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ASN 5月亮点丨早产儿肾脏发育不足的大难题,发现了研究突破口?

 协和麒麟 2021-07-29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JASN)杂志是美国肾脏病学会1990年创办的期刊,发表全球范围内肾脏病学领域的基础及临床进展,作为月刊发布,影响因子高达8.288。

本期内容,JASN的5月高光亮点如约而至啦!协和麒麟医学也将继续每月与大家相约,不见不散呀~

目录

  • 血透患者感染COVID-19后,抗体有哪些特性?

  • 耐类固醇肾病综合征:Crumbs2蛋白双机制介导

  • 早产儿肾单位生成不足,恒河猴模型成为突破口

  • 肾移植:前往更远的肾移植中心,会带来更好的结局吗?

  • 尿液微囊-肾脏生物标志物的明日之星,如何定量分析?

  • 发现未曾被识别的膜性肾病新类型

01

血透患者感染COVID-19后,

抗体有哪些特性?

血液透析人群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体液免疫反应,包括其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仍不甚了解。这项研究回顾性地评估了法国巴黎地区从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中康复的血液透析患者的SARS-CoV-2 IgG血清学检测结果,随访6个月。

83名患者(中位年龄65岁);59人(71%)为男性,28人(34%)曾出现严重的COVID-19。我们观察到74名患者(89%)在诊断后的中位数67天内初始SARS-CoV-2 IgG抗核苷酸血清学阳性。通过多变量分析,免疫低下状态是唯一与缺乏IgG抗核苷酸抗体反应明显相关的因素。

大约25%的患者在6个月后IgG抗核衣壳血清学呈阴性。没有初始血清转换与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有关。在发生血清转换的患者中,IgG抗体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与年龄>70岁、女性和非严重的临床表现有关。通过阐明血液透析患者的抗体反应,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未来治疗和预防这一人群的COVID-19的方法。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033

02

耐类固醇肾病综合征:Crumbs2蛋白

双机制发挥关键作用

Crumbs2(CRB2)在胚胎阶段以及视网膜、大脑和肾小球荚膜细胞中都有表达。Crumbs2基因的突变最近被确定为类固醇抵抗性肾病综合征(SRNS)的原因之一,但Crumbs2的功能障碍如何损害肾小球滤过屏障(GFB)尚不清楚。Crumbs2是一种裂隙膈膜蛋白,能够与Nephrin相互作用。在小鼠中,Crumbs2的缺失导致重度蛋白尿,并伴随着进行性的荚膜足突脱落、肾细胞损伤和炎症,表明Crumbs2与Nephrin对GFB具有相似的相关性。在体外,CRB2突变体蛋白在内质网(ER)中积累并引发应激压力,二者共同在SRNS患者的发病和疾病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053

03

早产儿肾单位生成不足,

恒河猴成为合适模型

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相比,平均肾脏单位数量少得多,因此在成年后患CKD和ESKD的风险增加。大多数肾脏单位是在妊娠晚期通过侧枝肾脏生成而增加的,但具体过程知之甚少,由于直接研究人类妊娠晚期胎儿的肾脏发育充满了伦理和技术上的困难,恒河猴被确定为一个合适的模型来填补这一认知空白。

怀孕三个月的猕猴作为一个模型,在分子水平上了解侧枝肾脏的形成(LBN),疫染色和三维渲染评估了形态学。对四个胎龄129-131天的恒河猴肾脏进行了单细胞(sc)和单核(sn)的RNA-Seq,对人类档案组织进行了RNAScope验证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在恒河猴的肾脏中,经历了与人类类似的侧枝肾脏生成,肾脏祖细胞的转录组随时间变化,衰老的肾脏祖细胞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可被用来改善早产婴儿的肾单位生成情况。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097

04

肾移植:前往更远的肾移植中心,

会带来更好的结局吗?

各个移植中心的肾脏移植率和结果各不相同,希望进行肾脏移植的患者,是否应当选择前往距离最近的移植中心?Whelan等人对1995-2015年美国等待肾脏移植的成人,研究ETD与死亡或活体移植的时间或移植失败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373,365名患者中,有11%的ETD≥50英里。在美国如果患者为非黑人种族,或最近的中心活体捐赠手术量较少,更可能需要前往更远的移植中心。跨越较远距离进行移植的患者,接受死亡捐赠者的可能性较低、活体移植的可能性更高,并与较高的移植失败风险具有微弱的相关性。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151

05

尿液微囊-肾脏生物标志物的明日之星,

如何定量分析?

尿液胞外微囊(uEVs)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非侵入性肾脏生物标志物来源,但尚无标准化、量化和表征的最佳方法。在对肾脏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研究中,Blijdorp等人在一项水负荷研究中分析了健康人和肾病患者的尿样。使用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和EVQuant(一种通过凝胶固定化量化颗粒的新方法)对全尿中的尿液颗粒进行了量化。

结果发现,尿肌酐与尿液颗粒计数高度相关,还发现三种uEV定量方法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并对这些差异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一篇相关的社论指出,这项工作加深了人们对不同的尿素细胞定量方法的相对优点的理解,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使用尿肌酐浓度来归一化尿液样本中的尿素细胞是一种合理的方法。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210

06

发现未曾被识别的膜性肾病新类型

膜性肾病(MN)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沿肾小球基底膜(GBM)沉积而成。已知抗原PLA2R、THSD7A、NELL1和SEMA3B占MN中目标抗原的80%-90%。

研究人员对已知抗原阴性的MN患者GBM进行了激光显微切割和质谱分析,发现了一种新的蛋白质--protocadherin 7 (PCDH7),PCDH7显示出颗粒状的GBM染色,并与GBM中的IgG共定位。此外,在与PCDH7相关的MN患者的血清和肾脏活检组织中都检测到了PCDH7的抗体,但在对照组中没有。这些发现表明,PCDH7相关的MN定义了一种独特的、以前从未被识别的MN类型。

原文传送门:

https://jasn./content/32/5/1249

参考文献:

This Month's Highlights [J]  JASN. 2021,32 (5). DOI:https:///10.1681/ASN.2021030385

本文由KKCN翻译,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文献检索

希望查看全文、了解完整的研究内容?使用协和麒麟医学新上线的【文献检索】功能吧~

点击这里,一键踏入您的专属移动图书馆

或点击这篇文章可以查看使用方法喔~【文献检索重磅上线!】此刻就出发,点击踏入你的专属移动图书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