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打卡.给你读书 -82|绘本(21)

 安水如 2021-07-28

文|安水如,图|安水如

最近,双十一来的了,很多育儿公众号都推出了购书大优惠,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衣服打折,鞋子大甩卖。书籍是好东西,但里头的东西,参差不齐,五花八门,如同集市的古董,优劣不分。在我看来,孩子年幼,理应吸收经典,惠益身心,因为,孩子的学习,并无多少拣择性,他们并不清楚,什么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我们的时间,极其有限。

于是,在这双十一期间,我并没有疯了一样,大量屯书,而只是像平常那样地,选了近百元的书籍。几乎每个月,我都会为自己与孩子,添置一些书籍,价位不过百来元。书籍,不在于多,而在于如何将一本薄书,给认真读厚。将薄书给读厚,这非有能耐不可。绝非易事。

而后,我便去了趟绘本馆,租借绘本,一次四本。虽说自己添置图书,较为适合,能够反复翻阅,但,如同大学的课程学习,一些图书的获得,不必购买,去图书馆,就可以的了。书籍是一个载体,为器皿,以一种静态的姿态,默默承载着精神营养,供给世人享用,我们,不论老幼贫富,都能经由它,获得成长

也因此,我想,对于书籍,我们应该是有一种敏锐的触觉,以及,清醒的判断,要弄清楚,我们究竟是在屯书,还是在学习。精神营养学习的器皿,无需过量,关键是,精神营养的吸收者,能够吸收养分,懂得吸收养分,乃至于能够具备这么一种能力,即,在养分不够的时候,还能够扩展营养。

较之于小说等书籍,绘本所给予的信息量,也确实是太少的了。一页画,几个字,仅此而已。可,在我看来,绘本就好比是我们朝夕相处的自然,多了不少岑寂,少了不必要的喧嚣。那余留的部分,留待读者,自己去发现。也因此,一本十来页的绘本,我与孩子,往往能够读上很多回,才能够有所罢手。而且,每一次的阅读,都能从那图画中,找到新的亮点,一起交流,一块讨论。

这两天,我们都在阅读艾瑞·卡尔的绘本作品,《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too? 》,中文翻译即为《袋鼠也有妈妈吗?》,书商的推介词是“带你认识十一个可爱的动物家庭,一同感受浓浓的母爱”。可我与孩子,在这里头,除了感受动物世界的浓浓母爱,还看到了另外的一番景象。我想,这便是,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吧。

这些天,粗读绘本之后,我们开始温习色彩,掌握动物的词汇表达,孩子则抱着绘本,在看着视频的图片,寻找绘本里头,对应的动物图片,找对了,就自我鼓励,说,我找到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伴鱼绘本的闯关游戏,待我闯关失败,孩子就会安慰我说,妈妈,没关系。

当然,我们也会角色扮演,一会我问他答,一会他问我答,并将其不断地扩展,延伸,我想这便是绘本的有趣之处,留白甚多,随你遐想。好比是中国的诗词古韵,眼前的一幅美丽自然,入了作者的手,却只剩了短短的二十来字,亦或说,几十字,余下的,交给读者,看见什么,便是什么。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了些,与袋鼠有关的小视频。因为,较之于其他的动物,绘本里头的袋鼠,较为特殊,却又远在澳大利亚等地,而孩子并不了解,听而未闻,我便陪着孩子,直接观看视频。学习,不一定需要走遍万水千山,人的生命成长,不一定需要历经人世所有。有些东西,无需体验,不必直观,知道便可。

聊起绘本,便不由想起书籍,我想,我是略懂一二的,因为常年接触,爱书成迷,算不上书虫,但也差不多是书痴的了。但,较之于其他的书痴,我想,我的这般境况,就是小巫见大巫来着。其他人对于书籍的喜爱,真的可用“如痴如醉”来形容,他们对于书籍的阅读,亦是同样地让我汗颜,渐生自责。

每个人对于书籍的解读,不大一样。在我看来,书籍,不论出自于名人之手,还是来自于寻常人家,乃至于邻家妹妹,只要是能够滋润你我心灵,让人的身与心,有新的涤荡、新的更新,那书与文,便是人间难得的珍贵之宝。理应珍视,有所惜爱。人的精力,极其有限,再是勤奋,再是刻苦,亦是难以将那浩如烟海的书籍世界,畅游完毕。

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头,我们要具备相应的敏锐,找到一条捷径,经由多如牛毛的书市,而后,将自己给一头扎进去,如同娃儿吮吸那般地,深情而专注,一心一意,旁若无人。书籍,不论写作,还是阅读,不该成为娱乐,不应成为消遣,更是不可将其变成躲避自身内在孤独与伤痛的避难所。书籍是生命成长的引路人,与灵丹药。

看着书市的活跃与喧嚣,我,不由心生慨叹,这世间,也真的是,太过于浮华了些。热闹而喧嚣,行走其中,极易迷失在这,花红柳绿的繁华璀璨中。非将自己狠狠地打磨不可,以练就一身本事,伟岸如树,强壮似山。唯有此,我们才有可能会是成为那个,独行人间,泰山崩于前而不倒的人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