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瑜】永远的“老兵”

 文学顾事 2021-07-27

永远的“老兵”

文/王瑜

    老兵是面退伍不褪色的旗帜,老兵是系国家与天下忧患的践行者,他们分散在祖国的四面八方,热爱这方热土,忠实耕耘与守护这方热土,铁骨铮铮为军旗增辉。
    前年,八一前夕,我应邀参加驻昌
老兵聚会,见到了分别二十多年的首长和战友。心里甭多高兴,见面时有的不敢相认,生怕喊错名字闹笑话。那时候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小伙,时如飞驹,一眨眼都过了不惑之年。经过岁月的冲洗与打磨,有的头发露出了成片的银丝,显得有点苍老,只有那双坚毅而自信的眼晴,依然散发着军人的犀利的目光。
    按照组委会的安排,我们一行一百多人重走沙石路,联谊老部队。眼前的景色不再,记忆在脑中浮现。虽然脚踩的沙子路,已不再是往日那种坑坑洼洼,一脚下去沾满水渍的泥水路,而是新改道的开发小道。随着城市的推移,以前的路早已掩埋被开发商建成了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沟堑,稻田,沙堆,池塘被无声的充填于地下,化为平地了。只有那座石头山,平时我们训练时作为战术目标的,也被削成秃岭,旁边份披着几棵风景树。前度刘郎今又来。昔日的小闽南,故地重游,再次用口琴吹奏一首耳熟能祥的《泉水叮咚响》,美妙动听的旋律,如今听起,一样的音符,不一样的心情,只多份感慨与难忘。
    我们走着,听着,心里热腾腾的,这第二故乡,常惦记在心里,魂牵梦绕。今天回到故乡竟话语凝咽,重温军营生活的火热时光。沿途远眺连接赣江的那条小河,象条碧带,穿梭于城市当中。记起中,有次周日老班长为了改膳连队伙食,下河摸鱼。老班长一走到河边衣服全脱,光着屁股,而部队都都是清一色和尚,不在意那幅大卫的形像。他向岸上的战友做了个鬼脸,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水面泛起由小到大的圆圈,未久,他从水里冒了出来,哇的一声嘴里吐着水,手扬了扬,大喊一声鱼,向岸上扔去,鱼通的一下落在草地上弹跳着。他笑了笑,又一个猛子扎了下去,就这样前后一个多小时,抓了几条鱼才上岸,脸上满是阳光灿烂。那时,我们站着论酒,对阵起来。你一杯,我一碗,满嘴豪言壮语,喝得琳漓尽致,有时首长过来敬酒,更助了几分酒兴。凡是晚上无岗的,能喝酒的,全上,但有一点不能喝醉。虽是这么讲,酒场如战场,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拼得是实力,谁怕谁,一上来都想摞倒几个,而易醉的数安庆佬,喜欢酒,且酒量不行,不到几个回合,落下马来,常常小便失禁。闲时战友聊到他,管不住的洪水倒了阀,由此引起了不少笑话。

    部队驻扎在山区,离南昌市不远约三十多华里,营区四周是山,山上还有很多马尾松。这里过去曾经是犯人行刑的地方,杖毙不少犯人。听老兵讲每临深夜站岗,听到不同兽类的怪叫,这种由细而大的尖叫传到耳里,仿佛魔鬼就在眼前,手脚顿感冰凉,心里扑扑直跳,好在有枪在手,安慰自己不要怕,有时拉起枪栓,把子弹上膛,枪机发出嚓嚓响声,无中生有,便提高声音喊了一句什么人,给自己壮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部队流行的有三怪:短裤不分里和外,被子叠成豆腐快,大盖帽头上戴。一句话,部队也就是直线加方块的生活。这种内务,整齐化一,干净明亮,人家看了感觉就是不一样。如今,我在外面打拼,仍然保持这种传统作风,直线与棱角分明。朋友看了呵呵大笑,说我讲话干练,不拐弯,一清而楚,这些都是部队教育我的,我仍继承下去。
      我们的后勤班长
老魏,这次也来了。曾记得他以前的络腮胡子疯长且常刮成一道白边,已多年不见,胡子暗中生,如今成了酱糊色的飘带。他这个人真逗,有一次帮橱时,脸上用面粉抹一下成了大白脸,还一手拿握锅铲,另一只手向空拉一下,做个策马扬鞭的动作,头顶锅盖,嘴里喊着咚呛咚呛的声音,演起董卓起,惹得战友们大笑,恰好排长从后面过来,一把拉过锅盖,敲了一下说:魏大法师,又演什么戏法?老魏听了马上风趣地应答道:报告排长,炊事班正在锅铲进竹曲,包饺子。排长听了笑笑走了!
    到了老部队,营区迁入新址。走进新的营区,看到列队夹道欢迎我们的后代,那张张稚嫩透红的脸,仿佛就是昔日我们的影子,不过时光倒流。
    我们参加营区,在荣誉室我们伫立良久,那过去用血与汗争夺的锦旗仍然存放在这里。看到一面面奖旗,仿佛军号在响,钢抢在握,演练场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分秒必争,英勇超强的比武场面历历在目,刀枪争鸣,大显身手,军旗猎猎,喊声震天。我的眼晴湿润了,部队首长听说我过去在部队写过很多诗,请我在留言簿上写点什么,我想了想,写了四句:重回故乡,无尚荣光,苦炼精兵,再铸辉煌。即是我心情的流露,也是对后代的衷心希望。
    晚上,联谊会开始,我们齐声高唱《战友之歌》,“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歌声嘹亮,穿透时空,唱得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们的家属静静地站在我们旁边,入神地看着,不时地鼓掌点赞,流下激动的泪水。整场晚会军歌不断,伴舞流畅。人们追忆过去,颂诵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第二天,我们在会议室谈心,看看以往在部队的成长照片,战友之间相互笑扯,有多少鲜活画面再现。老兵代表讲着部队艰苦奋斗的历史,山是挖平的,路是铺直的,石级是垒起的,花园是种植的,这一段段光荣的历史,写进了连队的发展历史,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在这里发扬光大。有的老兵讲起到山上抓眼镜蛇,下河捕甲鱼招待上级首长的事。这位首长转业到地方后,一提起下连队检查工作,不忘战友的那份真情厚意,不忘战友亲手烧炒的那顿原生态野味招待,这种感情刻骨铭心,今生难忘。

    人们把最有意义的最生动的故事片断讲出来,激起阵阵掌声。讲得最多的是担当与奉献。老班长讲道:一个男人,尤其当过兵的男人,对家要担当,上对父母孝敬,下对子女严爱有方,立志成才。同时,要对得起自己的老婆,相濡以沫,用自己的能耐,使自己的女人有依靠,过得舒坦,不为世风浊流所染。一个家治理不好,谈何报效国家。讲到这里,掌声雷动。台下的家属听得亲切,句句在理。他还讲到自己创业,现开了一家车子修配厂,手下雇了十几个员工,不愁钱花,都是一路一路拼过来的,钱是一分一分赚来的。当讲到钩鱼岛事件,义愤填膺,说小小日本闹什么,摆平他,要钱出钱,要人出人,只要祖国一声令下,立即打好背包,奔赴战场,死也无憾!
    
这就是我的兄弟,这就是老兵的家国情怀!
    当联谊进行到尾声时,我那闽南的一位战友英年早逝,由于家穷婚晚,她的遗霜领着两个后代走到台前,大的十岁,小的五岁,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可想而知。我们看到送种场景,眼晴湿润了,屏幕上不时滚动着已故战友的照片,那时是多么帅气,多么阳刚。我们自发捐款,安慰她这就是你的家。我的战友,我的兄弟姐妹!
    三天很快过去,我们难舍难分。踏上归途的路,重返各自的岗位。
    这次聚会,对于我们战友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长跑的助力,更是一次老兵的检阅。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居安思危,筑牢拒腐防变的长城,让幸福之花常开。我们是永远的老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