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系列 -22|孩子尿床

 安水如 2021-07-28

文|安水如,图|网络

:孩子已是上幼儿园,可仍旧会是离不了尿不湿,尿床的事儿,也时有发生。该怎样做让孩子脱离尿不湿,并不再尿床。

绝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已上幼儿园,仍是离不了尿不湿,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并未学会如何尿尿,该在哪里尿尿,而家人也未曾教会孩子学会适应没有尿不湿的生活。从出生开始,孩子的世界里,就是尿不湿,他不需要用嘴巴说话、手儿比划来,示意家人,“我要尿尿的了,请帮帮我吧”,那自然地,他就不懂得用语言来告诉父母家人这一信息,以让家人做好准备,帮助自己完成尿尿这一身体工作。

基本的父母都是这样的,在年幼的时候,孩子尿床,我们视为常态,并不责备,可及至孩子有了些许的年纪,入了学,孩子仍旧是尿床,我们就往往不再会是有所宽容,取而代之的便是责备、怒骂、呵斥,亦或其他的负面管教手段。成年人以为采用这种方式就能让孩子增长记忆,学会反省,懂得成长。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就是能让孩子学会某种技能,但那代价也是大了很多,时日久长,孩子便往往会是心生胆怯,有所自卑,害怕指责,那父母的好心与善意,也便可能会是成了一种伤害与阻碍。

所以说,哪怕孩子的年纪大了很多,仍在尿床,我也不建议、不支持、不鼓励责备、怒骂、呵斥等负面管教手段,相反,我支持给予自家孩子,爱的正面管教策略,在每一天睡觉之前,就温和地与孩子说,宝贝,要尿尿,告诉妈妈。在这过程中,有意识地撤掉尿不湿,并坚持每天都这样与孩子交流,如此持续一段的时间,直至孩子不再尿床。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因了旧有惯性的持续存在,新的惯性模式,尚未建立起来,那孩子难免地会是深夜尿床。在这时候,我们尽可能地不要有所情绪,责备亦是不应该的,因为责备可能导致孩子心生紧张,造就某种程度的尿尿障碍,比如,尿床更加频繁;早晨起来看见床单湿了,自己就陷入了愧疚自责的负面情绪陷涡;憋尿伤身。等等不一而举。

孩子尿床是一个很平常的事儿,这没什么可让孩子愧疚的,也不必因此而有所责备,父母不该为了让孩子不再尿床,而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增添不必要的困扰与麻烦。哪怕只是在言语上进行一番冷嘲热讽。我家孩子尿床的时候,我就对着那滩尿液,略带玩味地说,宝宝,你昨晚画地图的了。孩子在尿尿之后,就会告诉我说,妈妈,我画地图了。而后,我便过去给他清理。我不曾给予孩子的内心,增添任何的其他色彩,责备与嘲讽,更不会有所出现。

说真的,不论是谁,新习惯的建立,是很不容易的事儿。在这孩子尿尿的成长历程里,有的父母看见孩子脱离尿不湿之后,又继续尿床,也许会是将那尿不湿,又给穿回了孩子身上。如果真的要帮助孩子脱离尿不湿,学会自己尿尿,我就不支持在脱掉尿不湿没有几天之后,又把尿不湿给孩子穿了回去。

相反,我会鼓励家长坚持下去,在孩子学会不再尿床之前,成年的我们,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定期地,更换床单,清洗床单。在我家孩子脱离尿不湿之后,我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是经常性地更换床单,清洗床单,并反复地平和交流,说“宝宝,尿床告诉妈妈”。一开始的时候,他是尿完了告诉我,后他懂得了尿尿之前喊妈妈,而今,他学会了,喊了我之后,我来不及过去的时候,便会适当性地控制尿液外溢,直至我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身边,他才慢悠悠地尿尿。

就育儿来说,这尿尿是一个很小的事儿,但却道出了很重要的一个规律——循序渐进。其实,人世间的很多,都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这么一个过程。也因此,身为成年的我们,在孩子的每一件大小事上,都不该着急焦虑地给予责备、有所谩骂、提鞭殴打。我就曾有见母亲对着五六岁的孩子,大声驯斥,提手殴打,只为了让孩子注意安全,学会过马路。而那孩子,在妈妈的巴掌下,嗷嗷地哭,那一哭一骂的声音,响彻街头。

相反,我们应该是慢悠悠地等着孩子,看护孩子,并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容许孩子有所犯错,亦或说陪着孩子阅读资料,手把手地拉着自家孩子,反复学习,及至娴熟的了,就慢慢地有所放手。我家孩子在学会尿尿的漫长过程里,他就不时地会是有所反复,但那次数,不断地减少,在这过程里,我并未给予任何一句责备。而今则是偶尔地会是有所尿床,比方说吧,傍晚时分,吃了水分较多的食物,比如西瓜,及至深夜之时,孩子就像失控的水龙头那样地,哗啦啦地尿床去了,而他自己却还在那,特别安定特别沉着地呼呼作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