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 | 《曾国藩家书》

 安水如 2021-07-28

图:当当网



 在我看来,《曾国藩家书》是很重要的育儿书籍。作者为曾国藩,活跃于晚清。他不是什么育儿专家,他只是一个政府工作人员,在晚晴政坛,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他的育儿书籍,《曾国藩家书》对今天的我们,都仍有相当的启迪作用。他自身的崛起,本身就是一本活的教育之书。

以前的时候,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教育不会与其他学科有着过为细微的分门别类。而今的西方,单是育儿咨询,就已有了很多的分门别类。如儿童时间管理咨询师、儿童收纳整理咨询师、儿童语言治疗师等等。中国也有了这方面的走向。

其实,学科的不断细化与职业之精微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趋势和潮流。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能以此说明,社会是先进或落后。只能说,我们人类的领域研究,不断走向精微。是人类集体的共同走向。

就我而言,我是喜欢曾国藩的呢。皆因他是旧时代的人儿,懂得入静观万象。他入官场,成政坛风云人物,影响中国晚晴政坛大半个世纪。不仅如此,他懂教育,也是教子有方,还能屈能伸,必要时候懂得缩了自己的脑袋,藏了自身锋芒。总而言之,他的为官经验、为政之道、为教之法等,对于一百多年后今天的我们而言,都是相当有用的呢。


图:当当网



“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天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已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子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眸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时年六十的曾国藩,在社会政坛,已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和天地。可他这一璀璨,并非凭空而来的。他也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他在年轻之时,就有着一身的毛病,可说是个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及至青壮之时,他才在自我教育中突破自我局限,后以平庸之身入清廷,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在当代,我想,曾国藩的成长,可算是平民子弟入职中央,成为屈指可数的位高权重者,开创人生的辉煌,成就生命奇迹。可他仍在慨叹自己少壮之时不曾有努力,以至于年老的自己,每逢想起孔孟等古圣先贤,就心生悔意,自责自己对古人心境的一两层,都不曾有领略到。

懂历史的人会是有所懂得,于世,曾国藩的一生,是左边掌声,右边口水的一生。于己,我发现,他的一生,却在自省里度过,是在静中求静。他认为“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只在志之不立耳”,并觉得,“心静则体察精,克治亦省力。”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静了下来,我们才能体察事物的本质,发觉事物的精微如此一来,处理事情也能够省力,乃至于轻而易举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曾国藩在政坛的赞与毁,与我无关。我本是一个与政坛不相连的人儿,并不会想着要去僭越,我一直都是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要求自己的。但曾国藩的自我克制,自我内省,自我完善等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尤其是他那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做法,与选择,更是为我所敬佩。

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我觉得,我们务必要在自己心静的程度上下功夫,做文章。不然,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经由人世万物的外在表象,来去看到世界宇宙的本质属性,那都是在耍嘴巴游戏,是与人贫嘴,与晨起见人道早安,并无多少本质区别。因懂这,我不爱与人作过多的对话,和交流。我不愿晚年的自己,目睹古圣先贤之文而滋悔恨之心。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随着历经的变化,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许会有变,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