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天府源泉 2021-07-28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币制陷入混乱与败坏的状态。各省总督利用所掌控的造币厂以铸造钱币获取巨额利益。“光绪三十一年国内币制尤紊。财政处户部奏请禁止省自为政之恶例,于是政府下谕,令各省停止铸币。”(《中国货币论》(奥.耿爱德)。并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11月颁布了规定统一币制的新章程,规定库平一两为银币单位。但此案提出后,各省总督中有十一位赞成一“两”制,八位主张维持现有重七钱二分的“圆”为单位,另有些持异议或鼓吹两种并行。清廷批示採用一“两”制,于是“库平一两”成为标准单位。然新规执行前光绪皇帝在1908年突然驾崩,但此时已有少数样币在1906年由天津造币总厂试製完成铸造,因光绪驾崩而未正式发行。这就是“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一两”钱币的产生背景。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銀幣中壹両”,俗称“中”字壹两,系户部设计铸造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其系列币有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共四种。

由于库平一两银币在实际流通中与当时通行的壹圆流通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兑换不方便,所有没有能够正式推广行用,仅有铸额极少的一两银币进入流通领域。

据台湾鸿喜美术馆《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述,此套样币有两种版本,原制及原模后制。

原模铸造钱币的边轮面有“大清国银币样板 . 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字样。是清朝政府1906年委托英国伯明翰设计和携刻铸模并制作的样币。是连同样币及模具一同交由户部铸造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此银币系专门制作呈送给皇帝和户部大人审查,验证,作为资料保存的银样币。其镜面光泽,地章光亮平整,包浆均匀,未在市场流通,存世极稀。

后制币的币文图深打,边齿锐利,地章上略呈斑点状(说是模具有锈蚀造成),也成为业界辨别真伪的基本暗记之一,但底光柔和。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后铸币

壹两银币的尺寸仅比原七钱二分币加大一成,直径在40.5mm左右,重量37g左右。存世的原铸版重量也有高达39.5克的。

实际上,从存世的“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壹两”试铸钱币发现,铸成的银币还有直径仅比原“七钱二分”微大为39.8mm的。在材料配比和钱币厚度也有变化,厚度达3mm,坯饼厚重,重量与7钱2分银币相同,在26.5克左右。使其成为事实上的第三个版本。据国内某收藏媒体说,第三种版本(重七钱二分)的“户部丙午中字一两”更为稀缺。

“户部丙午中字一两”的币文由清代名臣董恂书写。正面珠圈中央阴刻厂记“中”字,意即中央的造币总厂铸造(市面上出现的阳刻“中”字版应是赝品)。

此币铸造设计精美,正面外围有致密精细难以仿刻的水波纹饰。

钱币上方四个满文,两旁丙午为干支纪年。左右侧之户部为主管发行的机关名称。底部“壹两”为银币面值单位。背面水龙的周围珠圈环绕,外圈刻光绪年造中文及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大清帝国银币)英文。

代表着帝王威权的蟠龙是背面设计的重点。此蟠龙设计讲究,威武而秀丽。

它以半空中腾云驾雾的方式呈现。扭曲似蛇的身躯自龙首后方向右后再旋转左方,成为反S的形状,十刺龙尾朝向右侧。圆形鳞片覆盖龙身,附有火燄及云朵,龙脚五爪,表现出腾龙在天的地位,

龙嘴口含龙珠,下正中有七尾火焰的智慧之珠。龙身底部有水波纹,龙身周围祥云环绕,是承载着吉祥的象徵。

在我的藏品中,缺“户部丙午中字一两”(重37克版)。但有幸藏有一枚币重七钱二分版的此种银币。其直径39.8mm,厚3.0mm重26.9克。现借平台展示求评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观此藏品形制规整,字迹清晰,细节刻画精美,铸造极为精良。版底光洁丝滑,光泽温润,包浆莹润,品相极为难得。整个钱币保存完好,令人赞赏。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最典型的是从藏品的高清图(肉眼可见),又在放大镜下观察(读者朋友,您尽可以在页面上用两个手指把图片拨开了看)可见到此币在携刻和机铸中的一些典型特征:

1/钱币正反面的内珠圈的点珠,距离均等,颗颗压铸饱满,无任何粘连。

2/每个币文,龙纹,云纹,水波纹线条之肉身上都由肉眼可见弧形小圈组成。凸起的笔划肉身坚实,立面陡峭,压力十足,具有机铸特征。

3/在龙图,龙云的立面,侧面可见由铸造模转移过来的携刻细纹。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4/在钱币地章空白处可见纵横机铸纹。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5/钱币中心的阴刻“中”字立面深坠,压力十足。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6/钱币龙面的内马齿布局均匀,精细。外轮边齿为凸凹交叉的直齿。齿形规整,两凸齿之间的凹齿内及凸齿边缘可见机铸币特有的夹丝齿。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所有这些特征都是做伪者不可及的。

虽然此币的尺寸和重量异于大清钱币规律,用容积法初测比重也仅在9.2g/cm3左右,说明其铸币材质含银量极低。但如是天津厂的“壹两”小规格版的试制币,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对“试铸币”的真伪辩识更多的还在书相,携刻铸工工艺,钱币包浆和特征上。

我变了一个角度拍得这枚钱币的效果图,这种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我点珠组成的币文,龙图防伪结构,做伪者万万不可能及。比如,钱币币值面“壹”字横笔起笔的点珠,内珠圈点珠中心凹陷,边缘扇形纹起笔的圆点等铸币特征,一定是携刻者有意留下的“暗记”,让做伪者难以看到,看到了难以仿造。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光绪年造户部丙午大清银币“中”字一两品鉴

据此,自我综合判断是一枚试铸真品。您觉得呢?

2021年7月27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