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神农尝百草”聊中国古文化

 安水如 2021-07-28

神农与”扯上关系,大概就是因了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里的一句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去翻读茶书,经常能够读到看似这么有神话色彩的佳句。

且不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咀嚼被后人称为的树叶子后,自己就重新活了过来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我们先来看看这“荼”,究竟是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特性。是否具备解毒功能。

荼,就是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古同“涂”。后作“茶”,故“荼”是“茶”的古字。这也就是说,荼不仅仅是指古书上的一种苦菜和茅草的白花,还指代今天的茶。

可我们也都知道的,按今天对“毒”的理解来看,茶是没有解毒功效的。那我们在阅读古书的时候,就要站在古人的时空角度去解读,不然,我们是容易将那古文给解读出错的。

在翻读古书之时,将古文给解读错了,我们是会错失很多的。古人写书是很慎重的。撒谎杜撰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因时空差异造就的理解障碍,是常会有的。其实,译者在翻译现代英文作品之时,都会出现翻译偏差,何况是那古时之作。

也因此,我认为,那我们在学习古文化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翻读原文。读原著是费神的,但捧着一文多读几遍,我们的获益,是良多的。在这期间,我们能有很多妙得。

如开头那一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我在不同时期来去咀嚼它,那滋味是不一般的,那感受是不一样的。若有深入东方古典医术,那我们就会清楚知道,这“毒”,并非今日所理解的那个狭隘意义上的“毒”。

据现代科学分析和鉴定,茶是可以清热解毒的。酷夏之时,喝上那么一杯清茶,我们的身与心,都能有相当的清凉之感,那炎热酷夏所带来的身心疲惫,多少能被扫除殆尽。若有走访民间,我们亦会有所知晓,每逢酷夏之时,百姓爱喝诸如薄荷茶、金银花茶、菊花茶等。这些植物看似寻常,但却是解人暑毒的好物。中医认为,毒多热、火,泻火即解毒。

那从这角度来说,也许,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便是有解的了。可我们不免要说,这神农一天就能遇着七十二般毒,吃上几片茶树叶子,就开始生龙活虎的了,这戏情未免是太过于假了吧。

其实,古书的数字,在很多时候看来,它并非实指,如“灸除百病”就不是说艾灸能够除掉人体的一百种疾病,而是说这艾灸对于人体诸多疾病,都是有疗效的。所以说,这“百草”并非指一百种植物,这“七十二毒”也不是说有72种毒。

倘若我们懂得植物,就会有所知道,植物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一种关系,神农在一天里尝试着吃上那么多的自己也不大懂的陌生植物,那纵使不曾遇着毒草,那肚子里不曾快速被消化的不同植物之间,也极有可能会是产生相应的化学作用,以让他有口干舌麻、腹痛难忍等感觉的。

而茶,恰好是可利尿、消食、生津的呢。所以说,纵使今天,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有经验的老辈都会告诉我们说,哪些东西是不能同时进入肚子的。并与我们说饭后喝杯茶是可以帮助消化的,人若将食物给吃进肚子里却不得消失,我们是容易积食而病,或腹痛难忍的。

想来,这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呀,是值得晚辈你我,好好来去承继的。只不过说,今时今日的你与我,是否真的有去读懂它。若是读不懂先辈的言传身教,理解不了古人的辛苦笔录,那我们是要错失很多东西,多走很多不必要的人生弯路,蹉跎很多人世光阴的。人间的弯路,并非走了才算成长,成长不是走弯路、摔跟头,才能有所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