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校长遇见德鲁克」杨安平:一名乡村校长的自我修养

 彭信之管理识堂 2021-07-30

杨安平,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校长、语文教师,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高杨杰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018届马云乡村校长,陕西省第六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陕西省教学能手,汉中市学科带头人,汉中名校长。

学校简介: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位于陕西省汉中宁强县铁锁关镇,始建于1959年,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余名,教职工54人。学校以“培育寄宿制管理特色,创建现代化乡村名校”为办学目标,以“立德行,强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和发展”为育人宗旨,致力于做有温度、有品质、有生长力的教育,办有人、有故事、有风景的乡村名校。

由于篇幅所限,图书编辑委员会经过再三考虑,没有将本次专访放于书中,特在此处与各位校长分享,这对理解书中提到的《冰山下的领导力》中“自我管理”的部分特别有帮助,同时由衷感谢杨安平校长对我们的支持,心存感恩。

彭信之:您觉得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杨安平:我心中好学校的基本特质是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要成为名校还要品质优良、与众不同、有口皆碑,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独特的办学思想风格,能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有温度,即学校要有教无类,关怀人情,关切人性,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和进步指数,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有故事,学校是一个师生共同书写生命成长史的文化场域,学校教育必须让真实的学习发生,让学生亲身经历成功与失败,创造美好的教育风景,当学生离开这所学校时,在生命中能留下润泽一生的故事;有品位,既要“育”分更要“育”人,把孩子培养成有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公民,而不只是学习机器、工作机器亦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所忽视了人的存在、人的生长,忽视了人文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学校,算不得真正的学校。 

彭信之:那么,乡村学校教育呢?

杨安平:一样,又有所不同。我觉得乡村学校教育至少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基本使命:第一,树立孩子的理想,让他们对未来人生充满向往,进入社会以后学会抉择,敢于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进而改变这个时代与社会;第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教他们学会自我接纳,自我认同,自强自立,阳光向上;第三,培养习惯与意识,既包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还包括为人处事的常识、创新实践的思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懂得爱与责任。

彭信之: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适切性的特点,我们谁也无法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精英”。

杨安平:是的,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中小学九年的教育,让孩子们初中毕业时拥有两张门票:一张叫做“立身处世之票”,因为无论他将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境遇,懂得自我悦纳、与世相融,才会热爱生活、认真工作,受人欢迎和尊重,这是自我的生存之道。另一张叫“立学宏志之票”,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尽可能多的获得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机会,将来进入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聚焦核心素养,立德树人,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帮助学生成为为“生命健康的人,生活幸福的人”,让他们懂得在将来能“认真工作,热爱生活,有尊严地活着”,这是基础教育共有的使命,这是底线,也是高标。

彭信之:我们如何去实现这样的成果?

杨安平:尊重常识,坚守教育规律办教育。我看到很多学校在所谓特色创建的旗帜之下,表面上搞得非常热闹,非常风光,但实际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的培养并没有多少帮助,办学是为了育人育魂,而不是为追风逐名,博取欢心,供人观赏。否则,无论你搞得有多天花乱坠,学校办得多有特色亮点,如果无法给予这里的师生终身受益的影响,如此教育“浅薄化”“短视化”的结果只能是“放羊人的子孙世代放羊”,所以我想,坚守我们朴素的底线,坚守教育规律,把教书育人这个本分做好,自然也就有了办学特色,有分也有人,有风格也有口碑,有理想也有温度的教育,才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好学校。

彭信之:那您觉得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

杨安平:我认为一名有领导力的现代校长,应该具备如下三大特质:有情怀,对教育葆有热爱与坚守;懂专业,向校长专业标准看齐;善引领,推动学校及区域教育共同发展。我从大多数校长尤其是乡村校长身上,能够感受到浓浓的教育情怀,但是否真正具备了教育家办学的潜质,能够“专业”精神,具有卓越的领导力,还需不断自我追问与反思。

彭信之:您是怎么定义校长的领导力的?

杨安平:最起码有三个明显表征:一是有思考力,有独立的教育思想;二是有行动力,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三是有感召力,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样的校长拥有学校文化的影响力,课程建设的领导力,教育改革的决策力,管理发展的创新力,优质资源的整合力,教育生态的守护力。校长的专业修炼是一门功课,向外修炼,要有国际视野、未来眼光、跨界思维;向内修炼,要有家国情怀、独立思想、有学术意识。一个人浮于事的校长,“管家婆”式的校长,社会活动家式的校长,只顾急功近利、追风逐利、哗众取宠,而忽视了学校本应具有的学术之根和文化之魂,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这样的校长也无法引领教育走向深入、走向远方。

彭信之:听起来您对校长的要求是很高的。

杨安平:应该如此,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教育境界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内涵,校长的专业品质决定着学校的办学品位。我认为,做教育归根到底是做文化,校长应是一所学校文化的建构者、课程教学的领导者、教师成长的助推者、教育生态的调适者、教育改革的实践者。在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我们要有向歪风邪气、不良干扰说“不”的骨气,要有尊重常识、尊重教育规律办学的正气,有守护教育良知、办好高品质教育的底气。惟其如此,尽管时代在不停地变幻,但文化仍然能够传承,学校的办学传统能够延续下去,尽管学校师生一批又一批离开了,但这所学校给予这些老师和孩子们的影响会伴随终生。

带领教师家访,劝返失学儿童

彭信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校长呢?

杨安平:首先要会爱,你是发自内心喜欢做教育,热爱生活,才可能去善待孩子,去专注研究,去善待学生,你不爱教育而只是把校长当一个职位去做,不仅做的很无趣,而且找不到价值意义,这是做不好校长的;其次要善思,校长要有独立思考能力、理性评判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连自己为什么而活着都想不明白的校长,怎么可能引领师生建立自己的人生愿景和价值体系?三要实干,教育犹如种庄稼,孩子的生命要根植在泥土里,才能向阳生长,学校本身具有学术基因和文化意蕴,做学问需有静气,接地气,脚踏实地去实践、去研究、去浸润,人浮于事、随波逐流的校长只会把鲜活“稻禾”给折腾死;四要爱笑,这一点最为重要,校长的精神长相决定学校的“文化亮度”,影响着师生的幸福指数,一个心态不阳光的校长,带不出一支青春活力的教师团队,有情、有趣的人才可能“有品”,乐业者才会敬业、精业,才能保持热情和创新。

彭信之:我能感受到您用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和思考,听说还要带课,您是怎么做到的?

杨安平:平时学校管理我主要把握大的方向,做好思想与专业引领,在执行落实层面尽可能的放权,加上领导班子团队率先垂范,为全校做好表率;在用人方面,哪个老师有什么特长就去发挥,同时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老师各负其责。另外,制度规范也很重要,我看到一些学校制度很多,但真正管用的很少,我们学校最核心的制度只有一个,就是《教职工综合考评管理办法》,根据各岗位的不同从各个维度去考核和安排工作。

彭信之:您对自己的将来有什么想法?

杨安平:我是一个随性、恬淡的人,喜欢遵从内心,顺其自然,对将来并没有特别功利的设定。我所经历的事和遇见的人都在帮助我跳出教育看教育,我希望自己在教”和“育”融合共生中寻求一种内在的契合,既可以把学校办出独有的品质,同时不荒废语文教学与研究,校长不是能当一辈子的事,我也在想如果未来不做校长还可以做什么,我还能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不迁就,不屈从。至于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