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名碑名帖推荐:郴州西晋简

 新用户8705JwPN 2021-07-26



导语

 
2004年2月,郴州市城区苏仙桥下原市美印厂一工地出土上千枚西晋简牍。这次由省、市考古专家联手的考古新发现,在当年全国考古界引起轰动。

千枚简牍问世,好似洛神下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春龙等专家综合评定:“这是我国首次在长沙以南地区出土成批古代简牍,标志着中国简牍文化向南拓展到南岭地区。”

                                ——摘自郴州新闻网报道
西晋郴州郡地域图
市博物馆晋简展厅

1700多年前,郴州人工作生活的“实录”
简牍,是竹木材料制成的、纸张未发明和未普遍使用之前、书写文字的用品。
经省、市考古专家清理核实,郴州晋简绝大多数是杉木制作,产生于西晋惠帝永平元年 (291年) 至西晋怀帝永嘉元年 (307年) 之间,共计1049枚(包括残简)。市博物馆保存103枚,省文物考古所现存900多枚。
原市文物处主任秦小军说,2004年2月10日,考古人员在原市美印厂工地抢救性发掘东汉至宋元时期的11处古井。其中,10号古井出土的简牍中,发现了西晋惠帝“太安”与“永康”两个年号。

西晋(公元265—317年),是三国(魏、蜀、吴)割据后,复归统一的“短暂”朝代,历时52年,有4任皇帝:武帝、惠帝、怀帝、愍帝。这是一个内患不断、战争频繁的时代,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文献资料较少。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孔祥军认为,传世文献除正史《晋书》较为集中记载西晋外,其他相关史料极少。自二十世纪以来,除了楼兰文书当中有部分西晋资料外,陆续出土的晋简少之又少。所以,郴州晋简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市文史研究专家刘专可说,郴州晋简是古代简牍的“绝唱”。据考证,西晋是纸张全面普及与简牍逐步退出市场的交替时期,全国现存晋简数量很少。郴州晋简出土数量,超过了以往全国出土的晋简数的总和。
郴州晋简记录了1700多年前,以郴县为郡治的桂阳郡及所辖县域的地理方位、人口赋税、风俗物产等内容。
“比如可知道当时桂阳郡出产什么、银坑状况、交通邮驿、南岭地区老虎多等。”市文史研究专家张式成说,晋简为研究郴州地区古代社会历史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孔祥军分析,郴州晋简有一部分应当是西晋桂阳郡郡府保存的“上计阶簿”(类似现在给上级的汇报材料)的存档副本,上报内容包括了城邑、户口、田租、绵绢、贾布等类别。
比如,一支郴州晋简上写着:晋宁令周系 治晋宁城 週匝一里二百卌步 高一丈五尺。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晋宁(现在的资兴)的县令叫周系,他管理晋宁这座城市,城墙长728米(根据古代单位换算),城墙高4.54米。
“郴州晋简是目前已知传世文献中最早记录县城大小、城高的。”孔祥军说,晋简还记录了便城(现在的永兴)的大小:城墙长435.5米,城墙高4.54米。
史书记载,桂阳郡,三国时属孙吴荆州(湖北),西晋惠帝时属江州(江西)。
从已解密的少数郴州晋简来看,郴州在西晋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较发达,白银冶炼、酿酒等产业发展较好。
西晋桂阳郡辖郴县、耒阳、便(今永兴)、晋宁(今资兴)、临武、南平(今蓝山)6县,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下辖的县人口七千至一万户。
精神文明的考古,是体现中华文明特质的最重要方面。郴州晋简的深入研究,就是在探寻郴州精神文明的源头。



杖藜历代名碑名帖推荐:

历代名碑名帖推荐:好太王碑

2020-09-02

历代名碑名帖推荐:藤原佐理——日本“平安三迹”之草书大家

2020-08-24

历代名碑名帖推荐:藤原行成——白氏诗卷

2020-08-10

历代名碑名帖推荐:小野道风——智证大师谥号敕书

2020-07-12


杖藜出品高清复制系列推荐:

唐颜真卿《颜家庙碑》碑阳

唐颜真卿《颜家庙碑全套整拓

《袁安碑
《西狭颂》汉摩崖刻石
《石门颂》原尺寸高清复制
《石门铭》摩崖刻石名品1:1复制
《大唐中兴颂》30x920cm 宣纸原尺寸高清
《杨淮表记》原尺寸宣纸高清拓片
《肥致君碑》原尺寸宣纸高清复制
《敦煌写经:般若波罗蜜三昧品》原尺寸宣纸高清
《敦煌写经:草书法华经玄赞》 原尺寸高清
《敦煌写经:玄奘奉译 大般若波罗蜜经》原尺寸高清
《唐人写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超高清原色原尺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