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静雅 | 渔民勇斗劫匪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07-30




渔民勇斗劫匪




口述:薛如宝   整理:薛静雅

故事发生在抗战结束、解放战争还未开始之际。那时,象山港外流窜着一些兵匪,经常骚扰海上作业的渔民。

薛下岙有一户人家,三兄弟拥有一艘木帆大船,专门用以海上运输,将木柴木炭等物资运到舟山沈家门等岛上贩卖。大哥是船老大,老二与老三做船员。

有一个秋日,三兄弟雇了一位堂兄弟一起驾船出海去舟山卖木柴。卖完木柴返航时,在桃夭门洋上遭遇风雨,他们急忙靠岸避风。就地住了一夜。第二日,天亮时,已是风平浪静。正要扬帆起航,有一艘小船靠拢他们,小船的船头抵住大船船尾。接着就有六个人爬到他们的船上,其中一个他们认得,是峡山人,那小船正是峡山人的。另外五人穿着军装,也不知是什么部队,带着许多枪支。他们偷偷数了一下,分别有轻机枪一挺,步枪四支,手枪一支,驳壳枪一支。手拿驳壳枪的人举枪对着船老大说,把他们五人送到青龙头岛。三兄弟看到那么多武器,为头的又看上去一副凶相,心里就有点害怕,万一出事,三兄弟一个不留的话,这个家就毁了,于是就私底下商量一番,想了一计。船离岸时,老三趁那五人不注意,偷偷从船尾下海,潜入水中,不声不响地游到峡山人的船边,等大船开远,才爬上船。待到那五名劫匪发现少了一人时,船已离岸多时,他们也就作罢了。

三个多点钟头,船就开到了梅山东侧的青龙头岛。正要拢岸时,那五人临时改变主意,叫船不要靠岸,而是继续前行,把他们送到象山南韭山。听这么一说,船上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渔民们内心惶恐不安:青龙头近,而南韭山就远多了,再加上南韭山是出了名的落壳地,此去更是凶多吉少啊!极有可能连人带船都会被劫走,哪怕保住性命,家一定是回不去了,此类事情沿海一带常有发生!但又迫于五人的威力,不敢拒绝,同时也不敢慌乱,凭着历经风浪磨炼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他们个个表现得镇定自若。船老大从没像此刻那样希望船越慢越好,因此他故意放慢了船速。带驳壳枪的那人嫌船速太慢,就将船老大赶下来,自己掌起舵来,并把原本握在手中的驳壳枪顺便放在自己所坐的位置上。风鼓着三道大帆,船划破晶波掀起雪浪,急速地行走在茫茫大海之中。

时值正午,阳光照耀,远处的海面上波光粼粼,有点刺眼。海鸥盘旋于蓝天碧海间,时而发出高亢而嘹亮的叫声。渔民们,有的劈柴火,有的给泥炉子烧火,有的淘米,有的洗菜,忙着烧午饭。等全船的人胡乱吃过午饭后,那五个劫匪,掌舵的继续掌舵,三人进船舱睡午觉,一人站岗。过了好一会儿,机会终于来了——站岗的劫匪上厕所。渔民们开始互相使眼色。在眼神的交流下,四个人迅速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先是不动声色地找准行动的最佳位置,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头同时袭击劫匪。堂兄弟立即拐进厕所,按住那个人的头,使尽全力把他往厕所窟窿里塞下去;船老大迅速捡起掌舵劫匪身边的驳壳枪,用枪把子奋力敲他的头;其余两人一走进船舱,就举起斧头劈向已经熟睡的三个劫匪。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在瞬间展开。船舱里的三个劫匪立即毙命。掌舵的劫匪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等知道发生什么的时候,已经接连挨了枪把子重重的几下敲打,摔倒在地,一时没了反抗之力,船老大继续用枪把子敲打他的头,顿时鲜血迸溅,呜呼断气。从厕所窟窿里掉下海的那个劫匪,一时没有淹死,重又爬上船来。然而没等他上船,两手还趴在船舷上时,其中一位渔民拿起步枪,但不会用枪,只能用步枪的枪托狠命敲他的脑袋与双手,这个劫匪终于重又掉入海中淹死。死在船上的劫匪,尸体全都被扔进了大海。

消灭劫匪后,渔民们调转船头一刻不停地把船开回了薛岙。一路上,他们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之情,谈笑风生。交谈中得知,这位峡山人已经第二次遇到劫匪了。上一次,只有一位劫匪劫走他的船。他当时烧了一大锅糯米粥,趁劫匪躺在船舱板上休息时,用滚烫的粥将劫匪泼了个劈头盖脸。劫匪痛得呀呀大叫,只得跳入大海自救。最后有没有活下来就不知道了。到薛岙码头时,已经是深夜,他们先把枪支藏在码头旁的庙里。第二天天一亮,船老大到上岙请来一位退伍军人,叫他到庙里看枪支。经上岙人把玩后,大家才知道,每把枪的性能都非常好。在国盛先生的主持分配下,那挺轻机枪由船老大保管,驳壳枪分给堂兄弟,峡山人分去一支步枪,剩余三支步枪给了船老大的兄弟们。那把手枪赠送给了国盛先生。一时间,渔民勇斗劫匪的消息传遍峡山薛岙。

解放后,政府就此事多次将这四位渔民叫去调查。经调查确定,五名劫匪是野鸡部队的游兵散勇,不属于正规部队的士兵。

编写于2021年7月25日

□编辑:木子叶寒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