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丘县黄岔村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内丘县獐么乡位于内丘县太行山区西部,黄岔村在獐么乡政府的南向。村内居民共有63户,247口人,全部为汉族,以李、刘、张、韩四姓为主。分上庄和下庄2个自然村,上庄位于东西寨沟交汇处,村落形状呈不规则自然状态,为传统古村落。随着村庄的人口增加,村民在建设新宅时,注意对古村环境的保护采取了新旧村分开建设的办法,1980年代后迁建下庄。

黄岔村四季气候宜人,春季各种植物吐翠山花灿烂,三月初山杏花遍野,到四、五月间山野间一片黄绿;夏季时这里温差较大,因南面中岩山高大山体所致,山上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使这里的气候十分凉爽,是西部太行山区避暑的好地方。秋季里遍布满山的果色,有核桃、柿子、板栗、大枣、苹果、梨、酸枣等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果香;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各种植物和树木的叶子变了颜色,五彩斑斓;冬季中岩苍苍,白雪皑皑,更加显示出太行的雄伟和苍茫。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村内信息较为闭塞,使这里的村民风俗十分淳朴。村子处于邢台著名的道教名山,黄巾军山寨灵霄山山脉的北面,东望太子岩,村子位于主峰中岩山的正南,山水自然风貌优美,山涧沟壑纵横,南侧的中岩山崇山峻岭间有悬崖峭壁耸立,山峦连绵叠翠,沟内常年潺潺流水,积水为潭,跌水为瀑,风景秀丽迷人,尤其是在这里由于数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变迁后,中岩山上的巨石沿东西寨沟十数里自然滚落,在经历了溪水的长期冲击后,而形成巨石满沟的自然景象,是为太行山的地质演变现象的奇观。

黄岔村的水脉丰富,山溪水长年不断,是泜河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生态保护完好,更因远离城市和现代生活的侵袭,村民生活保持较为原始,自给自足,心身健康知足享乐,花甲老人耕耘劳作,八旬老人饴含抱孙自娱晚年,被来这里的游人称之为长寿村庄。

一、村庄历史

黄岔村名的来历,据当地人讲述,说法较多,黄岔村原名黄卡,传为东汉末年巨鹿人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军,在“上凌霄山”北坡三岔山谷的地方设立关卡而形成,因是为“黄巾军关卡”,而取其简称名“黄卡”,然后演变为“黄岔”。还有说这里多岔路,原名称为岔口,因黄巾军据住中岩山,此处为北侧唯一登山的要塞,黄巾军在今村前场硇建立营所,后人称为黄岔。另有人说原地名为黄家坟,是东汉末年张角义军某重要将军的墓地,因不知姓名,故以黄巾军命名为黄家坟;后来有人迁居此地建庄以黄家坟为村名。因其村名不雅故取此处多岔口之意而名黄岔。

中岩山(亦称灵霄山)位于邢台市邢台县与内丘县交接处,距邢台市区35公里,主峰海拔1089米,《顺德府志》记载:“僻处西域,距府城(顺德府,今邢台市)七十里,介于皇姑、太子两岩之间”,康熙版《内丘县志》称中岩山为上凌霄山,说:“上凌霄山,县西七十五里,山峰峭拔入云际,上有寺”道光版《邢台县志》亦载:“凌霄山,西北九十里,径路崎岖,上转宽平,西坡下为黄谷岩、中岩寨”。据“重修中岩山空龙殿记”记载,“中岩山座邢州乾方七十余里,亦曰凌霄山,曰武马山等等,古称云城外四座山门,红门、龙门、土门、石门,内有城墙环绕城中,经年云雾飘渺,松柏长青。”山上遗有黄巾军点将台、练兵场、石梯、寨子门、寨墙、水牢、营址、地道及建于宋代的凌霄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霄山的北坡地势险峻,当地俗语有“九沟十八汊”之说,学者考证为《山海经》所记载的“敦与山”。同时亦为“泜水”的发源地。

东汉末年,邢台巨鹿人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创立“太平道”,在灵霄山中岩寨聚义英雄豪杰,传教太平道以招募平民百姓,是太平道的发源地。在灵霄山时期,于山后建立营所以防官兵从北侧攻入,营所选址在多条岔口的山谷处,据高临下便于观察。随着时代的变化,当年营所变为民居,但仍保留着随山就势的营所面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岔村属獐么乡,人民公社时期为黄岔大队,1980年代进行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时,根据当地的传说与文化遗存,认为是东汉时期黄巾军居住的营所。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生活富裕,为改变居住条件将一部分人北迁建立新村,并建起了健身广场和农家书屋,当地人俗称为下店。近年以来,由于黄岔村文化积淀丰富,集古山寨、古迹、古风、古韵于一体。山路深邃,山石奇特,曲径通幽,且山水风光诱人,是冀南地区摄影爱好者拍摄地、画家的采风基地,户外旅游穿越的集结地。

二、建筑文物

黄岔村所处的环境背山临河,四面环山,经过历史的演变现形成了三片聚落。村中大量古民居石屋,依山随形,高低错落,大多为单层建筑,少数二层楼房建筑。院落有连体式、四合院式、偶有二进院式。建筑材料均为各种石材,屋顶以平檐式石灰夯实为主,房檐铺有石板。院落与院落之间形成的街巷,由石板铺路,曲折有向。古朴厚重,余韵悠长。现在多数住户已迁出,古村落保存形式极为凸显,独具冀南山乡风貌特色。黄岔村村庄建在东寨沟、西寨沟之间,村庄建筑形态自然错落,空间布局依坡而置,村庄前有场硇,寨沟两侧有东西寨硇,其南以中岩山为背。村内建筑分两类,一为民居建筑,再为庙宇建筑,均以灰色细粒石砂岩并手工制成长条石为建筑材料,等级较高的房屋以三合灰为粘合材料,一般房屋以毛石干砌,墙内以草拌泥或麦秸泥抹平挂白灰膏。建筑基础建于山坡和岩石上,一些建筑利用巨大岩石作墙体而形成特色。

民居建筑以太行山冀南民居为特点,平面呈方形四合院式,院落随地形而设置,多为一进院,多进式院落较少,单层建筑为多,楼式建筑较为少见。民居以平顶建筑为主,门前开阔,平顶式门楼,门上有过门石,其下用木檩与门框结合在一起,檩下有木匾格芯,刻有“福禄寿”“松竹梅”等吉祥词语。入过廊迎门有守门土地神位,供奉土地神。在门廊两侧有廊房,间数大小不等,大多与门廊合为五间,院内左右有厢房,以三间为常见,正房大多建有高台,有台阶三步或五步,门前有廊与二明柱,进深间半面阔五间或三间带甩袖即小五间。内入左右带有隔扇,下为青砖隔砌,其上为花格窗,门上有匾芯刻有吉语。

庙宇建筑较为简单,多以毛石或青砖为材料,多修建于岔道口处,以场硇为多。大庙多为一间殿,小庙随地形不等,硬山式上铺布瓦或琉璃瓦。大庙设有门窗,进门后依后山墙设有神台供有神像,小型庙宇没有门窗多以红布为帘,内有神台供有神位。据当地村民介绍,早期黄岔庙宇较多,有大庙72座,小庙多如牛毛。现在仅有全神庙、土地庙、山神庙、老神庙、玉皇庙等。

黄岔村场硇建有老神庙,每年春秋两次庙会,春季为农历三月十五,秋季为十月十五。届时天南海北的香客汇聚而来登上老神顶,朝拜老祖在此焚香还愿,祈求来年四季平安风调雨顺。庙会期间,香客们带来内容丰富的乡艺活动与表演。这些乡艺有冀南的扇鼓舞,传统的秧歌,还有带有浓郁道教色彩的文乐和武乐,乐曲即以传统的管、笙、笛、箫为乐器,既有道教音乐清净超然的神韵,又有粗犷、雄浑、质朴的风格,是黄巾太平道乐的组成部门。中岩山庙会影响甚广,除了内丘以外,辐射到临城、隆尧、沙河及石家庄、邯郸等地区,远涉山西、山东、河南等省。

在房前屋后有井窖或水井。屋后山坡上植有树,以菜树、松柏、槐树为主。

村内外街道依山势地形修筑道路,沿东寨沟和西寨沟构成黄岔村主要街巷,并在寨沟上分别构筑石拱桥,桥上有简易古朴的条石栏杆,是冀南地区石桥传统样式。

民居街巷依地势和房屋布局而设,宽窄不一,山坡上下的房屋用人工开凿的台阶相连,台阶数步多少不等,宽窄大小不一。此外在院内放置木梯,以供攀登到房顶进行生活与生产活动,亦可自此通到二层的房屋。在每一组或每座院落的前面大多有公共空间,设有粮食加工使用的石磨盘、石碾等,其侧建有马厩及厦棚。

三、历史传说

在黄岔村还流传许多民间传说,最多的就是关于张角相关的黄巾军传说故事,这些民间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黄岔村的民间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乡土根文化,是研究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乡土文化的活化石。

黄岔村文化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关寨文化,二为隐士文化,三为山居乡村文化。关寨文化以黄巾军居住于中岩山山寨为主体,以张角所创立太平道文化为背景,内容丰富多彩。东汉末年,巨鹿郡张角创立“太平道”,安营扎寨于凌霄山成为黄巾军大本营。凌霄山寨下面的山凹呈“U”型狭长沟谷地带,黄岔作为从山后进入凌霄山唯一通道,是关寨防守的关卡要塞。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军曾在此隐藏。

有学者研究,凌霄山是华北地区著名的归隐名山。唐代诗人于鹄(745804)为河北南部人,唐大历七年(772)前后,曾在河北南部的邢州一代游历,崇尚黄老之学,宣扬禅心道风,追求隐逸生活,曾在这一带留诗多首,像《秦越人(扁鹊)洞中咏》《入白芷溪寻黄尊师》《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哭凌霄山光上人》《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溪礼白鹤观祠》,在邢州时曾写下“三十无名客,空山独卧秋”诗句,今凌霄山上有“凌霄洞”,洞中石壁上有“邢州”等字的刻石题铭。应为于鹄等人隐居之所。建中二年(781),李洪出守邢州刺史,于鹄写下《夜会李太守宅》诗句,称赞李太守“几年为郡守,家似布衣贫”清正廉洁,还有“明日逢山伴,须令隐着知”。贞元初(785805)与友人张籍、王建同至“鹊山漳水”一带同学长达十余年,三人皆作“惜花诗”。于鹄在地方志书有记载,而诗中的鹊山、白芷溪、凌霄山的路线,黄岔也是于鹄登上凌霄山的唯一通道。

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梅花拳的归山老祖刘才运(1575),在此归山隐居,崇祯十七年(1644)归真升仙,后被弟子尊为中天老祖。至今在村内及周边村子里有大量的黄巾军传说和梅花拳传说。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岔村有传统的手工艺石匠,分粗匠和细匠。粗匠是将山上的石头采切成大小长短不一的原料石,细匠一般是在山下,或磨、或雕,最终成为精美的产品或是艺术品。

黄岔村的女人有着乡村妇女的劳作习俗,农忙时节她们也与男人一同下地间劳动农耕,农闲时她们就开始进行生活中的织布、纺线,纳鞋底、绣鞋垫等手工。

黄岔村有特色的农家菜肴――焐菜。焐,替代“煨”的古意,指食物经腌制后,置入炭火中致熟的烹调方法。传说中的黄岔焐菜,起源于黄巾军在黄岔建立营所的时候,当时这个条件十分艰苦,在寒冷的季节,黄巾军的守营将士将山上干树枝点燃进行取暖,又有人又将食物投入余火中煨熟,感到火中的食物味道特别。久而久之演变成了用石盆或石锅煨焐一些菜品。

四、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平汉线省委委员杨秀峰先生接受共产党北方局的指示,率领北方局干部与抗日武装,进入内丘县太行山区开展抗日活动,发动群众抗日救亡。193711月中旬,杨秀峰所率领的冀西民训处在内丘深山区组建了白塔区(后改称白鹿角区)、獐么区、孙家坡区三个抗日区政府。因黄岔村地理位置十分隐蔽,又处于邢台县、内丘县交界处,杨秀峰以黄岔为据点开展工作,至今村内还存在有杨秀峰旧居,除此村内还有内丘县独立营旧址。

黄岔村是八路军重要的中线交通总站,当时,日军对八路军根据地实行了“囚笼政策”,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冀南冀西两个根据地研究决定建立三条秘密交通线,其中中线交通战以黄岔村为总站,延线在杜家台、吴村、都城铺、大都城、北阳、夏侯等村设立中转站,由太行军区、太行一分区抽调10余人组成武装交通队,由太行一分区翟培修任交通队队长,配备了武器负责重要文件、冀南币和人员的护送任务。

内丘县独立营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支地方武装,1938年随着临内县委的分设,临内独立营也分别成立,内丘县独立营下设三个连,有28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有力的配合八路军进行敌后工作,也经常出袭打击日军。1945年内丘县独立营先后参加了解放临城和内丘的战斗。1946年改编为太行三十四团。

张玉林,(1914――1987)内岔村人。早年参加革命,1938年(民国27年)由刘振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内丘县二区、五区区委书记,中共内丘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内丘县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峰峰市人民检察院、邯郸市人民检察院、邯郸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张玉林在内丘二区和五区工作期间,以家为联络点,他的弟弟是地下联络员,父母家人照料八路军伤病员,其妹经常到深山中为伤病员采药,日伪军悬赏抓他,后来将他的弟弟张玉义抓住后并扬言说:如果不自首就杀掉他的弟弟。张玉林没有屈服,继续进行抗日工作执行党派遣的各项任务。1945年,张玉林带领内丘县公安局人员配合八路军从西南城墙攻入内丘县城,为内丘县解放做出自己的贡献。新中国之初,他带领公安人员对敌特及土匪进行打击,维护和攻固了新生政权。解放后,张玉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为党的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张玉林病逝后,内丘县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李阳河南岸为他立碑。

张荣妮,(――1988)黄岔村人。1942年参加抗日工作,任冀南二分区地下交通员,当时内丘县地下接通工作受到日伪军的严重破坏,为了打通八路军的联络,决定建立一个夫妻联络交通站,经过组织的严格筛选后,决定启用已潜伏下来的郭永善,而另一个人选就是张荣妮,那时张荣妮没有结婚,当听到组织的决定后,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与郭永善组成家庭建立秘密的地下交通站,自建立交通站后到抗战胜利两年间,为党和八路军护送干部100余人,传送情报文件不计其数,从来没有发生过失误。组织领导人这样评价说:“张荣妮为跑交通,把终身大事都奉献给抗日战争事业了。”

刘黑小,黄岔村人。在解放内丘城战役中任民兵总指挥。除此还有革命烈士李生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