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暑犬的凝血异常与临床结局的关联探索

 vetshy 2021-07-29


目的:研究自然中暑犬的凝血标记物异常及其与死亡率的相关性。
设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地点:大学教学医院。
动物:30只自然中暑的宠物犬。
干预:无。
测量值和主要结果:在就诊时和就诊后4、12、24、36和48小时(PP)采集柠檬酸盐和EDTA血样。凝血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活性(ATA)、总蛋白C活性(tPCA)、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浓度。总生存率为60%(18/30只犬)。年龄较大、就诊时心率和直肠温度较高、出现临床体征至就诊时间与死亡率显著相关。就诊时的凝血标记物与死亡率无关。就诊后12-24h PT、aPTT延长,就诊后12h tPCA降低,就诊后24h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死亡率显著相关(P < 0.05)。D-二聚体浓度升高和ATA降低在所有时间点都很常见,但与死亡率无关。在整个住院期间,死亡犬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频率增加,但DIC的发生与死亡率无关。死亡犬在前24小时内异常凝血障碍的数量显著较高(P = 0.04)。

结论:凝血紊乱在自然发生中暑的犬中很常见。PT、aPTT、tPCA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似乎与就诊后12-24小时的结局相关,例证了住院期间需要连续测量多个实验室凝血检测,即使就诊时在参考区间内。该队列中定义的DIC的发生与死亡率无关;然而,在就诊后前24小时内,死亡病例的凝血异常显著更多。

关键词:犬;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暑。

图1:30只自然发生中暑犬住院期间止血参数的趋势。描述了存活(n = 18,黑色方块)和非存活(n = 12,灰色菱形)动物的平均值。须代表SD。*存活者与非存活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图2:30只自然发生中暑犬住院前24小时内DIC发生率的趋势。
Bruchim Y, Kelmer E, Cohen A, Codner C, Segev G, Aroch I. Hemostatic abnormalities in dogs with naturally occurring heatstroke. J Vet Emerg Crit Care (San Antonio). 2017 May;27(3):315-3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