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子玉史院 2021-07-28

| 子玉  子玉聊史

上期回顾:

关于对刘邦、乾隆皇帝的采访

天下初定,身为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刘邦同志感觉每一天每一缕阳光都是温暖的,心情美美哒。

一日他和留侯张良在洛阳宫殿闲逛,站在阁楼之上,刘邦一眼就看到底下一帮人乱哄哄的不知道在争吵什么。

“子房啊,他们在说些什么”,说实话,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刘邦对跟随他打天下的这帮弟兄挺烦,以前打仗的时候没觉得什么,现在天下已定,他们还是那副屌样,成天大大咧咧无组织无纪律,很多次刘邦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皇帝。

▲张良  【剧照】

“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谋反”,张良阴着脸,故意让刘邦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

“这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何要谋反,没理由呀”,刘邦一脸茫然。

“陛下,您是底层出身,靠着他们这帮人才打下了天下,而您现在所封的王侯都是萧何、曹参这些和你比较亲近的人,他们呢,担心自己不能受封反而会因为以前的过失被您收拾,所以才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张良的话在刘邦眼中从来都很有分量。流氓出身的刘邦喊谁都跟喊孙子似的,唯独对张良,开口闭口都是子房先生。

“这可如何是好”,刘邦一脸惊慌,说实话,无休止的战争,他也烦了。

“陛下,您生平最恨的人是谁”,张良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雍齿”,刘邦脱口而出,“这小子从来不拿我当领导,刚起事那会他还背叛了我改投了魏王,有时候,我真想杀了这厮解恨”。

“那您就先对雍齿进行封赏,大家一看,雍齿这么招您恨的家伙都被封了,自然就把心放肚子里了”,张良终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雍齿  【剧照】

刘邦封雍齿为什方侯,大家果然都该喝酒喝酒该干嘛干嘛去了(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

其实刘邦心里明白,那帮人聚在一起根本不是什么商量谋反,哪有在光天化日之下商量如此机密的事情,而且还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张良之所以把事情说的那么严重,只不过是建议他赶紧稳定人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刘邦分封自家人自不必说,他的长子刘肥就被封为齐王,凡是能说齐国话的都划归刘肥的齐国(民能齐言者皆属齐——《史记.高祖本纪》)。

汉初的异性诸侯王有,楚王韩信,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张耳之子),韩王信,梁王彭越。

韩信被刘邦降为淮阴侯,把他的楚国一分为二,淮东封荆王刘贾(刘邦手下将领),淮西封楚王刘交(刘邦的弟弟)。

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灭了之后改封自己的发小卢绾为燕王。后来卢绾逃亡匈奴,刘邦的儿子刘建被封为新的燕王。

梁王彭越被刘邦直接剁成了肉酱,还分别赏赐给别的诸侯王,以儆效尤。刘邦立儿子刘恢为梁王。

淮南王英布在“欣赏”了彭越的肉酱之后毅然造反,刘邦亲自平定了叛乱,封儿子刘长为淮南王。

▲英布  【剧照】

韩王信和匈奴人勾勾搭搭,刘邦毫不客气,平定代地之后,封自己的兄长刘仲为代王。后来刘仲被废为合阳侯,陈豨叛乱平定之后,儿子刘恒成了新任代王。

赵王张敖因为手下人谋刺刘邦被降为宣平侯,刘邦的儿子刘如意成了新的赵王。

异性诸侯王只有长沙王吴芮平安无事,传承了好几代,后来也是因为没有后代,国除。

可以看出,刘邦在灭了异性诸侯之后,并没有将封地收归中央直接管理。反而又转手封给了自己的刘姓子弟。

其实燕王卢绾、韩王信后来叛逃匈奴都是不得已的事情。卢绾和韩王信都是因为被误解,没有办法才跑路。

英布呢,本来也没准备反,当刘邦把彭越的肉酱赏赐给他时,英布明白刘邦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无奈造反。

还有彭越,韩信,他们的罪过也不至于被剁成肉酱,被女人杀死。

当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你像韩信、彭越、英布他们都是一方诸侯,只是与刘邦联合作战,刘邦是他们的盟主而已。

刘邦做了皇帝之后自然不会睡得踏实,他时刻都在提防着这帮人。所以,异性诸侯被消灭在所难免。

刘邦后来斩白马明誓,不是我刘姓子孙的坚决不能被封王,没有立功的坚决不能被封侯。谁要是违背了此盟约,天下人共同讨伐他(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当年统一六国之后,没有分封功臣及宗室子弟镇守四方,而是在全国采用了郡县制”的治理方式。刘邦同志为什么来了个不伦不类的“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中央直接管理的采用“郡县制”)。

就是因为刘邦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训,他天真的以为,秦末天下大乱,秦国宗室子弟手无寸铁,没有力量保卫秦国才最终导致了秦国的灭亡。

那么我刘邦就坚决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所以我在实行郡县制”的时候,大封刘氏子弟为诸侯,我们刘家人怎么会反刘家人呢。

血缘这种东西只能是越走越远,你刘邦当老大的时候没人敢整事,到了你的儿子孙子那就保不齐了。

所以,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朝,诸侯王问题一直让皇帝相当头大。诸侯王三天两头整事,汉文帝的亲兄弟淮南王刘长就想造他哥哥文帝刘恒的反。

终于在汉景帝时期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七国之乱”,虽然被成功平定,但朝廷也是大伤元气。汉景帝还损失了晁错这位亦师亦友的重臣。

诸侯王问题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到彻底解决,汉武帝采用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将诸侯国的领土一点一点缩小,让他们没有力量与朝廷抗衡。

▲魏文帝曹丕  【剧照】

其实你像历史上如刘邦这样吸取前朝的教训又反而进入另一个误区的例子比比皆是。魏文帝曹丕为了防止宗室的力量将他们排斥在权利之外,所以造成了司马氏的趁虚而入。

司马氏在建立晋朝之后吸取魏国的教训,他们和刘邦一样大封宗室,所以造成了后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汉族士大夫“衣冠南渡”,汉文明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地方诸侯问题一直到宋朝才得到成熟稳妥的处理,不再威胁中央。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精彩:

刘邦:哪有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

张良:哥只是个传说

司马迁:人生本苦,且行且珍惜

你喜欢的秦汉都在这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