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多元理解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0-08-27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般理解这句话就是:君子的本性和其它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善于利用和借助客观条件罢了。这样的理解恐怕没有抓住文本的实质。首先,“善假于物”中的“物”指的是什么?如果是客观外物,那与“劝学”的关系何在?其次,这句话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其实,“善假于物”中的“物”,人教版教材注释为:“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其实,“外物”在本文中的具体内涵就是“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本性与其他人没有不同,但君子能够借助于“学”,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室注释的《劝学》解释为:“君子的本性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善于通过学习,掌握事物规律,能借助和利用外物罢了。”这个注释虽然也说了“借助外物”,但同时也提到了“善于通过学习”,这个理解是符合荀子本意的。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注释这句话认为:“皆以喻修身在假于学。”即一个人要想让思想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借助于“学”。

在《荀子》原文的第二段中,作者还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意思是说,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其实,不论是“教”还是“学”,都强调后天的修养与培养。

荀子在《性恶》篇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不是虚伪,而是人为。在荀子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他强调后天的培养,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经过后天的修养,也一样能够达到尧舜禹的圣人境界,所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特别强调性伪之分,前者是天生的,是本性,后者是后天的,是培养。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在教材《劝学》的第二段中,作者首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其整天苦苦思索,不如片刻学习来得实在。之后,作者依次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等几种日常生活情景,来阐述“学”的意义。这一点似乎已无异议。但是,最近笔者又看到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段话阐述的并非学习的意义,而是学习的方法,即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要善于借助于客观外物,所谓“善假于物也”的主语,就是“学”。而本段中提到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等日常生活的例子,也是阐述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界事物的道理,正如登上高处招手,借助于风力呼喊。借助于高处,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借助于风,声音传播得更清楚;借助于舆马,人们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于舟楫,人们可以渡过江河。其中有几个字值得注意。首先是“疾”,此处不能理解为“快”,而应理解为“强,大”,顺风而呼,声音肯定会加快,但不会加“强”。其次是“水”,此处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会游水。再次是“绝”,此处应该理解为“渡过”,不可理解为“断绝”。在我看来,这种说法也并非错误。

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出现了,作者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处作者显然不是要表述借助外界工具改造自然的道理,句中的“物”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实实在在的事物。理解“学”的“假借方式”,那就需要联系“学”的概念及原因。我们知道,荀子劝“学”的内容主要是:学问、道德、礼仪、德行、智慧等,那要想实现上述方面的增加或改变,就需要借助于不同的东西。例如学问的增加,需要借助于古代典籍;德行的修养,需要借助于有德行的人。荀子说:“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先王之遗言”,存在于文化典籍中,而“游必就士”,就是说要和品行高尚的人交往,这也是作者“假借”的真正东西所在。

如果与教材的第三段联系起来解读,我们不妨认为作者指出了“学”的两种态度与方式。一是“假借方式”,即要善于借助外界事物的力量与帮助。另一种是“积累方式”,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真正希望人积累的东西其实是品德方面的善行,所谓“积善成德”,只有这样,才能心智澄明,并且具备圣贤之心。自然界的土和水是这样,人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要想达到千里之外,除了借助舆马,还要有一种坚持的精神;要想成就江河,那离不开细小河流的汇聚。不过在作者看来,仅仅有数量或程度方面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积累的背后,还需要有一种专一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即积累的方向应该是明确的。驽马十驾,总是要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锲而不舍,也要在同一个事物上反复雕刻。没有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能够生活自如,而有锐利工具的蟹,只能借宿而居,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它们没有积累的行动,更重要的是不专一。值得注意的是,“用心一也”中的“用”,要理解为“因为”,而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用心”,这句话要理解为“因为心志专一”。

在原作中,本段之后还有一段话,是荀子对“用心一也”的进一步说明: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可见,“一”即专一,是通向神明自得与具备圣心的必经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