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圃苏24 民生凋敝 苏轼的愧与伤

 无犀之谈 2021-07-29
书接上文。
前文解说了苏轼在《盖公堂记》中借古讽今的段子和议论。
苏轼用了如此大的篇幅,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建造这座盖公堂。表面上是为了纪念先贤,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出苏轼造此堂的指向性有多么明显。

文章中的那位倒霉的患者,就是现在受到新法荼毒的大宋百姓,三位庸医,就是帝国中央朝夕而变的国家政策,而村里长者的建议,实际上也就是苏轼一直以来坚持的治世之道。

这座盖公堂落成的两个月后,苏轼收到朝廷的调令,要前往河中府听候安排。河中府以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为其名,即为今天的山西省运城下辖永济市。

我没有查到这一纸调令的背景到底是什么?但你只要翻看一下中国地图,大概也要感慨宋代的官员,正如苏轼多年后在黄州《临江仙》中所寄“长恨此身非我有”,以及再后来回到汴京在《定风波》中所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无奈与恬淡了。

密州在帝国版图的东方,几乎快到了今天青岛,而朝廷要调他去的河中府在帝国版图的西方,几乎已经离长安很近了,即便是在今天,自驾而行,也要开上近12个小时才能抵达,何况近千年前,山川险要重重,这一趟行程,水陆并用,坎坷之势,想来都已经觉得艰辛。
苏轼自然也知此行的遥远,并对地处西北的苦地没什么好感,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感慨:这一趟又要远行了,可能我与江南美景的缘分不会再有了。
(想去益远矣。往日相从湖山之景,何缘复有。)

熙宁九年底,苏轼的接替者即将到任,新太守是孔子的四十六代孙孔宗瀚,从苏轼朝思暮想的江南而来,此前在丹阳(今镇江)为官。
孔太守还在赴任途中时给苏轼写诗,苏轼和诗一首,诗中尽现对密州百姓的乡土之情——
每当看到密州农田颓败的景象,我都觉得自己永远愧对此地百姓,就像草木上的小刺不停地刺伤着自己的皮肤。
我平生饱览群书,却一点用也没有,读过的一个字都没办法帮大家填饱肚子。
…………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此诗开篇四句,诵读之,如鲠在喉,不忍细钻。

全诗通篇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这情绪却是如此压抑而不得释放,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以苏轼当时的处境,他已经施展尽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极限,却发现这一切依然只是徒劳时的心情,是何等沮丧,何等没落。
(全诗录于文末,自赏。)

苏轼离开密州的九年之后,直到元丰八年(1085)夏天,渡劫余生的他,再被派到山东登州(今蓬莱)途中,路过密州时,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超然台,忆及当年种种,不胜唏嘘。
根据故地重游时赠与时任密州太守的霍翔的诗作记载,密州百姓对苏轼充满感激,扶老携幼前来迎接老太守,当年离开时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今天已经长成了七尺男儿,可是诗人自己已经年华老去。
苏轼对于当年在密州的很多经历都记忆犹新,还记得自己当时吃过枸杞和野菊花。
在超然台上,还有当年自己留下的诗赋碑刻。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
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方将怨无襦,忽复歌缁衣。
堂堂孔北海,直气凛群儿。
朱轮未及郊,清风已先驰。
何以累君子,十万贫与羸。
滔滔满四方,我行竟安之。
何时剑关路,春山闻子规。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充国鬓未斑。
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坚顽。
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
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