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尾藓室内可繁殖,生假根能力叶比较强。这个曲尾藓是同事出差帮我带回来的,他去浙江杨梅地做实验,在杨梅树下发现了大量的这个苔藓。我的曲尾藓繁殖记录如下。
2,万年藓在栽种的时候可任意修剪,也可以切碎繁殖,不过也不用把它剪碎,你把它整株躺平,用保湿基质埋起来就可以。我接下来用一盆万年藓来说明这个问题。
3,真藓室内繁殖,大家一定要注意把它自带的土壤除掉。不然,极有可能出现像我下图中的窘况,
4,大家在繁殖白发藓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通风措施,通风与否直接关系到白发藓繁殖的成功与否。我的一个发现是,我用塑料瓶闷养来繁殖白发藓,如果我只开一个孔,白发藓繁殖的不好,但是如果我上下各开一个孔,白发藓繁殖速度大幅度的提升。我目前还说不好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湿度的原因,白发藓繁殖需要高低湿度的交替刺激,也可能是需要氧气,开孔少瓶子里缺氧。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值得作为一个课题深入研究一下。我的能力水平有限,期待学术型爱好者,把它当作一个课题好好研究一下,有望找到白发藓繁殖的关键点。
5,苔藓养护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水分的供给,刚接触苔藓的小伙伴,恨不得天天拿着喷壶守在苔藓旁边,不停的喷。大家想想野外看到的苔藓,无不是清清爽爽的,给苔藓补水一定要补透,不能蜻蜓点水式的给水,不管你是喷还是浇,要给透水,就是水从上到下,要穿过苔藓层到了基质层,给水给透,但是不能积水。相对于怎么给苔藓浇水,大家更需要了解的是怎么给苔藓排水,要做好排水就要避免全封闭闷养,半闷养,露养都可以,让里面的水分自然排出。推介大家选择颗粒基质,不要选择保水能力强的基质。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平时养苔藓选择水苔做基质,我之所以用水苔能成功,那是因为我每次给水后都会及时的排出里面多余的水分,我用的强保水能力的水苔,而且我还是闷养,虽然有透气孔,但是透气孔太小了,起到的排水作用较小,所以挤压辅助排水。我每次给水后都会挤压水苔,把里面的水排出,只保留少量的水在基质里。因为我做的景比较简单,可以挤压排水,大家做的景比较大,也比较复杂,所以这个操作不现实。我也不推介大家用水苔做基质。无论是玻璃瓶养,还是玻璃缸养,我推介大家用赤玉土,没多少钱,但是能很大程度避免出现浇水问题。如果容器比较大,可以搭配火山石颗粒等便宜的颗粒基质一起使用。底部大量的用火山石颗粒,靠近苔藓的部分用一层赤玉土。接下来我将用一盘闷养的白发藓来和大家说明浇水过多且无法及时排除而带来的危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