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份人类高质量《传播学教程》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木铎新传 2021-07-27

回顾干货第一弹::一份完整的《新闻学概论》精华背诵框架+考点清单

嘿哈!俺干货木小铎又回来啦!👊开始前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用一首歌来评价你和《传播学教程》的关系,你会选择哪一首?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我是不是你最爱的人?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自上次的《新闻学概论》框架和推出之后,后台收到了太多私信,许多宝宝都对《新闻学概论》的干货篇好评满满

还有许多宝宝盼着这个系列的姐妹篇
咱麻溜的开始吧~这次,铎带着大家的期盼,带着《传播学教程》干货又来啦!
一、《传播学教程》框架

郭庆光老师的这本《传播学教程》久经不衰,传播学的许多知识不比新闻学,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所以这本书基本没有改版过,这也是最让学生觉得安心的地方吧
谈起传播学,你必须立即切换思维,——什么思维?请看图👇 
 
将《传播学教程》15个章节全部重新归类后,可以将繁杂的知识点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传播学基础知识
大众传播的5W研究( ❗ 超重点)
传播的特殊类型
看完框架之后有没有变得清晰许多?是不是立马觉得整本书轻松了不少?木小铎还可以帮你更轻松,直接告诉你每一章节的重要考点,接着看吧~👇

二、《传播学教程》重点复习清单

注:本书复习重点按照框架图的逻辑顺序给大家排列啦!照着做笔记和背都行!
⭐ 传播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 传播学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研究对象(具体需要了解传播学的定义,找一两个权威代表性的即可)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其中,双重偶然性是重点,传播隔阂+传播障碍(重点)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可考名词解释和简答,但考察较深入的学校需要搭配其他教材进行补充学习哦~)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
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
1)模式:5w模式/拉斯韦尔公式、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等各自特点,以及划分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等。(📣这部分名解和简答几率较大,如果记得图,把图画下来再配以文字更佳哦)
2)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掌握主要的几个系统:模式赖利,马莱兹克,各自特点和不足,以及了解循环模式特点循环模式和直线模式对比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一节:人内传播📣 主我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理论、内省式思考、基模、基于基模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做到每个传播理论都熟练于心,注意区分主客我和自我互动理论)
第二节:人际传播📣 镜中我理论,人际传播动机、社会功能、与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人内传播这两个点建议梳理成框架,从定义到涉及的理论到其它的东西都纳入框架里。另外,人际传播、人内传播考名词解释的几率不是很大,如果考到,就定义,特点,以及涉及相关的能答上的都可以  200字左右即可
第六章  群体传播 集合行为 组织传播
第一节:群体传播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群体愈发重要,所以考察几率也不能小觑,这一章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群体规范、群体压力(定义,产生原因,对意见表明影响)、群体意见(定义,内容,影响因素(信息流量,双向性)
第二节:集合行为(超重点)
包括:集合行为定义、发生条件、传播机制(暗示感染,模仿匿名)、流言知识点(公式,集合行为中流言特点)
第三节: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的考察并不太多,主要关注本节组织传播的定义、功能、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特点,作用/意义)其等,其他稍作了解即可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 大众传播特点(📣 书上的是传统大众传播特点,注意要补充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特征哦~)
2)大众传播功能——拉斯韦尔三功能(拉三),赖四,施,拉扎斯 ❗❗ 非常重要
第三节: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传播与信息环境(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环境化)❗❗ 非常重要
2)大众传播社会影响(乐观/怀疑主义)了解即可
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第一节: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本节需要了解欧洲源流、传播学的奠基人、主要代表人物等,考名解和简答的几率大,但整体考察的几率较小,以防万一)
第二节 :传播学主要学派 📣 本节主要了解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从定义、特点(特点从研究方法、立场、价值观等)、研究方向等进行区别。需要关注批判学派的主要派别: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各自的特点及代表人物观点,这一章节考察较为灵活,部分学校考察较深,部分学校考察较浅,要充分了解自己学校的特点哦~)
⭐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控制研究:
第九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第一节: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国家政府、经济势力、社会监督三方面)
第二节: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资本主义下的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民主参与,其余的集中媒介规范了解即可)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重点)
2)把关人理论
媒介研究: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这一章考察的知识点较少,大多作为背景了解即可,如果有考点,基本分布在名解和简答,着重看哈特媒介系统分类信息社会的定义,特点)
第七章 大众传播
第二节: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这一章其实是认识媒介的一章,梳理了媒介发展的历程,可以和新闻学练习着背,考点不难,但就怕万一)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冷媒介定义、意义,简答,分析,论述都会考哦)
2)媒介技术对现实社会影响(📣几种消极影响积累,用作小标题和语料非常棒!)
3)三种技术道德观 (了解即可哈)
内容研究: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川大较爱考符号学的相关知识,必须要掌握的哦)
1)符号(定义,分类,基本功能)
2)信号与象征符(区别,象征符的内容比信号更重要)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1)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
2)主我客我理论(📣 结合第五章一起背)
(其他还需要了解的是:非语言符号、意义、文化的象征性,根据各个学校历年真题为标准)
总的来说,符号的part必须要掌握的哦
受众研究:
第十章 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第二节:几种主要受众观📣 作为群体成员,市场,权力主体三部分,很重要,媒介接近权近几年尤为重要!)
第三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由于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变化,分众也要重点掌握)
第四节:使用与满足理论万金油理论,重要性还用我说嘛,给我背)
效果研究: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子弹论、有限效果论、传播流三部曲、创新扩散、两级传播等,不用说,重点重点重点,背就完事)
第三节: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信源可信性”“休眠效果”“警钟效应”等;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免疫效果”、“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性等”都是极易出名词解释的,放在论述题里做论据和论点凸显专业性,必背!)
第十二章 集中主要的大众传播理论本章是全书超重点,画上重点符号重点掌握)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三节 培养理论
第四节 框架理论
第五节 知沟理论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理论
(本章务必每一个理论都要掌握清楚,除了书上的基本定义、特点、优缺点、意义等知识之外,还需要补充新媒体环境下理论的新特点、新变化。
⭐ 传播的特殊类型
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节: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国际传播全球传播各自定义,两者区别联系)
第二节: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近几年考的很多,背住!)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定义、特点)
(还有定量定性两大研究方法的对比,从定义、特点、使用方法等方面去分析)

三、《传播学》考情分析


《传播学》的意义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吧,传播学的考题占比一直都比较大,因为题目更灵活,角度更多,问法更丰富,先来看看真题吧

从真题来看,除了名词解释和简答考察的基础知识外,论述题多与热点相结合,形式多样、问法多元,较难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后,木小铎带大家摸清传播学的考题方向:
2022年传播学考情风向:
🍀 从题型来看,名解、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统统都有传播学题目的身影,对于名词解释来说,基本是简单的理论,例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简答的题目也相较基础,大多会结合新媒体环境出题,考变化类的题目会比较多。论述和材料分析一般题目比较偏向热点,比如搭配人工智能、5G等热点,另有一些题目会这样“用传播学理论分析xxx(某舆论热点事件)”。
另有部分高校设有选择、填空、判断、辨析等题型,考北邮、中传、云大、郑大、华中师范、武大、西南财经等院校的考生需特别注意这种题型设置的差异。
🍀 从考察范围来看,传播学的考察范围很广,不仅有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传播类型、研究方法、受众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效果研究、控制研究、大众传播理论、各传播学派、各传播学者等。范围几乎可以涵盖传播学的所有高频考点。除此之外就是许多热点话题依旧可以用传播学的知识来解答。
总而言之,考察范围较广,且题目有深有浅,需要好好掌握!
🍀 从考察难易度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考察难度适中,以基本概念、新环境下的嬗变、分析应用、综合考察为主。难度较大的考题集中体现在符号学、交叉学科、分支学科、“边缘学者”、热点分析等部分,简单题目每分必争,较难的题目需要崽崽们平时多阅读期刊论文,关注热点,收集案例,掌握最前沿的知识。
同时也有一些高校会考察一些比较“新”和较“偏”的概念,比如媒体等同理论、媒介考古学、内卷等热点话题等,报考清华、暨大等高校的崽崽平时更要记得积累。

四、最后一些小嘱咐



一直说,《传播学》是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科,学习完传播学理论之后会发现,传播学中的很多理论都是借助了其他学科的视角,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所以,新传学子需要掌握的理论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传播学领域,这就意味着,在掌握好《传播学教程》书中理论的同时,也要多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有一个前提:在考场上的时候,首先要将传播学教程中的理论掌握得驾轻就熟,再加上其他学科的理论才会让老师眼前一亮,才会锦上添花。同时,跨学科的理论也要明白其意义才能运用,模棱两可的理论切忌使用,否则就容易翻车哦。
最后再来谈谈传播学的思维,最最最常用,也是你最最最应该记在心里的万金油就是5W思维,这也是《传播学教程》写作整体的逻辑和框架,这个思维在答题的时候可以给到大家很多帮助,尤其在大家想不到思路,想不到切入口的时候,就从媒介、受众、效果方面入手,总会给你带来思路和想法。相信我,相信5W!
今天的干货分享就到这里啦~小伙伴们猜猜看下一期是哪本书捏
什么什么?!你说你背不下来传播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