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出我心110:永不落幕的罗生门

 亮影请您看 2021-07-29

2021年第48期

电影《罗生门》是根据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筱竹丛中》改编而成,是大导演黑泽明的惊世之作,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

影片以一宗案件为背景,描写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结尾的转折又将原有的对整个世界的绝望一改成为最终强调人的可信,赞扬人道主义的胜利和道德的复兴。

罗生门是日本京都平安京中央通往南北的朱雀大道上南端的一个城门,由於平安时代(西元749 ~1192年)京都接连发生地震、大火、饥荒、台风等天灾,使得京都变得十分萧条,也使得罗生门成为一个残破不堪的城门,荒芜的罗生门不仅成为狐狸聚集的地方,也成了盗贼的栖身之所。 最后,甚至衍生出把没人认领的死尸抛弃在城楼的习惯。因此,一到了天黑就没人敢在罗生门一带走动。


日本大作家芥川龙之介以此为题写了著名的同名小说。后被日本大导演黑泽明借用来作为电影名,但情节则是改编自芥川另一部小说《筱竹丛中》。

故事情节很简单,在12世纪的日本,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目无法纪的强盗横行乡里,在平安京的正南门――破败的罗生门下,大雨滂沱,行脚僧、樵夫、杂工3人在此躲雨,他们聊起最近发生的一件社会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强盗多襄丸,武士的妻子真砂,女巫和目击者樵夫被招到纠察使署,分别叙述自己或亲身所为或亲眼所见或鬼魂附体时所言。


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


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片中利用这些当事人及目击者对案情的不同叙述,来分析人性的善与恶,充满了悬疑及不信任的气氛。后常借用「罗生门」一语来比喻对同一件事,因立场不同而说出不同事实的不同情形。


《论语》里记载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


说成白话文就是:算了吧,我没见过能有人真正看到自己的过错而进行自我批评的。人不仅在受到肉体伤害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防卫和保护,在受到精神攻击的时候依然会全力以赴地保护自己,为自己开脱,而把过错推到别人活着外界,即使自己有错,也是他们的过错引发的……


古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同样在警示世人,你要说对方错,并让对方承认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因为有时候自己也会明知是错也是打死都不承认,谁都不想让自己沦落到是非的不利之地,也不会首先承认从而丢失面子……


是非对错其实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像数字6和9一样,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你认为对的别人不一定同意,别人认为对的你也不同意,再换个第三角度估计既不承认是6也不承认是9,事情的真相就变得更加迷离,以至于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谁也无法认同谁的情况。


正如《罗生门》里的每个证词,是主人公经过权衡说出的对自己有利的话语,有时候是非对错就是这样难以分辨,所以争吵和争论的过程有时候继续强化自己有理,罪皆在人的过程,是批判、反驳别人为自己据理力争的过程。因此,电影《罗生门》的主题和内涵是深刻而伟大的,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不断警示世人人性的复杂和深刻,《罗生门》的主题永不落幕!

2021.2.16随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