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日课002 自助者天助之,学习改变命运

 新用户7922tYMY 2021-07-28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正式开讲。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2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1.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亲临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成粲言曰:

    譬如身登临山溪而后之天地之高厚,非而闻其遗言,心悟其意味,不足以知学问之广大无极也。

    荀子之时的先王之言,就我们现在而言,可理解为古圣哲传下来的经典。我们现在所读的《荀子》当然也在其中。经典是先人智慧的总结,在学习传承中让我们少走弯路,将有限的人生最大化。

   千百年来,人类的科技文明的变化翻天覆地,唯有人性一直未变。道理古人皆已说尽,后人不过在诠释阐说而已。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干越,即吴越,此处指代南方。干,同邗,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ò),通“貊”,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生活在吴越、夷貊等地区的孩子,生下来时的啼哭声都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居处相隔遥远,一南一北,长大后习俗却不同,这是学习使他们这样。 教,模仿,学习。

    这里的教,不仅指接受学校的教育,更包括其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为什么说不要过早地将孩子送出国,其原因正在于此。过早将其送出国,虽然学会了外语,也习染了国外的习俗和思维习惯,以后回国很难融入社会中,倘若待在国外,却又很难进入当地的上层社会,没有根,缺乏归属感,很容易抑郁。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诗经》中说:你们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上天知道这些后,会给你大福气。”靖,安也。景,大也。

 这是引用《诗经》之言论证学习的好处,以喻劝学也。无恒安息,是说学无止境,不可懈怠,不思进取。靖共尔位,好是正直,是说多学先王之遗言。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是说能慎重明察其所学,必然大有所得。

上天真的会帮助你吗,不是。这是学习的力量使之如此。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神力,没有比无灾无难更长久的幸福。杨倞注曰:

    为学则自化道,故神莫大焉。修身则自无祸,故福莫长焉。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001 学不可以已,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