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需要消化,不能“只存不用”

 萌芽可期成长社 2021-07-28

说到云笔记,我最早接触的是印象笔记,但是感觉印象笔记空间小,不付费用着不是特别方便(客户端数量限制、流量限制等)。

所以,用了不久就转战有道云笔记了,有道云笔记空间大(我曾用网易邮箱积分换过好像4G的永久免费空间),并且其剪藏功能、多端同步也都不错,一直用了四五年,付费会员开通过大概半年。


但是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加,随着专业知识管理的需求,以及写作的需要,我感觉有道云笔记越来越不适用了(具体吐槽可见我一篇文章《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的存在》)。

在我开始寻找替代品的时候,发现了notion、浮墨、我来、语雀、石墨等,其中关于卡片笔记,以及写作的内容吸引了我,于是决定逐一对比试用,找个尽量满足自己需求的。

从有道云笔记的单纯存储,到后面探索笔记的消化吸收,这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因为笔记不能“只存不用”,这也是为什么以notion为首代表的注重消化笔记的平台兴起的原因。


我个人现在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笔记、收藏很多,但是仅仅是收藏,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这次转换笔记平台,顺便探索一下自己的笔记系统的构建,以便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搭建,以及内容创作。目前算是有了个初步构架,还需要慢慢调整,逐步改造。
经过对比,选择了自己比较看好的语雀、我来和石墨。为什么是三个?因为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出现一个就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所以需要搭配着使用。

语雀可以做博客,做知识沉淀,做成果展示

昨天探索了一下语雀、我来,看看那个平台更适合做个人博客,以及那个平台支持Word文档的在线批注功能。想做博客是因为自己经常写东西,想找个地方存放写作结果,曾经试过用WordPress搭建了个人博客,但是感觉并不好用,没有代码能力,不太好驾驭,自己也容易陷入不断找主题,不断进行版面调整的陷阱,完全失去了当初做博客的初心——学习和创作。因此,域名到期后,直接没续费,放弃了。


石墨文档Word批注功能是一大亮点

关于在线的Word批注功能,这个需求也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会找来经典的书籍、资料边读边做批注,随时记下当时的想法,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一直希望能找个可以实现该功能的在线平台,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受地点限制的阅读学习了。



我来很灵活,使用范围广

选择我来的原因是,我来比较灵活,可以将笔记随意双链,有利于消化笔记,以及写作输出。


没有完美的系统,搭配组合使用才更好

博客的实现,好像语雀更合适,因为他有**丰富的知识库、团队、小组这些层级,是权限分明的系统,编辑器也够强大,整体风格简单、清晰,省的自己花太多时间到无关创作的功能上。

遗憾的是语雀不支持Word文档的在线批注,我来也不支持,好在石墨文档支持。这样就只能分开使用各个平台的不同功能了,每个平台功能不同,各有立足点,按需选择即可。


最后我初步定下的这个系统就是这样的(使用顺序由上往下):

有道云笔记:剪藏笔记、收集资料,用来临时存放资料

石墨文档:仅用来在线阅读批注Word文档,可以产生很多笔记和思考

我来:汇集有道云、石墨文档、平时想法等各种笔记灵感,用来消化、重构成新的文章内容

简书:日常随笔、打个卡、记个流水账啥的,写着写着会有灵感和想法出来

微信公号:输出成成品文章,直达同道中人,结识更多同频的人

语雀:目前规划做个博客,可能放和公号一样的内容,也可能做成开放小论坛(待定)


关于我来的三个建议


使用我来一段时间了,现在还算熟悉和上手,综合体验还不错,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梳理一下。


APP键盘调用有点问题


我来手机端APP,在打字的时候,键盘的调取好像不对。每次打完字,键盘都自己收回了,很不方便。这应该不是我手机和APP的问题,因为我没发现其他APP在调用键盘时有这个问题,换了一个输入法也还是如此。再者我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体验设计上,有两个地方感觉做的不是那么好。



PC端窗口管理与平时习惯相悖


我来的PC端,在使用的时候,整个窗口的关闭、放大、缩小按钮并不是在右上角,而是在左上角,这一点不同于其他很多很多的系统和软件,每次我在想退出,或者缩小窗口的时候都点错。我猜想,这样设计是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多的停留在软件内,增加其退出成本,但是这一点确实很不方便。用户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既然大家已经有了固定习惯了,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沿用,这样才能降低用户的适用成本,增加用户黏性。



APP主菜单需要调整


手机端首页下面出现的四个按钮,感觉也很别扭。

感觉不是那么友好,几乎成了鸡肋。由左到右是四个按钮:搜索>速记>帮助中心>消息箱。

我才它的设计逻辑应该是这样考虑的:

搜索因为我来倡导的是多记,随记,不用太长的笔记,所以用户会积累大量的笔记,因此有个显眼的搜索功能会比较方便。这一点考虑,我认可,但是搜索放在这个位置,以这样的方式呈现,我觉得不太妥。

速记速记是一个常用的功能,也是增加用户笔记数量的关键,讲究的是显眼的位置,即刻开始。放置显眼的位置是有必要的,这个认可。

帮助中心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没见过那个APP设计的,把帮助中心放到主菜单位置的。难道是隐含的表达:我们的APP比较复杂,所以你可能需要多看帮助?所以才放到这么显眼的位置?

消息箱这个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消息箱一般是用户之间相互交流的窗口,以及APP官方和用户交流的窗口。但是我来作为一个笔记软件,不具备社交属性,社交也不是主要着眼点;和用户的交流也没那么频繁;虽然有团队协作的功能和需要,但是这对于非团队的个人用户而言似乎有点鸡肋了。这种情况下还把“消息箱”放到菜单这种极其重要的位置,显然是不妥的。


建议参考一下其他APP的界面设计,乃至手机的设计。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产品而言,不应该给自己设置那么多的成长门槛,更应该尽量减少用户的适用成本,提升大家的上手率,这样才能迅速成长。有了更多用户之后,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反馈,才能更接近用户,更新迭代。

我来群里,粉丝互动效果不错,感觉这才是产品研发的节奏,就像当初小米的诞生一样,和用户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到用户的真实需求。希望我来越来越好,我还在适用中,很看好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