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为何一辈子离不开土地?

 文学顾事 2021-07-27

如果你现在 无 趣

请看看《文学顾事》

父亲
肖水清

父亲是从事科研工作的,默默耕耘,从1973年江西农大毕业至今,他是那届广丰籍大学毕业生唯一一个分配在地级市单位并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者,这就决定着他将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的确,父亲每天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最关心的事是种子发芽了没,稻子抽穗了没,地里长杂草了没,到了可以采种子了没……

烈日下,他弓着背弯着腰,卷着裤腿,即使戴草帽也难掩毒日的曝晒,汗水顺着他的脸颊蜿蜒而下,他也全然不顾,只是仔细观察,采摘稻穗放在网袋里,拿着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父亲就是这样,一去田里就是一上午,有时甚至一整天,母亲看了心疼,常常埋怨父亲做事太认真,父亲则说那是他的工作。那时我还小,不懂事,只觉得父亲太傻。


长年累月的在地里风吹日晒,父亲原本的皮肤变得黝黑,尤其是手臂上的肌肉,是黑得发亮。父亲看起来不像个知识分子,倒像个十足的老农民。如今父亲退休了,被返聘到别家科研公司上班,他仍然像从前一样勤恳认真地工作,深得老板和其他人员的信赖和肯定。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似乎找不到父亲的影子,他没有陪我玩过,他甚至没有牵过我的手,我更不可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坐在父亲的膝头上与他撒娇、亲昵。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那么遥远,遥远得到了模糊。虽然遥远但我还是想念父亲,觉得父亲就像一座山可以给我们依靠。那时最羡慕别的孩子周末可以跟父母去街上玩(当年父亲的单位有客车,专门接送工作人员上下班,免费乘坐的),很想跟着去,但只能孤零零地站在那儿地望着车子绝尘而去。

母亲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带两个淘气的孩子,何其辛苦,但那时我们玩性十足,根本不能体会母亲的苦楚,常和弟弟央求着她带我们出去玩,母亲总跟我们说,等你父亲回来。于是我和弟弟傻傻地掰着手指算着父亲回来的日子,心中构想美丽的蓝图。当我们的美梦即将破碎的时候,父亲的电话来了(父亲的单位就只有值班室一部电话),我和弟弟凫趋雀跃地跑去接电话,听到父亲的有点陌生的声音时,我似有千言万语,此时却无语凝噎,直到耳边父亲喊我的小名,我才哭了起来,大声地喊着爸爸,那时弟弟还小,也跟在边上喊起来,噢噢噢,爸爸要回来咯,弟弟在旁欢呼着。从小缺少父爱的我们,多么渴望和父亲在一起。

父亲为了工作——培植新的稻种,一年至少有半载是待在海南的,隔着万重的山,隔着无边的海,路迢迢水漫漫。那时的交通不便,来去一趟不容易,往返常常要一周的时间,倘若遇上海浪,又要耽搁行期。那时和父亲的联系最多就是书信。母亲没有上过学,因此读信写信这个神圣的任务就交给我了,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学写信了,但那时和父亲还没什么交流,基本上是母亲口述我来写,写不来的字用拼音代替。

那时家里琐碎的事情很多,连猪最近长膘了也要写进去,母亲恨不能把所有心里话都写出来,至少是三张信笺,常常要写到深夜。有时信要写完了,母亲却说还要再添点事情进去,又得重新誊写一遍。我想哭,好困,但看到母亲严厉的样子,我又打起精神来写,真是苦不堪言。

但父亲的来信却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我慎重地拆信,认真地读信,母亲在旁仔细地听,连弟弟也变得乖巧起来,家里静悄悄的,只听得我骄傲的朗读声,一封信常常要读到两三遍,才能尽兴。父亲的文章写得很好,字也写得好,我常常刻意地模仿,在心底暗暗地崇拜父亲。

起初他的潦草字我不认识,我会向叔叔阿姨请教,久而久之,基本上掌握了父亲写字的风格,所以读起信来,也朗朗上口了。父亲的来信都会提到我和弟弟,这是我们感受父爱最亲近的时刻。只要父亲提到谁,谁的脸上就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因为少,所以渴望;因为少,所以珍惜。虽然时隔多年,但在心底仍然记惦那段的美好的幸福时光。

后来我慢慢地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在为母亲写完信后,便和父亲探讨起人生来,他教我怎样做人,教我如何照顾家人,和父亲有了思想的沟通,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感觉到一份沉甸甸的爱和信任,从信件投入邮筒的那刻起,我便想象父亲读信时那种安然的样子,渐渐地我爱上了写信,这也为我后来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感谢那段有点苦涩的岁月,感谢那段有点寂寞的日子,感谢那段暖暖的亲情。

直到我上高中了,父亲才算是真正意义地回到了我们身边,我们终于可以和父亲朝夕相处了。父亲仍是在地里忙活,播种、插秧、采摘稻穗、考种(就是算一棵稻穗有多少颗实谷和秕谷),暑假我也被他抓去考种,但父亲从来不叫弟弟去,他说弟弟坐不住,非要让我去。

坐在堆满稻种的屋子里,不许开电风扇,不许开窗,因为只要有一点风,就会将轻如鸿毛细小的谷子吹走。稻梗上还有些贪玩的虫子,它们会偷偷爬到身上来叮咬你,很是糟糕。痛苦的是还要记录那些枯燥的数字,一棵水稻要计算有多少稻穗,一稻穗上有多少颗实谷和秕谷,还要一颗颗把它们弄下来,算好记录好,实谷装在信封里,写好品种名称。

就是这样烦闷的工作,父亲做着却是乐不知疲。整间屋子就是父亲和我,静悄悄的,只听得稻谷弄下来,掉在信笺上“嗒嗒”的声音,单调、无趣。有时父亲还要去田里工作,便嘱咐我在那算,要等到下班铃响了,才能回家。父亲一走,我就趴在桌上休息了等铃声回家吃饭。

满以为父亲下午会放过我,没想到继续叫我跟他去上班。父亲进门一看,工作没有丝毫进展,他铁青着脸,大着嗓门地对我说,下午必须把这蛇皮袋的品种算完。我吓得不敢吭声,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腹诽着凭什么要叫我算,一肚子怨气。

父亲最先坐下,后来我也硬着头皮坐下,开始计算。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我的动作很慢,简直是消极应对。父亲回头看见了,冷冷地对我说,今天弄不好、弄不完就不许回去吃饭。这就像是唐僧念的紧箍咒呀,不行也得行,没办法,为了肚子不挨饿,我只有快马加鞭了。干枯的水稻叶子割到手臂上,又痒又痛,我也要忍着。虽然是被动的工作,但效率还是提高了。夕阳西下时,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完成了任务,心里竟然有说不出的放松,但心底里感激父亲,若不是他的帮忙,我岂不是要欲哭无泪了?

站起来时,竟然发觉窗外的落日今天格外的美丽。第二天,仍是来考种,只是今天父亲分派的任务少了点,我很纳闷,问父亲,今天的稻种怎么那么少。父亲回答说,每天有每天的工作任务,计划好就要认真地去完成的,昨天是给你一个教训。我羞愧地吐了吐舌头。

在那时,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我学会了计划和构想,计划好了就要做好,否则就失去了计划的意义。在逐渐的计算中,我发现有的稻穗的谷子很饱满,而且颗数很多,便问父亲,如果每颗稻穗都有那么多稻谷就好了。父亲说,所以要选种,从综合数据中选种,然后杂交,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哦,原来如此,心中暗自庆幸着:还好我没有胡乱地计算。科研工作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只有经过不断地试验,才能得出结果,并在来年的春天播上种子,等待夏季的收获,再考种,得出数据,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实践。我敬佩父亲的敬业精神,正是父亲对工作的极度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如今我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如此脚踏实地、勤勉地工作的。

本以为这样的事就过去了,有一天傍晚父亲下班回来,他一见面就给了我十八块钱,说这是我考种得来的钱,是我应得的。这是我帮父亲做事赚得的第一笔工资,意料之外的,这么多,我不知道该怎么花。弟弟眼红说父亲偏心,我说有本事你自己挣去。那时,我觉得父亲是多么的高大,觉得父亲是多么的和蔼可亲,是父亲教诲了我: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此后在学业上我也是如此应对的。至于钱是怎么花的,我忘了,但那份惊喜至今还记忆犹新着呢。


小时候父亲不在身边,现在父亲回来了,他总说要给我们弥补失去的父爱,所以父亲在工作之余,总和我们在一起,夜晚还陪我们做作业、看书呢,有了父亲的陪伴,读书的效果特别好。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自己不看电视,从单位借来报刊杂志,安安静静地坐在桌边看着,有时还会摘抄笔记,有时他也写材料,静谧的夜晚,有父亲的伴读,我们如沐春光,读书的劲头如夏日里蓬勃的野草,肆意生长……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只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地工作了几十年。如今父亲老了,头发花白了,背弯了,俨然一个老人的模样,但父亲不忘初心,仍是扎在田里工作着。父亲是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的人,在去铅山工作的这几年,他研制成功了两个新品种,并获得了国家金奖,获得了省劳动模范,为公司创下了很多业绩。

前几天,省农业厅厅长还专门走访了父亲培育的稻种试验田,看后非常满意,欣然地给父亲竖起了大拇指,直夸父亲了不起,是实实在在的老黄牛!得到省级领导的一句肯定,父亲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如今,父亲既是公司的顶梁柱又是元老,且带着几个研究生一起工作。那是工作给了他激情,他常说还要再工作十年呢,可母亲不肯,说他这一辈子工作得太累了,为家庭也付出了很多,该颐养天年、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父亲是个不肯停歇的人,从铅山回来,就是倒弄菜地,无论刮风下雨、烈日当头,都要去菜地看看今天他的豆子有没有发芽,辣椒有没有干枯…..父亲是种菜能手,很多人都要向他请教,或许跟他的专业有关吧,他把他的菜当做科学来研究。菜地里的菜品种多样,一垄一垄的,一蓬一蓬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就送给我,送给邻居。父亲就是这样喜欢去田里,无论我们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我们总开玩笑对他说,是不是地里有黄金,他呢则笑而不语。其实是我们不懂父亲,直到昨天我才明白。

因为规划,父亲的宝贝土地被挖了,父亲因此黯然神伤了几天,他的心血,他的宝贝的菜呀。为此,我们也窃喜着,父亲终于可以停歇一下了。可没想到,父亲竟然到树底下刨出一小块土地,种上几株丝瓜、辣椒、茄子,每周回来都要查看,看是否要浇水、拔草,我们都笑他,只怕床底下没种上葱之类的菜了。

在我们认为不以为意的东西,但在父亲的眼里却很重要。昨天傍晚,我们在外面散步,没事,就跟父亲打了个电话,问他在干什么,当时快七点钟了,他说在那里种了点豆子。其实父亲是公司聘请的高级顾问,很多事不需要他亲力亲为,只是在选种、制种等实践时才必须要亲自上阵。

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他始终不肯放弃他对土地的执着,即使我们多年的劝说和百般阻挠也不肯退缩。其实他才是真正热爱土地的人,热爱土地到了在哪里都要开垦土地,还有他爱家,爱到了,到了哪里也要为这个家创造财富。在那瞬间,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从心底里对父亲的肃然起敬。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平凡而又伟大,我爱我的父亲,以他为榜样,以他为奋斗的旗帜,以此来热爱自己的事业,奋斗自己的青春年华。

肖水清,昵称拈花一笑,系芦林学校教师,平时喜欢旅游、读书,偶尔的写作,追求自由、浪漫、美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