒临亏损的企业,一位泉州晋江籍的企业家吴荣照,“先做人后做事”,没挣到什么钱,也要给灾区捐赠,而且一出手就是五千万的物资。


网友评论说:像极了自家老人,一辈子扣扣索索,不舍得吃不舍得花,却把攒下的钱全部捐给了需要的人。

作为良心企业、国货之光,鸿星尔克的做法得到了广大网友们的无上推崇。


这做派,其实是泉州籍企业家的一个缩影。

泉州民风古朴,礼拜神佛,坚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相信“人在做天在看”,心中有一根道德的标尺,所做事情均从道义出发,不挣昧心钱,挣到了钱一定要反哺社会。

七百年前的荣光,那个海洋贸易中心的光明之城,那些先人们应该都是秉承这样的信仰。

四、老家河南

说郑州和泉州一点都不搭界那是错误的,因为当今的泉州人,祖上大多来自于中原河南。

泉州靠海沿江,其中有两条母亲河,一条是“晋江”、另一条是“洛江”

“晋江”是为了纪念魏晋衣冠南渡而入闽的晋人先祖,而“洛江”全名是“洛阳江”,江上横跨着举世闻名的“洛阳桥”


“洛阳”两字,便是为了纪念老家河南。

开漳圣王陈元光、开闽王王审知,都是河南光州固始人士,当年有大批河南固始籍将士,随他们一起打入福建,这便是大多数福建人的先祖。

抬头看看祖祠门楣上牌匾,看是什么传芳或什么衍派?


开闽传芳,你便是王氏;陇西衍派,你便姓李;紫云衍派,你姓黄;而延陵衍派、让德传芳,你是吴氏子孙......

都是中原人家,却在泉州这个沿海城市落脚,从中原的一望平川,到泉州的向海而生。

五、中原人在泉州都经历了什么?

如果不是避难,谁会在泉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安家?唐朝之前的泉州并不发达,福建多山地丘陵,道路崎岖不好走,而山高皇帝远的,倒是给避难的将士和达官贵人们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但泉州“山高谷瘠、欲辟无地”,即使是达官贵人,总不能坐吃山空?于是这些来自中原的后代——新泉州人,开始闯荡大海、向海讨生。


若干年后,就有了宋元中国的海洋商贸中心,一座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光明之城。

六、从郑州到泉州有多远?

说来郑州和泉州都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泉州能开辟辉煌的宋元时期海洋商贸中心,都是有中原河南人的基因。

郑州人的早餐,要喝一碗胡辣汤,而又有几人说得清楚,泉州的那碗面线糊,是不是就是中原胡辣汤演化而来?


同样是用淀粉勾芡,汤汁粘稠、入口顺滑,喝完后,浑身暖呵呵,一天有使不完的劲。

这劲便是中原人不服输的干劲,即使泉州已成为海洋的一部分,面线糊也都是海鲜的成分,但古中原人闯荡到泉州、再从泉州跨海到世界各地的劲头,千百年来都不变。


水灾扳不倒郑州!

泉州人可以向海而生,郑州人同样可以遇难更强

这场劫难过后,我们都回到中原,去喝一碗胡辣汤,用脚丈量一下胡辣汤到面线糊的距离。

“草草啖盐说蜜”,谈三餐美食,讲四方风情。

请点赞鼓励、转发、收藏。

欢迎在评论区说两句,我会更加努力。

文字原创,图源网络,拒绝不良自媒体盗取!

草草阿姨更多原创作品

比鲜芋仙还实在的三色芋圆,纯天然无色素,芋香浓郁,Q弹软绵,配方比例很详细,泉州老阿姨做法有诀窍

爱吃姜粿,不懂得怎么做?传统配方、改良配方、视频详细介绍,文章里都有

本地土芒果蘸酱油吃,有泉州网友却说:难道我是假泉州人?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