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人说鸟事】拍鸟人的那些事(第一部分)(全文4000字)

 新用户2223N9xr 2021-07-27

【鸟人说鸟事】

 拍鸟人的那些事 

 第一部分 什么是鸟

户外活动

【鸟人说鸟事】酝酿这个主题已经有几年时间了。近期心情不好,只好痛下杀手,强迫自己只想写字,不想它事。
这是一个长篇,相对【鸟人说鸟事】每篇三五百子而言。
我边写边发,写一周,发一篇。每一个周二早六点准时与大家见面。
大家先看,说得对与不对,看完再说。


一、什么是鸟?
鸟是一种脊椎动物。它的特征是:有羽毛,卵生,会飞。当然也有的鸟已经不会飞了,比如,企鹅。

一)

鸟是什么?不同年代、不同国籍里的人对鸟都有自己的认知。
我们五十年代年龄段这些人就是一个特殊群体,小时候饿,长大了类,年老了闲。
我们小时候眼中的鸟是肉、是尤物、是玩伴。记着我五六七八岁那个年龄段的时候,我喜欢跟在大我许多哥哥们一起玩。找鸟窝,掏鸟窝的事情大哥哥们一般人是不带着去的。有一次,下雨了,“雨天鸟儿爱出窝”,于是我不知深浅的冒着小雨跟着哥哥们去掏我们找到的那窝金翅儿。我们返回的途中,河套发水了。过了河才发现,我的鞋还在对岸,取鞋返回时,水大了,我险些被河水冲走。
那次事故我牢牢记住,现在讲起来成了故事。

{二}

“上房揭瓦”是矿区工村孩子们爱干的淘气事。矿区工村建设有一个特点:工村住宅有许多公共设施,诸如:消防、公安、电影院、洗澡堂子等等。这些房子都高高大大,一码都是红瓦房。麻雀选择大瓦房的房檐上的瓦洞做巢,还选择房屋顶上的瓦缝中做巢,巢多到只要符合做巢条件的位置都有鸟巢。
孩子们选择好鸟儿刚刚下完蛋的那几天,利用的多是中午休息时间,一伙儿小伙伴一拥而上,一通“全面扫荡”,会翻遍全部鸟窝,鸟蛋带走,'光腚子’小鸟随手全部摔死。
孩子们胜利凯旋。再看那房顶,乱七八糟,七零八乱,工作人员发现,骂几声也就拉倒,打电话叫修房工人来修就得啦。修房子的也是见怪不怪,说不定“上房揭瓦”的孩子中就有他的儿子。
不小心被抓,也没有关系。多是被骂几句句,屁股上挨两脚,就回家了。惨的是通知家长,叫家长来领,家长的这一关不好过。矿区教育孩子最最流行的信条是“棒打出孝子”。
虽然,我看到过邻居哥哥们'上房揭瓦’相当的刺激,可我还是一次都没有这样“玩”过。


(三)

        矿区工村孩子里有手巧的,自己编做了翻笼,是用来捕鸟的。翻笼是用不同规格的钢丝、铜丝、铁丝做的,是金属制作。翻笼下四分之三部分是鸟笼,上四分之一是翻笼,用来扣鸟用。翻笼部分有弹簧,有机关,鸟一旦踩上,或用嘴叼食,触动机关,盖子瞬间翻下。
这种翻笼设计很合理,一方面,可以用笼子中的鸟诱鸟来;一方面,食诱,诸如虫子,谷穗等,双管齐下。工村里哪个孩子有个翻笼,可招羡慕了。可惜我从来没拥有过翻笼。


                     (四)
上个月,我和过去拍鸟现在开始玩弹弓子的好友闲聊。他的“不要轻易否定一个现存社会上的一项运动”的观点叫我耳目一新。他说,要想表扬也好,批评也好,应该走进到这项活动中去。他在弹弓子群里坚决主张“文明玩”,他宣传“弹弓打鸟是非法狩猎,是犯罪”。他的影响力很大、也很好。他还介绍弹弓玩法很多,也很火,还有全国范围内的比赛呢。
“我印象中的弹弓就是打鸟的”我说。我上小学那年,我自己做了一把弹弓,那时候父母管教特严,偷偷地做不说,玩也是偷偷地玩。记着我还带回到农村老家去玩。离开了父母视线,我就是“王”。整天拿着弹弓,屁股后面跟着一群小屁孩。整天打斑鸠,打麻雀。我弹弓技术不好,打的也不准,只记着把鸟打飞,不记着把鸟打落。
有一次,在大礼堂,实际上是一个废弃的天主教教堂,是辽西地区最大的一个天主教教堂,我在那里打落在棚顶上落着的蝙蝠,却叫一位比我大的小叔叔抢走了,我追到他的家里,和她妈给他告了一状。
那把弹弓我留了好长时间,虽然不好,但它是我自己的手工。


                     (五)
我有一位老哥,相处的关系比较好,也是拍鸟结识的。他离开家里较早,在外面闯荡的很有成就。他是我的家乡,他家距我家十几分钟的车程。
他和我说:“找到石鸡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我做梦都想见到它,拍到它。”
他跟我讲了他和石鸡的故事,以至于第一眼见到石鸡的时候就把消息告诉了他。
小时候,他家很穷很穷,姊妹兄弟多,吃一顿饱饭成了正长身体的他的最大愿望。自打他知道他家周边上山有石鸡之后,自打他学习到了逮石鸡的方法之后,他一有空就到山上绕。他们家那里石头多,石匠也多。他们发明的“逮”石鸡的方法是用石板“砸”。把一块略大一些的石板用棍支起来,底下放点粮食,少放,多了也没有啊。支起的棍用长绳拴上,石鸡到石板底下吃食,迅速拉动树棍,把石鸡砸在底下。这是老哥家乡逮石鸡的“石匠方法”,这一方法浪费人工,得有人在那里隐蔽守护。要是一个大小伙子一天得打多少柴火,捡两筐粪的。于是,老哥发挥自己的想象,安装了自动机关,把支撑的棍弄得灵活一些,等石鸡来吃食,碰到机关,石板就会落下。这样做不用守护,但得常去看看,有的时候去晚了,猎物会叫先于你的人拿走。
“那肉那个鲜啊,香啊。”老哥说着,比划着,似又回到了他小的时候。
他从那种回忆中缓了回来,说:“现在,我们村子周边没有石鸡了,我叫老家的人到山找,一直也没有找到。绝迹了,都是人祸祸的。”
“也不都是人祸祸的,环境坏了,石鸡没了。环境坏了也是人祸祸的。”老哥说起石鸡就有说不完的话 ,讲不完的故事。


                       (六)
在中国先有观鸟,之后有了拍鸟。拍鸟是摄影的一部分,现在拍鸟的人多有两个情节,一个是照相,一个是玩鸟。
我还是念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照相,总想有一部自己的照相机。终于因为工作当了记者的关系,家里支持买了一部相机。之后工作调动,单位的相机可以自己使用。时常,大会会场,工作人员挎着相机满会场的跑,会招致许多年轻人的羡慕。
一当我们把有相机成为可能,又可以用它给鸟照相,会是现在大爷们拍鸟大军暴涨的内动力。
拍鸟人心目中图的是什么?是一种排除寂寞的方式,学习一种自己喜欢的游戏。拍鸟可以到处跑,拍鸟可以集体活动,拍鸟可以显示自己地位身份。
他的鸟片你看了,点个赞,他乐呵;他的片片发布阅读数字大,他乐呵。
只要有鸟拍,他都乐呵,哪怕他没有拍好甚至没拍到。
这也是中国拍鸟人数能够有那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
孩子们长大后,她们是选择拍鸟还是观鸟呢?
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我给外孙女买了一个观鸟镜,她感兴趣,也和我一起去看了几次鸟,她看,我拍。她看鸟专注,细致,尤其对鸟的颜色看得准确。她看完了石鸡带小崽之后,回来做了笔记,还画了一张石鸡,
正是有了和外孙女看鸟的经历,才有了对孩子观察的经历,也才有了对于他们这一代将来在拍鸟、观鸟的选择会选哪一个的想法。他们这一代,在拍鸟还是观鸟这两点的选择上,他们更多的人现在和将来不会有选择拍鸟。


                    (八)
鸟和钱结合在一起最实际的是鸟贩子。发鸟财的大有人在。大学生被罚被判刑,处罚的轻重已不是问题,这是中国司法在向传统的鸟观念宣战。
到草原上去,明显感觉到草原上的百灵子少之又少。原因是鸟贩子到草原上去收,他们把牧民组织起来,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利用对鸟的习性的熟悉,利用牧民们的天天在牧场,这对于百灵鸟是毁灭性的。鸟刚刚出壳,就被捡走了,到了鸟贩子手里。
鸟贩子对付鸟是有着传统的工艺的,他们有自己的办法。一回到有鹰的地方去看“拉鹰”,当老板看了我在我的家乡拍的猎隼的片子后,特感兴趣,问我拍摄地点,套我拍摄地点都不成后说:“这鸟很好,很值钱,我们到那就能抓住。”这一点我相信。
贩卖鸟一本万利,犹如贩毒。据说一只好的猎隼贩运到中东地区会赚到大钱的。中东富豪胳膊上站着的鹰都百万几百万,那鹰中最多的是猎隼。


                     (九)
中东人富豪胳膊上有鹰,是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那中国“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凤凰涅槃”“鲲鹏展翅”“鹦鹉学舌”“黄雀在后”------那更是文化,更是传统文化。
那年,《鸟网》提出评选中国国鸟,我提出了乌鸦。我的理由有来自于世界各国关于乌鸦聪明绝顶的“乌鸦喝水”“乌鸦反哺”等等原因之外,它早已是中国最早的鸟图腾之一。
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就有一只鸟,疑似是一只乌鸦。这不是传统吗,它当国鸟是我的理由。
其实,乌鸦是不是当国鸟不是很重要。其实鸟自古以来就寄与人类美好的愿望,越古越久越迷信越神话,鸟也就越被神化。它会飞的这一特征早就成为了人与神,地与天,人间与天堂的使者了。《哈利波特》里的猫头鹰不就可以穿越吗?
鸟链接着历史。鸟的古典故事也是世代相传。以鸟喻世,以鸟喻史,以鸟喻人,佳话多多,史话连连。“黄雀在后”是说治国安邦大策:“乌鸦反哺”是说回报孝顺父母;“鹬蚌相争”是说不可渔翁得利。鸟儿连着治国安邦,鸟儿牵连着大家小家。
 鸟是人类的朋友,包含着古代人,现代人。鸟是中国人的朋友,也是外国人的朋友。鸟无国界,但有国籍,有的有多国国籍。


                      (十)
鸟的名字是哪里来的?
鸟是哪来的?都是假说。最有说服力的并被多数认可的的是“恐龙变化”。这一说法在我的家乡出土的一块化石上有又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证实。在早些年,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有个四合屯一个农民,挖到了一块化石,是他把恐龙变鸟的证据找到了。他的那块化石经科学家一看,恐龙身上长了羽毛。为此,我的家乡北票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
许多鸟友不知道这个情况也不为怪,就是我们当地人也知之甚少。
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国家省里重视,先投资建了一个简易的鸟化石馆,那位发现那块化石的农民就在那里看护。我去那里的次数很多,多是来了鸟友我都建议去看看,每次去,也都会请那位农民做做介绍。那个馆参观的人国外比国内的多,省外的比省内的多,外地的比当地的人多。

现在,国家又投了资建个更大的展览馆,正在建设之中。

       全世界有鸟种10000种以上,中国有鸟种1147种。每一个鸟都有一个名字,那么鸟的名字是谁起的呢?
对于鸟的研究起源于西方,那时候一些富商、土豪、学者、牧师等等开始观鸟。
世界上观鸟第一人叫吉尔伯特.怀特,他就是牧师。链接《世界观鸟第一人》。
这些人看鸟,也逮鸟,也研究鸟。在那个时期,他们搜集鸟种,搜集鸟蛋,搜集鸟巢,他们把这些都做成标本,与此同时,他们也就给鸟起了名字。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有了交通工具,他们的视角大大的扩展,他们走出本地,走出本国,他们到了其他国家的时候,就雇佣当地人找鸟,搜集标本,之后再进行研究,命名名字。有些鸟的名字就使用了发现者的名字。
《鸟典》记录的就是所有鸟的名字。
中国鸟的名字是从西班牙语翻译成英文,再翻译成中文名的。
对这个鸟类分布和名字有影响的有两本书,一本是马敬能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另一本是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及分布名目》。

这期我们说了鸟,是一个普普通通老百姓眼睛中的鸟。试着说鸟哪来的,鸟名字哪来的;试着说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人们对鸟的认知;试着说拍鸟人是一个特色群体……
这些事尽量都说故事。
下期说拍鸟——《拍巢的那些事》。
下周二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