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0198】“卿子冠军”宋义

 韩逊讲数学 2021-07-29
通鉴原文
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秦围赵急,宜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疲,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有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半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 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举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 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

十一月,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羽为上将军。

月残读鉴

宋义对项羽说: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

宋义有他说的那么厉害吗?当然没有,他的上位只是历史的偶然,当然,他是有一定的水准,但还不够格达到厉害这个评价。

宋义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各地反秦风起云涌,他这个秦国的小吏当不了了,就投靠项梁,也算是造反了。在项梁手下,每个人都知道项梁这样老是往前冲,肯定有失败的时候,每个人都不说,因为他们都知道项梁是不会听的,但宋义说出来了——可以说,宋义是一个可爱的人,但是,也正是这样,决定了,他本身不会看人。

随后,他又跟齐国的使臣BB说项梁必败——项梁死后,项羽心底不知道有多想杀这个宋义,我的叔父就是被你这样诅咒死的,到处宣扬他必败,使得军心不稳。

然而,诅咒起作用了,项梁失败,死了。

在齐国使臣的推荐下,宋义在楚怀王前面终于有机会说说话,而这一说话,就注定了他的死亡。楚怀王不是不知人,而是他不知道怎样用人,他应该知道这两个家伙是不可能协调的,宋义镇不住项羽,而项羽迟早要灭掉宋义,安排宋义领导项羽,不知道是何用意?

而且在军中,宋义是没有根基的,他的权力来源是楚王,而兵将多是他们项家的,他应该做的,不是展示自己有多牛逼,而是要在收买将官的同时,恭敬的对待项羽,麻痹项羽,建构自己的根基……

宋义没有这么做,他对项羽说:我比你厉害,你是个莽夫……

他大张旗鼓的把儿子送到齐国去——注意,是齐国!没有齐国的使臣,宋义是不可能当上楚国的上将军的!

于是,项羽找到了个借口:宋义联合齐国谋逆!

杀!

宋义就这样没了。

宋义是一个正直之人(好像也不是,来救赵国,却一直观望),是一个可爱的人,但是,他对自身太过于自信,忘记了环境的因素,忘记了自己真的没有那个能耐做到那个位置,于是,就这样。

不过一个秦国小吏,最终以卿子冠军留名于后世,宋义也算是可以了。

参考译文
宋义带领军队到达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不进兵。项羽说:“秦军围困赵军形势紧急,应火速领兵渡黄河,如此由楚军在外攻击,赵军在内接应,打败秦军就是一定 的了!”宋义道:“不对。要拍打叮咬牛身的大虻虫,而不可以消灭牛毛中的小虮虱。现在秦军攻赵,打胜了,军队就会疲惫,我们即可乘秦军疲惫之机发起进攻; 打不胜,我们就率军擂鼓西进,这样便必定能够攻克秦了。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我不如您;但运筹帷幄、制定策 略,您却不如我。”因此在军中下达命令说崐:“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宋义随后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为相,并亲自把他送到无盐县,大摆宴席招待宾客。当时天气寒冷,大雨不停,士兵饥寒交迫。项羽便道:“本当合力攻秦,却长久地 滞留不前。而今年成荒歉,百姓贫困,士兵吃的是蔬菜拌杂豆子,军中没有存粮,竟还要设酒宴盛会宾客,不领兵渡黄河,取用赵地的粮食作军粮,与赵军合力击 秦,却说什么'乘秦军疲惫之机发动进攻’。以秦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势必战胜。赵被攻占,秦军便将更加强大,哪里还会有疲惫的机会可乘!况且我军新近刚 刚吃了败仗,楚王坐立不安,集中起全国的兵力交付给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不体恤士兵,而去屈从于一己私利,不是以国家为重的忠臣啊!”

十一月,项羽早晨去进见上将军宋义时,就在营帐中斩了宋义的头。出帐后即向军中发布号令说:“宋义与齐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了他!”这时,众将领都因畏 惧而屈服,无人敢于抗拒,一致说:“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您家中的人,如今又是您诛除了乱臣贼子。”于是就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即派人去追赶宋 义的儿子宋襄,追至齐将他杀了。并遣桓楚向怀王报告情况,怀王便让项羽担任了上将军。

在 不断学习中成长!

人鉴,明得失;


史鉴,知兴替;

铜鉴
,正衣冠;



以史为鉴

通鉴小故事
微信号:yezidis
QQ群:11585399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