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图书馆

 米高天地 2021-07-30

今天的文章有点特殊,我会在今天的文章里集中几部分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的发现。因为都是一些小的发现,无法长文展开叙述,所以我就把它们放在一起整理汇报。

第一部分:

我拆了一瓶养了将近四个月(从3月5号养到7月26号)的白发藓,给大家看看它的一些生长状况。

图片这块白发藓当时是从淘宝买的,因为养在瓶子中,所以长成了这个形状

图片基质用的水苔,虽然生长了近四个月,但是白发藓并没有生出假根去抓住水苔,白发藓的褐色部分可能已经失去生出假根的能力,但这并不影响白发藓的生长

图片夏天比较炎热,我一直浇水很克制,大家可以看到水苔是比较干的,基本没什么水

图片苔藓是会生长的,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苔藓好几月没有变化,那绝对是不正常的,它的这种生长经过几个月的积累,是肉眼可见的。大家注意看它绿色的部分,当时刚买回来,绿色部分很薄,四个月长了好几毫米

第二部分:我觉得我可以向大家交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了,我成功设计出一款可以养好大部分苔藓的生态瓶(历史消息页面搜索“我来教大家制作一款简单实用的苔藓生态瓶”一文,里面有该瓶子的详细设计过程)。

先说它的缺点,该生态瓶和里面的养苔陶盘是相配套的,缺一不可,这款生态瓶只能让大家养好一小块苔藓,无法满足大家的造景需求。所以其实这个生态瓶并不算很成功,但它的的确确做到了让室内养苔变得容易很多。我找来大家常养的苔藓做过测试,都是历时好几个月的养护,充分证明常养的苔藓基本没问题,都能养好。

此外,该生态瓶的尺寸包括孔径尺寸我做过许多次的调整适配,目前调整到我比较满意的理想状态,可以满足大部分苔藓生长需求,同时又不会导致苔藓过分徒长。如果变更瓶身直径,高度,以及开孔孔径和数量,将会影响到养护效果,根据我的经验,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瓶身选用瘦高型,在不变动孔径的前提条件下,瓶内湿度将会升高,大部分苔藓会徒长。如果改变孔径大小,那么孔径大小和湿度高低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除了以上所说的,陶盘也有它独特的作用,我在找到陶盘之前,尝试过直接放基质,赤玉土和水苔都有尝试过。直接放基质的后果就是徒长,一方面基质会堵住底部的透气孔,使底部的透气孔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陶盘蒸发面积大,能迅速带走基质多余的水分,陶盘还发凉,能在气温较低的清晨凝结水汽在其周围,有效促进苔藓生长。

图片顶部漏斗状开孔,保证通风的同时使得一部分水汽回流,维持瓶内高湿度环境

图片

图片瓶子底部也要开孔,上下同时开孔,形成对流,保证通风,抑制瓶中苔藓徒长。因为顶部喇叭状开口的设计,使得水分散失并没有那么迅速。真正实现了通风和保湿这两个互相矛盾问题的和谐统一

图片在瓶子底部加装橡胶底脚,抬高瓶底,加强通风

图片基质我选用赤玉土粉末,营养物质少,不容易发霉,在陶盘底部刷一层

图片白发藓养护效果

图片短绒藓养护效果

图片丛藓养护效果

图片曲尾藓养护效果

图片匍灯藓养护效果

图片匍灯藓+大灰藓养护效果

图片鼠尾藓养护效果

图片万年藓养护需要注意,瓶子设计以及基质选择有变化。因为万年藓对湿度有极高的需求(有这样需求的还包括凤尾藓,大叶藓,大羽藓,大桧藓)。瓶子设计上要做变动,顶部喇叭开口取消,只保留底部开孔,基质弃用赤玉土粉末,改用水苔。

图片万年藓养护效果

第三部分:

万年藓养护也有几年时间了,终于摸索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养护方法。

简单总结四个字,那就是“盖头露腿”。万年藓上部分要闷养,给它密封,保证高湿度,下半部分(根部)要透气。给大家看看我的万年是怎么养的。

图片顶部选用塑料瓶套头,底部用粗陶盘,保证透气,这也是我养护万年藓生态瓶的设计灵感来源

图片这盆万年藓于2020年上半年开始养护,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它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热的时候就会黄,所以一定要透气

图片

图片万年藓也可以断茎繁殖生长,可以任意修剪,大家注意看最左侧那只万年藓,全身长满了繁殖出的新植株,

图片我在之前养万年藓的时候,会用塑料瓶盖盖子闷养,遇到一个很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僵苗”,也就是大家说的不长,一直看着也是绿绿的,是那种暗绿色,不是新生命诞生的嫩绿色。现在想来,问题就出在不透气

第四部分:今年夏天发霉问题缓解了很多,但是藻类问题又出现了。

说到这里还得说说我的生态瓶养护方案,我现在养苔藓都用自己设计的生态瓶。发现今年霉菌问题明显缓减。至于藻类问题,和大家交流发现,应该是光线太强的缘故,我虽然在阴面阳台养,到现在是夏天,光照明显增强。

图片

图片

图片小面积的霉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陶盘上长满了黑乎乎的藻

图片全部处理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