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饥饿站台》:谁是蜗牛?谁会吃蜗牛?监狱坑里可有孩子

 姜子说古书 2021-07-28

  《饥饿站台》:谁是蜗牛?谁会吃蜗牛?监狱坑里可有孩子?

  文/姜子说书

  前段时间,姜子做了一个关于《饥饿站台》的解读视频,通过关键台词段落的剪辑,和真人出镜解说,向大家粗略解读了这部电影的哲学思考。

  今天,姜子重新带大家进入《饥饿站台》的世界,尽可能详细地再为大家用文字版本解读一遍。

  姜子认为,《饥饿站台》向世人禅师了这样一个道理:人性是复杂的,多面性的,一切皆是你,一切皆是我,没有分别。

  首先,我们来解读影片的名字——《饥饿站台》。何为“站台”?何为“饥饿”?好似人生三大问:“你是谁”、“来自哪里”、“去往何处”。

  所谓“站台”,乃是“短暂停留”之意,正所谓:“人生如梦”、“黄粱一梦”,随时“离别”,随时“去往下一站”。

  至于“饥饿”二字,便是宗教所谓“身口业”。《西游释厄传》的世界中,猪八戒绝不是好女色的猪八戒,而是“为食物生,为食物死”的猪刚鬣。所谓“八戒”,戒断与禁止的是“身口业”。

  《金瓶梅》: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到头来同归于尽,着甚要紧!虽是如此说,只这酒色财气四件中,唯有“财色”二者更为利害。

  怎见得“财色”二者利害?且听笔者粗陋的见解!俗语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谓“财”者,便是“食”者。民以食为天,三界生物,莫能离食为生者。

  食物,是生存的根本;女人,是繁衍的根本。所以,本质上来说,“色”是“食”的引申和延续,“食”才是根本。

  这便是《西游释厄传》中,代表贪念的猪八戒,代表“身口业”的根本原因。“醉酒戏嫦娥”罪在“醉酒”;接受高老庄招婿,为的也是“赡身”。

  《西游释厄传》的世界中,所有的“佛”与“魔”都是“心猿”所化;《饥饿站台》的世界中,带书进监狱坑的Goreng,最终和带刀进监狱坑的Trimagasi,融为了一体。

  善也好,恶也罢,一切存在的人物,提出的一切解决方案,都不过是“人类意识”的一部分、一份子,并无真正的你我他之分。这便是世界哲学的共通之处。

  谁是蜗牛?谁吃蜗牛?在加尔德·加兹特鲁·乌鲁蒂亚执导的《饥饿站台》剧中,“蜗牛”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线索!

  一个“反乌托邦”公民Goreng,为了戒烟,以及获得证书与荣耀,证明自己的观点,自愿将自己监禁起来。然而,在进去之前,他对监狱坑一无所知。

  当Goreng身陷牢坑之后,一张从天而降的餐桌,成了他每日食物供给的唯一来源。起初,Goreng不愿意进食,因为他不愿意吃上层人吃剩的残羹剩饭,所以,他忍了两天,然而,第三天,他妥协了。

  在监狱坑中,一共有333层牢房,每层有两个囚犯,关于这一点,带着骑士书籍的Goreng,以及他的Trimagasi,都不知道实情,连同为管理局工作了几十年,这所监狱坑的一名女工作人员,也不知情。

  她猜测监狱坑有200层,管理局准备的食物是充足的,假如每个人都只吃足够的份额。所以,她一直劝说大家“自发性团结”,希望人类能够依靠自身的善良与团结,打破垂直自发管理中心的机制,改变自己的命运。

  显而易见,这个监狱坑的工作人员,Goreng的第二任狱友,是一个比Goreng还讲究人人平等的好人,在她心里,便是一直腊肠狗,也和她一样平等,并无两样,最终,被安排到下层之后的她,面对没有食物的现状,绝望自杀了,并主动为Goreng留下了食物——她自己。

  身处的层数,决定着人的生活状态。在333层监狱坑中,上层人与下层人的待遇是天差地别的。

  餐桌上最初摆放着精致菜肴,然而,上层人贪得无厌,吃到脖子撑,也在所不惜,还要饱暖思淫欲,在他们大快朵颐之后,食物渐渐会变得越来越杂乱恶心。

  只能吃到上层剩下的残羹剩饭的下层人,每一天都活在对上层人的怨恨中,然而,当他们成为上层人之后,只会变本加厉。最可怕的是,150层之后的人们,渐渐已经看不到食物,为了活下去,他们把目光望向了自己的狱友。

  带书进监狱坑的男主人公Goreng,最爱吃的食物是蜗牛,而且是以类似生吃蜗牛的方式进食。Goreng疑惑,上层人居然不吃蜗牛,他不知道,上层人有着足够的食物,并不需要吃蜗牛。

  真正吃蜗牛的人,是丧失了尊严而身陷暴力的底层人。因为,蜗牛象征着人。在《饥饿站台》中,Trimagasi试图把Goreng当成他的蜗牛,一点点吃掉,最终,Trimagasi却成了Goreng的蜗牛,他们成了一体。

  在《饥饿站台》中,Goreng曾经提出质疑,监狱坑中会有小孩吗?他的第二任狱友告诉她,管理局的工作很仔细,监狱坑不可能存在小孩,因为,这里太残忍了。

  然而,小孩在剧中的象征符号,却是人性的初心。监狱坑里可有孩子?在经历过以第一任狱友和第二任狱友为食的人生之后,身处第6层的Goreng,本来可以大快朵颐,不管不顾,大有希望等着出狱拿证书的他,还是主动说服了第三任狱友,冒着生命危险去改变大家的命运。

  当Goreng和第三任狱友不惜一切代价随着餐台下降,为大家分配食物,拼命保护“意大利奶油布丁” ,最终却把这命运相关的“信息”递到了小女孩手里,又把小女孩当作最后的“信息”送了出去。这一幕,代表着他的初心从未改变,小女孩便是男主人公的初心。

  所以,监狱坑里还会有人性初心吗?有的,无论人类经历了怎样的险恶,母性的光辉,以及干净小女孩一般的初心,始终都还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人性确实是复杂的,但是,无论曾经多么绝望过,在我们的内心,总会留有一块净土。初心不改,所以,我们敢于牺牲自己,为了全人类的美好未来。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影视剧:《饥饿站台》、《西游释厄传》、《金瓶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