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音乐学院

 苍松xujp 2021-07-30


位于上海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始称“国立音乐院”,创建于19271127日,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由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创办。

走进大门,看到上音开放周再度相约5月。2016年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间,作为学院第二届开放周,将在上海音乐学院内的贺绿汀音乐厅、教室以及院外的上海音乐厅等场地策划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音乐会、讲座等活动,通过预约领票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

这一幢位于校园中心的老洋房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有四屋顶,且较为平缓,有棚屋形老虎窗,立面白色粉刷,层间设齿形饰,柱体有凹槽处理。整体风格有美国小住宅特色。

这幢建筑侧立面有突出半圆形房间,上设露台,有走廊与贺绿汀音乐厅联接,塔斯干式双柱、三柱支撑。1910年代建,原为上海犹太俱乐部,现为上海音乐学院礼堂与办公楼。

百年历史的的老建筑,1927年起,曾为比利时驻沪领事馆。现在从外观看依然光鲜漂亮,引人注目。

校园里的老建筑,掩映在参天古树间,宁静安详,美不胜收。

校园中心是一大片绿地,精致、整洁、漂亮,置身其中,心旷神怡。周边没有像样的大厦,就更觉得校园的狭小。学院占地面积才66738平方米,也就刚好100亩,学生才1662人,比我们任何一所重点高中都要小,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大学了。

大学不在其面积大,名校也不在其学生多。学院设有15个系(部),涉及7个专业、近20个专业方向,有教授54人、副教授90人。有知名校友贺绿汀、廖昌永、周小燕、常石磊……

漫步校园,见几尊铜像。位于绿地中央的是蔡元培先生雕像。

蔡元培(1868—1940),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11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音乐厅旁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1884—1940)塑像。他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他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黄自(1904—1938),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培养出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等近代音乐先驱,从而成为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全面、完整、系统地传授欧洲传统作曲技术理论,而且高徒满门的第一人。

临出门,走向校园门内的音乐开放周小亭子,这里是志愿者中心。

他们给了我两张书签。书签很小,但很精致。灵动的音符,默默地传承着上海音乐学院华丽的音乐之脉……
(2016年5月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